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下风云系列之二:稷下元老淳于髡

【稷下风云】元老淳于髡奠定稷下辉煌

作者:兰音
图为明人绘《海天旭日图卷》局部。(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1103
【字号】    
   标签: tags: , , ,

田齐桓公之后,齐威王继位。雄踞东方的齐国,并未因为新君的执政而面目一新;稷门之下的学宫,也未实现它真正的价值。就像是黎明前的暗夜一般,田齐第四代国君——齐威王,更是以一个饮酒作乐、不理朝政的昏君形象登上历史舞台的。

那时的齐王宫,彻夜笙歌,灯火达旦。年轻的齐威王终日沉湎于酒色,国家内忧外患重重,群臣莫敢谏。在某场夜宴中,一个其貌不扬的男子,突然打断了宴会,出面劝谏。他向齐王说了一个谜语:“国中有只大鸟,停留在王庭中。三年来它不飞也不鸣叫,大王可知此鸟为何如此?”[1]

这个人名叫淳于髡,髡是一种刑罚,指剃掉人的头发,表示惩戒。《史记》介绍:“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这个人,身材矮小,身份低微,又受过侮辱性刑罚,却能出入王宫,和齐王直接对话,而谈话内容又是朝中大臣不敢触碰的话题。只因为,他还有一个颇为尊贵的身份——稷下先生。他博闻强记,能言善辩,因而名冠稷下,尊驾公卿。

能言善辩,诚圣人也

淳于髡,是历史上第一位有明确记载的稷下先生。他就像是一面镜子,折射出稷下学派的风采;他更像是典范,代表了齐国选拔贤才的标准,以及稷下先生的生活片段。齐王招贤纳士,最看重真才实学,而非家世和外貌,因此不拘一格尊淳于髡为先生,展现了学宫“招致贤人而尊宠之”的办学目的,以及齐王求贤若渴的胸襟。稷下先生也通过自身才学,以干世主,推行自己的政治理念,实现经世济民的宏大理想。

淳于髡以“鸟”为隐语劝谏齐威王,齐威王立刻醒悟,留下“一鸣惊人”的典故。图为清 沈诠《松梅双鹤图》局部(公有领域)

淳于髡为人,非常仰慕齐相晏婴,以察言观色、揣摩心意著称,他的勇气和智慧也是卓然超群的。有一次,淳于髡被引荐给魏国的梁惠王,两次会面都不发一言。淳于髡后来解释,梁惠王的心思,都在马和音乐上,他这才沉默不语。梁惠王听说后,惊叹“淳于先生诚圣人也!”[2]

原来,梁惠王两次召见淳于髡,都有人事先献上骏马和歌伎,所以在会面时他总是心不在焉,惦记着骑马和听歌这些享乐之事。第三次召见,梁惠王正心诚意,和淳于髡畅谈三天三夜不知疲倦,更准备拜他做卿相。但是淳于髡知道,梁惠王并非他向往的明主贤君,无法实现他的政治理念,因而无视高官厚禄,终生不肯出仕。故土齐国及其稷下学宫,才是淳于髡念念不忘的理想归宿。

当齐国出现忧患时,他作为备受尊崇和器重的先生,义不容辞出面劝谏。他根据齐王好隐语的特点,用了一个精妙的隐语进行讽喻,将不理政事的齐威王比作不飞也不叫的大鸟,既引起了齐王的关注,也维护了君主权威。

齐威王听后,同样用巧妙的隐语回答他:“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3]这便是成语“一鸣惊人”的由来。齐威王在淳于髡的劝说下立刻醒悟,从此发奋勤政,励精图治。

齐威王八年(前349年),楚国伐齐,齐威王命淳于髡带着黄金百斤、驷车十辆送往赵国,以求援助。淳于髡不说话,只是仰天大笑,将系帽的带子都扯断了。

齐威王问:是不是嫌少?淳于髡则以故事作答,说他今天在路边,看见有人拿着一个猪蹄、一杯酒,却向神明祈祷五谷丰登,米粮满仓。淳于髡认为他供奉的祭品很少,祈求的东西却很多,忍不住嘲笑他。齐威王一听就明白了,将送给赵国的礼物,增加到黄金千镒、白璧十对、驷车百辆。淳于髡立刻奉命前往赵国,得到赵国救援的十万精兵、一千辆高级战车。楚国得到消息后,连夜撤兵了。

