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安泰古厝

文/叶伦会(海关博物馆馆长) 摄影/苏珊
font print 人气: 48
【字号】    
   标签: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图:林安泰古厝-四合院二进硬山式的传统建筑

随着经济成长,台北传统建筑几乎已经拆除殆尽,但在社会进步的环节中,总有一些人会运用他们的智慧,保留让人怀念的东西。位于新生公园旁滨江公园内的林安泰古厝,即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不但是观光景点,也成为乡土教学或先民在台北发展的重要见证。


图:祭祀祖先的正厅为林安泰古厝建筑的中心

一七五四年,祖籍福建安徽的林钦明率家人来台,他的第四个儿子林志能在艋舺开设荣泰行,经营船头行和杂货店,从事进出口贸易,生意兴隆。累积财富后,于一八二二年左右,在台北市四维路141号建大厝,并将宅第定名为安泰堂,取自泉州安溪县的“安”和荣泰行的“泰”。一九七○年代,政府为了拓宽敦化南路需拆除林家古厝,林思训先生独排众议,将建材无条件捐给政府。台北市政府将拆下的原材编号保存,一九八四年八月,利用原有建材在滨江公园重建四合院式的林安泰古厝。

闽式建筑 格局严谨

林家古厝建筑采前低后高,系顾及传统家屋的通风和照明。外墙由长方型红砖砌成,看起来虽不华丽,但格局严谨大方,主从分明,配置齐全,为四合院二进硬山式的传统建筑。中央是祭祀祖先的正厅,每年除夕,全部族人需准备牲礼,一起祭拜天公,感谢祖先与神只的保佑。

左侧为大房、三房,右侧为二房、四房。以正厅为中轴向左右两边延展成对称,前有俗称凹巢三川门的垂花门厅,厅外大埕铺设自大陆运来的红普石,埕前有椭圆形池塘,左右各有内外护龙,中间有天井,不论屋内或屋外的地板均为火成岩,内外护龙间有过水的游廊。檐柱侧角拉线与石柱连成一体,制作柱枋、桁和门簪及剑把等的技巧高超,不见木楔及钉眼,大门也制作明暗锁。


图:方形马背

古厝的建筑格局严谨,手工细致。不论墙基的石块、清水红砖、石板窗格垒砌,石料与石料间采用暗楔合,石料与木料制成暗楔榫接,门梃、裙板、石案、地槛、柱珠等接合处也是如此。


图:燕尾式屋脊

大门的抱鼓石门墩与门臼,鼓垫和臼壁都由整块石头雕刻,每个门都设有暗锁。青石柱上的对联:“安尾惟仁知其所止,泰阶有道奠蕨攸居。”横额是缪篆体的“安泰堂”,安泰堂左右有福、禄两字。青石门槛、楹柱的雕花,甚至每扇门窗的图案,都雕刻得栩栩如生,有如古典艺品,表达忠孝传家,祈求吉庆的寓意。即使如意石阶、寓衬阶条、板徒、土衬腰带、石条、吟钱角及墙檐沟等分布的比例都很均匀。


图:镂雕透空的六条夔龙图案

中国式建筑的屋顶,造型变化多端,而林安泰古厝的屋脊结构,采一条龙的单脊作法,中间为双片式的砌精柳条疏窗,屋面茸瓦为闽南式,垫瓦是钉制的皮砖,屋脊燕尾曲线加水龙堵的皮条线等,呈现自然柔和的风貌。屋檐以板砖挑头二度砌出,连接过水两侧左右护龙,各有日月井和龙虎池,前面门厅左右各有一耳房,前方左侧护院沟外,配有三开间檐廊的书房,后方左右各有一口龙虎井。位于护院内的日月井是妇女每天汲水做为日常煮饭、洗澡用的地方。


图:石磨

木刻精致 古意盎然

保存良好,雕刻手法生动的木刻是前往林安泰古厝参观的另一个重点。木刻除了装饰的美感之外,还有象征意义。正门左上方刻琴、书、筝,表示好学不倦,右上方刻官印、令旗、盔甲,表示文武双全。门厅及正厅左右侧门的窗櫺,为六条夔龙图案,镂雕透空而成。

