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蒉罚酒三杯 晋平公终晓过错

文/宋宝蓝
颍考叔带礼物拜见庄公,庄公回赐给颍考叔食物,颍考叔则把收到的肉食包好,存放起来。庄公问他为什么这么做。图为明仇英《春夜宴桃李园图》,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藏。(公有领域)
饮酒礼体现的文化内涵,也令人缅怀中国古代的饮酒礼仪。图为明仇英《春夜宴桃李园图》,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藏。(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533
【字号】    
   标签: tags: , , , ,

现代韩剧中常看到这样的画面,晚辈向长辈或下属向上司敬酒后,晚辈(或下属)会稍稍侧身,用手掩口将杯中的酒全部喝掉。韩国饮酒礼仪很受儒家影响,比如倒酒时,按照尊卑长幼顺序;受“右尊左卑”观念的影响,韩国人不用左手持杯、取酒、倒酒。儒家讲“持满戒盈”,端着盛满的水时,需谨慎小心不使外溢;提醒人们身居高位时,勿要骄满、恃才而傲,以免泄漏福气。受此影响,韩国人倒酒通常七八分满。饮酒礼体现的文化内涵,也令人缅怀中国古代的饮酒礼仪。

中国西周时期,有一套饮酒礼仪,大致可概括为拜、祭、啐、卒爵。拜,先行拜礼,表敬意;祭,将酒洒一点在地上,祭谢大地的生养之德;啐,先饮一小口,品尝并称赞酒的美味,愉悦主人;卒爵:指干杯,举起酒杯一饮而尽。古人敬酒以后干为敬。

同时,饮酒还要遵循时令、长幼尊卑顺序,不可任意而为,以免醉酒失态,失礼损德,所以饮酒讲究“礼饮三爵”,适可而止。如果国君饮酒不合时宜,臣子会斟酒自罚,以此劝谏国君。

春秋时期鲁昭公九年,晋国大夫荀盈(又称知盈或智盈)去世。

臣子刚死,还在停灵,尚未安葬,这天晋平公姬彪就在寝宫饮酒。大夫师旷、李调陪侍一旁,敲着编钟演奏乐曲,为大王助兴。

掌管膳食的杜蒉(音愧)从外面走进来,听到编钟乐声,问宫人:“平公在哪儿?”宫人说:“在寝宫。”于是杜蒉登上台阶前往寝宫,看到了这样的画面:平公正在饮酒,师旷奏乐,李调陪侍。

编钟,打击乐器。源于中国,亦由青铜铸成,依照大小排列,常见十六钟同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图为模仿中国湖北省的大型古代编钟。(任子慧/大纪元)

杜蒉斟一杯酒,请师旷先干了这杯;又斟了一杯酒,请李调干了这杯;继而又斟了一杯,在大厅北面面对晋平公坐下来,饮完这杯酒。之后他走下台阶,而且快步地走了出去。

晋平公见状,不解杜蒉为何倒了三杯罚酒,但知道他想劝谏,于是急忙喊他进来,说:“蒉,看到你酌酒三次,一定有用意,也许是你想要开导我。我想你会有所劝谏,所以没跟你说话;但你罚师旷喝酒,是为什么呢?”

杜蒉说:“向来,子卯日不演奏音乐。知悼子(荀盈谥号)刚死,他家堂上还在停灵。这事可比子卯忌日大多了!师旷是主管奏乐的乐师,却不告诉您这个道理,所以罚他喝酒。”

原来上古三代,夏朝末代国君桀王逃亡到山西安邑县,于乙卯日死亡;商朝纣王于甲子日在宫中自焚身亡。所以后代帝王以此为戒,将甲子日、子卯日称为“疾日”,这天都不演奏音乐,以示忌讳。知悼子是平公的近臣,死了还没有下葬,杜蒉觉得这忌讳应当大于桀纣之忌,怎么还能奏乐呢?

晋平公又问:“罚李调喝酒,又是为什么?”

杜蒉说:“李调是君主身边的近臣。为了一点喝的,一点吃的,就忘记匡正君主失礼之处,所以当罚。”身为国君的近臣,当国君出现不当的行为,近臣有职责规劝他。但是李调因贪吃酒食,忘了提醒平公现在是忌日,饮宴不合时宜。

既然如此,但第三杯酒,杜蒉是罚自己喝的。晋平公又不明白了。杜蒉解释道:“我杜蒉,只是掌管膳食的官员,连刀具、羹匙之事都不应管,却越权侵职,干预国君,为君上讲防范失礼之事,因此罚自己喝酒。”

晋平公听懂了这些话,说道:“我也有错啊。请斟酒罚我吧。”于是,杜蒉洗干净酒杯,然后高高举起。晋平公对侍从们说:“如果我死了,千万不要丢弃这只酒杯。应当永远保存下来,为后人留下鉴戒。”

平公后来就将杜蒉高高扬起的这只觯(音志)称为“杜举”。由此演变出一种饮酒习俗,每当众人敬酒之后,都高举酒杯,叫做“杜举”。

西周 弦纹觯 。(公有领域)

据《礼记正义·檀弓下第四》卷九、《太平御览·饮食部一》卷八百四十三.《礼记正义·玉藻第十三》卷二十九@*#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国古代被誉为礼仪之邦,饮食礼仪自然成为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懂礼、习礼、守礼、重礼的历史,源远流长。
  • (shown)传统的“礼乐文化”在今天还是能起到提升人类道德,使人们达到自我完善的作用。
  • 齐国宫殿旁边,有一株小槐树,齐景公十分喜欢它,于是派一员小吏,严格地看护它,并在小槐树旁,埋置木桩,悬挂禁令说:“触摸槐树者判刑,伤害槐树者斩首。”
  • 晏子死了之后,齐景公再也听不到别人的谏言,他感叹的说:“以前我与晏子出游,他一天中三次谏责我,现在他死了,有谁还能像他那样劝谏我呢?”
  • 办完了事,祁奚直接回了自己的家,既没有去叔向处安慰,也没有去表功。而叔向呢,恢复了自由身,就直接入宫,去朝见国君晋平公了。救人的和被救的,却没有什么交接,祁奚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大恩,叔向也不觉得该说句谢谢。君子之交原来不止可以淡如水,水都可以没有的。
  • 唐朝盛世,言论自由开放,至今依然令人推崇。
  • 在中国古代,“画麟阁”或“入麟阁”代表著作为臣子的卓著功勋或最高荣耀。李白诗云“功成画麟阁”,杜甫抒怀“志在麒麟阁”。这一典故因何而来?这要从汉宣帝甘露三年说起。那年,汉宣帝因匈奴归降,回忆起辅佐有功之臣,于是命人在未央宫麒麟阁绘制了十一名功臣的图像。
  • 本世纪罕见日食,世界唯一的全日食记者对日食如此反应?科学研究表明,观看日食可以强烈影响人的心理,使人敬畏,激发原始的归属感。
  • “年”的古字写作“年”,从古来字形的演变中可以看到“年”的本意。“年年有余”,老百姓期待,天子也期待——他们共同的祈愿是什么?这个成语典故的本事起源于夏朝末年,源远流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