齐国转危为安,齐威王再设夜宴庆贺,并召见淳于髡。席间他问:先生喝多少酒才醉?淳于髡的回答颇耐人寻味:“臣饮一斗亦醉,一石亦醉。”[4]接着,他列举人在不同场合下,心情不同,酒量也随之变化。当言行无拘束时,心情越畅快,饮酒越能助兴,酒量也就越来越大;但这样一来,行为也就越发放纵,喝的酒也越来越多,最终没有了节制,引发危机。

于是,淳于髡得出乐极生悲、盛极必衰的结论。齐威王亦听出他的弦外之音,说了声“好”,从此取消彻夜欢饮之事。稷下先生淳于髡,在齐苦心劝谏,以微言隐语和巧妙应对辅佐齐王,带来国家蒸蒸日上的全新面貌。

智难国相,对话亚圣

稷下学宫中的名士,睿智而雄辩,自信而坦荡,他们可以向任何一位权贵或大师发起挑战,进行学说和思维的交锋。而高手间过招,没有天花乱坠的辞藻和刀光剑影的厮杀,只需只言片语便可心领神会,电光火石间胜负就已注定。旁人往往要细细咀嚼,方能领略其中几分真义。稷下学宫的元老淳于髡,一生中也有过两次和智者的精彩较量。

孟子反问淳于髡:“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子欲手援天下 乎?”图为孟子像。(公有领域)

第一场较量,是和名相邹忌。邹忌因擅鼓琴而得以觐见齐威王,将弦音暗喻君臣、治国之道,其辩才与学识深得齐威王赏识,才三个月就官拜国相。此事引起了淳于髡的注意,他无惧对方是朝廷新贵,率七十多位稷下先生会见邹忌。他准备提出几个刁钻却又现实的问题,考察邹忌究竟是个国之栋梁,或者只是个夸夸其谈之辈。

与淳于髡不同,邹忌是个美男子,《战国策》形容他“八尺有余,形貌昳丽”,然而外貌从来不是齐国衡量人才的标准。两位贤士相对而立,邹忌用一句“谨受教”,表达了最大的诚意和礼敬。淳于髡首先发问:“事君的礼节完备,那么身名俱获;如果失去礼节,就会身败名裂。”邹忌立刻回答:“谨遵您的吩咐,我不会离开齐王。”[5]

接下来,两人四问四答,每次都是淳于髡刚提出讽喻性的问题,邹忌立即做出准确应答,快得就像淳于髡的回声一样。这五个问题,围绕治国之道展开,由显而隐,由易到难,尽显淳于髡的语言艺术。邹忌的答案,均以“谨受令”开场,从事君、远近臣、爱民、任贤良、修法令五方面阐发为政理念。淳于髡则对邹忌表示钦佩,并预言他不久会封侯。

第二次较量,是和稷下声望最高的儒学大师——孟子展开的。孟子是孔子之后儒家重要的代表人物,世称“亚圣”。在战国错综复杂的乱世中,孟子建构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仁政观,以及“人之初,性本善”的性善论,并像孔子一样周游列国,致力于将自己的政治主张推行于世。他每到一国,便受到国君礼遇。凭借雄辩之才和浩然之气,他很快成为名震天下的学者。

他一生两次入齐,受到上卿的礼遇。在稷下,学者间自由交流、论辩,淳于髡也遇到了此生最强劲的对手。有一天,他向孟子“请教”:“男女授受不亲,是礼法吗?”[6]孟子回答:“是。”淳于髡又问:“如果嫂子溺水,是否应该伸手去救她呢?”孟子答:“嫂子溺水不救,这样的人是豺狼。男女授受不亲,是礼法;嫂子溺水伸以援手,是通权达变。”

淳于髡继续追问:“如今天下人都溺水了,先生为什么不去救援?”孟子沉着应对:“天下人溺水,应用‘道’去援救;嫂子溺水了,应用‘手’去援救。您难道要徒手援救天下人吗?”淳于髡的隐喻式发问,故意设置极端的“嫂溺”情境,质疑儒家学说。孟子作为圣贤级的高手,以权释礼,表现出孟子兼顾原则性与灵活性的权变精神,也反映出孟子学派对儒学的发展,也令淳于髡心悦诚服。

宣威之治,稷下大盛

田齐桓公时期,内政腐败不稳,强敌虎视环伺,稷下学宫缺乏良好的经济和政治环境,其规模和影响力有限,仍属于草创阶段。齐威王时期,稷下先生为君主倚重,助齐国再次崛起;而齐国的强大,也为稷下学宫创设了黄金发展期。

在历代齐王的扶持下,稷下先生神彩奕奕,稷下学说异彩纷呈。图为明 仇英绘《东林图》局部。(公有领域)