内护龙左边第二间条环板上的铜钱刻道光通宝,证明林安泰古厝建于清朝道光以后。外护龙鸦片间的横梁下刻有春兰、夏荷、秋菊、冬梅等四季花卉,代表富贵、吉祥,长命百岁。木刻的莲花音似“连发”,有连续发财之意,也比喻为清廉。


图:传统建筑的窗花图案具有装饰作用

门扇木雕有十六种花样,花纹雕刻都很生动,富于立体感,其木材结构不用油漆而用金粉粉刷。门厅的透雕束随,左边刻有水榭和仙鹤,右边是九重塔和喜鹊,通往中庭的门扇能够拆卸,可以当作床板、担架、砧板,如果仔细观察,可以看到菜刀切割的痕迹。

正厅的神龛是林安泰古厝最具特色的部分,正侧面分别为:老莱子娱亲、三羊开泰、尧请舜出仕、孙真人点龙睛及吴真人医虎喉,下面雕刻夔龙形状的福禄寿。


图:环板上的铜钱刻有道光通宝字样
台北市政府于一九九九年将林安泰古厝规划为民俗文物馆,期望将林家当年的生活样貌再现,如碾米的土垄,制作年节喜庆所需米食制品的石磨,餐厅的饭桌、木制饭桶、放置剩菜或碗盘的橱柜,厨房的灶、煮饭的工具,卧室的红眠床、梳妆台等,每项都可以见证林家子孙的生活纪录,使参观者对古厝的了解更立体化。
──原载《大纪元周报》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歌剧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开始时是一项复兴希腊古典戏剧的实验。到了巴洛克时期(1600年─1750年),歌剧达到了顶峰,成为吸引全欧洲观众的艺术奇观。这种艺术形式逐渐成为那个时代的精髓,并预示了其400年后的发展。
  • 站在美国国会大厦圆形大厅(Capitol Rotunda)里可以欣赏到许多艺术。 很多人认为圆形穹顶的视觉体验美到令人摒息。然而,除非游客花时间研究这个广阔空间所呈现的艺术、建筑和雕塑,否则很容易忽略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圆形大厅里的饰带(friezs)即是一例。
  • 阿拉巴马州议会大厦(Alabama State Capitol)位于阿拉巴马州的蒙哥马利(Montgomery),其令人印象深刻的门廊(portico)以新古典主义风格设计,是该议会大厦特色。阿拉巴马州议会大厦与其它州的议会建筑类似,都是坐落在小山丘上,俯瞰整个城市。
  • 奥斯陆大教堂(Oslo Cathedral)原名“救世主教堂”(Our Savior’s Church),这座于市中心、弧形一层楼高的荷兰巴洛克风格建筑,以石材与红砖混合而成。大教堂东边是教堂前侧圣坛或称礼拜堂(chancel),钟楼有铜制的圆屋顶,搭配文艺复兴风格的尖塔。大教堂几世纪以来不断在整修与翻新。
  • 雕塑通常用来纪念重要人物或是故事。古往今来,雕塑流行的题材包括神话场景、政治领袖或宗教人物。然而,古典雕塑中有个最特别的主题并不在上述类别里。人物雕塑《斯皮纳里奥》(Spinario)或称《拔刺的少年》(Thorn-Puller)呈现的是一位坐着的裸体男孩,全神贯注地在拔他脚上的一根刺。几千年来,这座雕像给艺术家带来非常深刻的启发。
  • 英国威尔顿庄园(Wilton House)完美融合古典主义与英国美学,堪称独树一格。外墙采用当地石材建造,与英格兰威尔特郡(Wiltshire)乡村融为一体。古典比例、强调对称、矩形特征等设计,符合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Vitruvius)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师安德里亚‧帕拉迪奥(Andrea Palladio)的美学原则。外墙没有石柱,最初的构想是为了让人们可以待在户外,同时还能屏蔽来自地中海炙热的阳光,这样的设计适合北方的地理与气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