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神般的大山──范宽《谿山行旅图》

文/郑行之
宋朝 范宽《谿山行旅图》局部。(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993
【字号】    
   标签: tags: ,

记得初看北宋范宽(约950-1032后)的《谿山行旅图》时,不自觉在心中喊道:“哇!好雄伟、巨大的山啊!”

闲来浏览台北故宫网站,忽地想起记忆中的这座大山,一番搜索后,巨神般的大山再次映入眼帘。

它的构图容易使人产生这样一种联想,好像就只这样一座山,就能把这个世界填满了。

西元一千年左右,北宋画家范宽完成了旷世钜作《谿山行旅图》。古画经过千年流转,1958年,前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霖灿在图的右下角“树丛中”发现了据说是范宽的签名,就隐藏在两个大胡子男人驱赶一队驴子的右上方树叶中。你找到了吗?(国立故宫博物院提供)

可能因山体太庞大了,画家特地在山体的右边安排了一道瀑布,水从山顶稍下方缓缓涌出,把山体一分为二。

可想见这水瀑汇集了多少山顶的暗流、伏流,经年累月无休止地渗漏,刷出一道深浅不一的凹槽,最后诸水顺着这个凹槽岩沟汩汩而下,蜿蜒到了平地形成一条河流。牲口、旅人到此地都可补给生息、清洗。有了这道水瀑,好像整个山区都活了起来。

除了主山山体占了画面将近三分之二以外,这张画的构图还有一个特色。在下方约三分之一的部分,横着一片平地,其中有随瀑布而下的,由奔腾而渐次平静的河道,还有商旅队正迤逦前行中的羊肠小路。这两者夹在陡峭的小山、杂树和低矮的岩块中,融和成一片狭长但颠簸的平面。

这些铺陈在下方的物事形成的横向趋势,造就出的空间感、平衡感无与伦比,再怎么庞大的山体都被这片平地稳稳撑住了。

这傍着峻伟崇岭的平地看来还天宽地阔,一派谐和。画家把商旅一行人画得很小,映衬出前路的开阔宽敞。人、驴虽小却又画得活灵活现。宋代画评家刘道醇在《圣朝名画评》中评其为“远望不离座外”,意思是看似远观,却仿佛景物就在身旁一般。

范宽以短促的中锋,如雨丝般的线条密密麻麻地勾勒于巨大的山壁上,千丝万缕。猜想画家准备画画时,定然要求自己保持心境宁和安详,心态平稳,有雷打不动的决心,一笔一笔慢慢地画,以同等节奏,不许急,也不能燥,就像老僧入定般,画到最后,心空了,什么都没了,还继续点画着……

网页上的高清图让我再次重温初看此画时的感动。看着以不起眼的雨点皴营造出浑厚大气、高伟如巨神的山,也让人不禁感到人类的脆弱渺小。@*

参注:

范宽向来被视为山水成立期的大师,可惜生平不详,只知他曾隐居终南、太华,晚年来往于开封、洛阳间,但未入朝任职,大约公元1025年时还在世。

本幅被公认为他的真迹,甚至视为宋代山水画的代表形象。画中山水并非模仿真实空间为目标,而是巧妙的在近、中、远三段式的基本构图中,藉推远主山、拉近中景、突显近景渺小行旅与主山巍峨崇高的对比等手法,创造了一种如临其境的壮硕山水之趣。

画幅右下角树荫中藏有“范宽”二字款,左下角则有“忠孝之家”印,为钱勰所有,他也是苏轼的朋友。(资料来源:国立故宫博物院)

责任编辑:方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歌剧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开始时是一项复兴希腊古典戏剧的实验。到了巴洛克时期(1600年─1750年),歌剧达到了顶峰,成为吸引全欧洲观众的艺术奇观。这种艺术形式逐渐成为那个时代的精髓,并预示了其400年后的发展。
  • 站在美国国会大厦圆形大厅(Capitol Rotunda)里可以欣赏到许多艺术。 很多人认为圆形穹顶的视觉体验美到令人摒息。然而,除非游客花时间研究这个广阔空间所呈现的艺术、建筑和雕塑,否则很容易忽略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圆形大厅里的饰带(friezs)即是一例。
  • 阿拉巴马州议会大厦(Alabama State Capitol)位于阿拉巴马州的蒙哥马利(Montgomery),其令人印象深刻的门廊(portico)以新古典主义风格设计,是该议会大厦特色。阿拉巴马州议会大厦与其它州的议会建筑类似,都是坐落在小山丘上,俯瞰整个城市。
  • 奥斯陆大教堂(Oslo Cathedral)原名“救世主教堂”(Our Savior’s Church),这座于市中心、弧形一层楼高的荷兰巴洛克风格建筑,以石材与红砖混合而成。大教堂东边是教堂前侧圣坛或称礼拜堂(chancel),钟楼有铜制的圆屋顶,搭配文艺复兴风格的尖塔。大教堂几世纪以来不断在整修与翻新。
  • 雕塑通常用来纪念重要人物或是故事。古往今来,雕塑流行的题材包括神话场景、政治领袖或宗教人物。然而,古典雕塑中有个最特别的主题并不在上述类别里。人物雕塑《斯皮纳里奥》(Spinario)或称《拔刺的少年》(Thorn-Puller)呈现的是一位坐着的裸体男孩,全神贯注地在拔他脚上的一根刺。几千年来,这座雕像给艺术家带来非常深刻的启发。
  • 英国威尔顿庄园(Wilton House)完美融合古典主义与英国美学,堪称独树一格。外墙采用当地石材建造,与英格兰威尔特郡(Wiltshire)乡村融为一体。古典比例、强调对称、矩形特征等设计,符合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Vitruvius)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师安德里亚‧帕拉迪奥(Andrea Palladio)的美学原则。外墙没有石柱,最初的构想是为了让人们可以待在户外,同时还能屏蔽来自地中海炙热的阳光,这样的设计适合北方的地理与气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