三百年的毒笑话《笑得好》选译

笑得好起死回生 忘我

作者:允嘉徽
font print 人气: 255
【字号】    
   标签: tags: , , , ,

许多人都有找东西的经验吧,然而“找不到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又会是怎么情况呢?以下这个“我不见了”的毒笑话,带有警醒人的意味。现代社会充满各种陷阱,很容易让人失去“真我”!役于物、执著而犯糊涂的有的是,下面这个笑话用两个角色来暗喻。

我不见了

有个呆傻的衙役押解一个有罪的僧人到都府。这个衙役担心忘记随身带的事物和任务,临行前细加查点了一番,又自己编成二句辞作为提醒:“包裹雨伞枷,文书和尚我。”一路上步步熟记这二句话。

那僧知道自己碰到了个呆傻的衙役,就用酒灌醉了他搜到了钥匙,且把他的头发剃了,又把自己身上的枷套到衙役身上,然后潜逃而去。

衙役酒醒后,说:“且待我查一查,包裹雨伞,有带到。”摸一摸颈上,说道:“枷,有。”;摸兜里,“文书,也有。”忽然惊觉说道:“嗳呀,和尚不见了。”随即,他自摸到光头,说:“好在和尚还在,可是我却不见了。”

*《笑得好》作者简介:

清代乾隆年间江苏扬州人石成金,字天基,号惺庵愚人,留下中国十八世纪的笑话集《笑得好》,谑称“毒笑话”。石成金是清代的医家,他不仅诊断个体的病情,更是洞察了整体社会善性佚失的病情,进而开出了“笑话”为药方、为针砭,愿以“笑话”作为提振世道、回复人心善性的“度世金针”。他在〈自序〉中这样说:“人以笑话为笑,我以笑话醒人;虽然游戏三昧,可称度世金针。”

石成金是医家,也学佛、向佛,认为人性本善。然而,在近三百年前,石老已经意识到:物欲横流昏蔽了善性、风气败坏堕落了人心,腐蚀败坏的世道人心已经是沉痾痼疾,不下猛药已经救不了了!石老在〈自序〉中说:“予谓沉痾痼疾,非用猛药,何能起死回生”?所以,他以“毒笑话”醍醐灌顶。过了近三百年后的今天来看看《笑得好》,果若入耳发笑,而且入耳警心, 这就“笑得好”得了“度世金针”三昧!

@*#

责任编辑:方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看笑话怎样《笑得好》?表面看笑话,内蕴看世道、看人心,清代医家石成金的本心是让人找回“好心”--善心。以下为现代读者选译《笑得好》,看一看近三百年前的“毒笑话”,同时,比一比、较一较今昔,愿天下都能“笑得好”,找回人之初的善性、善心。笑点:黑齿妓闭口藏齿说,白齿妓呲口露齿说。
  • 《笑得好》表面是笑话,内蕴是世道、是人心。看《笑得好》怎样“笑得好”?将心比心。看一看近三百年前的“毒笑话”,同时,比一比、较一较今昔,愿天下人都能“笑得好”,找回人之初的善性、善心。笑点:剩个穷花子与我混混!
  • 富翁对债户说:“你们如果家里什么东西都没有还不了债,可对我罚誓……。”一个大债户说:“我愿来生变成你的父亲还债。”富翁大怒说:“你欠我许多银子,不仅不偿还,反而要占我便宜,这有道理吗?”正要打骂……。那大债户说:“听我说实话:我欠你的债太多,不是作牛作马,就可以还得完的……”。
  • 清代有一个人用33个字介绍他的儿子,看看这个笑话,看官们想一想,还有办法把这人称自己儿子的称呼加长吗?人间道上不仅处处夸富显贵的,死到临头还不能罢休“死要名”的也不少,另一则:死要名 寿棺“好题辞”,也是清代浮世绘一例。
  • 俗语说:“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秀才是古代的知识份子,在科举时代可以说是政府官员的“预备科”,秀才的风度、器识成了映照社会文化、道德水准的一面镜子。看清代石成金的《笑得好》笑话集子,反映清代时秀才的“笑话”已经不少了。
  • 想奉承找关系的人紧紧张张地,竖着耳朵放不下,听到“临清流而赋诗”都有很特别的“联想”……有相命的人被问到:“你向来相法十分灵验,为什么现在有时相不准了?”可知这两者之间有相关性?
  • 有人问“鱼”字如何写?人家立即写下“鱼”给他。那人细看“鱼”字形体,摇着头说道:“头上两只角,肚下四只脚,水里行的鱼,那有角和脚?”
  • 说话取巧,可能弄巧反成拙,出丑了!《笑得好》里有个“活脱”的父亲教儿子“话不要说死”,他日儿子答来人“令尊翁在家么?”怎么个说法?
  • 明代万历年间的《增广贤文》有句名言:“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古书《寿康宝鉴》中的“福善案”记载了很多守戒拒淫而在科考中速得福报的故事。让人看到“拼功业”和“道德实践”的密切关联。古人讲的“积德”、“积阴德”,其言不虚,有德的人生才有福,可不是空话啊。
  • “为政以德”的内涵是很深、深广的,包含了前一篇中孔子所讲的“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本章,孔子没有具体解说什么是“为政以德”,而是打了一个比方:君王自己像北极星一般安居其所,别的星辰就都井然有序地环绕着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