在淳于髡的影响下,齐威王善于纳谏,重用邹忌、孙膑、田忌等一大批政治家、军事家,推行一系列改革。政治上整顿吏治,申明法令;军事上厉兵秣马,在桂陵、马陵之战大败魏军。从此,齐国威震诸侯,称霸于华夏东方,各国纷纷归还侵占的土地,莫敢加兵于齐。

齐威王二十三年(前334年),魏惠王率几个小国,在徐州朝见齐威王,尊齐威王为“王”;齐威王不敢独自称王,也承认魏惠王的王号,史称“徐州相王”。随后,各诸侯国纷纷称王,周天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齐国作为战国七雄之一的地位逐渐确立。

公元前319年,齐威王之子齐宣王即位。同他的父亲一样,齐宣王执政初期也有过一段荒淫无道的时期。有一天,他召见淳于髡:“先生认为寡人喜好什么呢?”淳于髡再次苦心讽谏,说古人喜好四样事物,大王只喜欢三样,因为大王好色、好马、好味,独不好士。齐王敷衍道:“国中无贤士,如果有寡人也会很喜欢的。”[7]

淳于髡则说,今天没有古时候的千里宝马、豹象美味和绝色美女,但是大王仍然在百里挑一地找寻,可见是真心喜好;但是对于圣贤之士,大王却要等到他们出现了才肯去喜好(可见不是真正的喜好),那么贤士也不会前来归附大王啊!一番话说得齐宣王哑口无言。

为了反驳齐王“国中无贤士”的说法,淳于髡一上午就举荐七人。齐宣王很诧异:“都说千里出一个贤士,叫作‘贤士们比肩而立’;百世出一个圣人,叫作‘圣人们随踵而至’。先生怎么能够一天引见七人呢?难道不是太多了吗?”淳于髡回答:“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淳于髡是贤人,大王向我求贤,就像从河中取水,从燧石中取火一样,我要引荐的又何止七人啊!”[8]

齐宣王终于体会到淳于髡的用心,开始厚待贤士。根据《史记》的记载,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加封自淳于髡以下的七十六人为上大夫,赐不治而议论的特权。同时,宣王“为开第康庄之衢,高门大屋,尊宠之”,表示出最大的礼贤下士的诚意。他延续了齐威王治国的策略,父子二人联手打造了“宣威之治”的强盛时期。

随着政局的稳定和国力的增强,齐王更深刻地认识到人才之于国家的意义,更加重视稷下学宫的建设。史料中多处可见学宫盛况的记载。刘向《孙卿书叙录》曰:“方齐威王、宣王之时,聚贤士大夫于稷下,号曰列大夫。”应劭《风俗通义·穷通》云:“齐威宣之时,聚天下贤士于稷下尊崇之,如邹衍、田骈、淳于髡之属甚众,号曰列大夫,皆世所称,咸作书刺世。”

而淳于髡作为稷下第一人,受博士之号,享上卿之禄,既是齐王的智囊,同时也会担任具体职务为国效力。他多次以使臣身份出使他国,周旋于诸侯之间;宗室的宴会,他也出入席间。淳于髡凭借敏捷的才思和雄辩的口才,不辱使命,堪称乱世能臣。

这时的稷下学宫,汇集了成百上千的能人异士,呈现出人才济济、文化繁荣的盛况。学宫之中,大师云集,学派林立,包括属于杂家的淳于髡、王斗,儒家的孟子、荀子,道家的接子、环渊,法家的慎到、田骈,阴阳家的邹衍、邹奭等,大有战国学术、皆出稷下之势。在历代齐王的扶持下,稷下先生神彩奕奕,稷下学说异彩纷呈;稷下学宫在它的发展历程中,更达到了一个辉煌的顶峰。

点阅【稷下风云】连载文章。

注释:

[1][3][4]出自《史记·滑稽列传》
[2]出自《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5]出自《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6]出自《孟子·离娄上》
[7]出自《说苑·尊贤》
[8]出自《战国策·齐策》@*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齐国在春秋时就是个强国,春秋后期渐趋衰落,但根基并未动摇。公元前386年,齐国的大臣田和取代了姜姓国君,成为齐国的新主,从此齐国就由姜姓国变为田姓国。田氏代齐之后,很快又成为了战国时代的强国。
  • 【八股文】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也叫时文、制义、制艺、时艺、四书文、八比文。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也都有严格的限定。
  • 司马迁尽情的游览祖国的山水名胜,凭吊古代英杰们的业绩。两年以后,当他风尘仆仆地回到长安的时候,车里的竹简,堆得满满的,他已经记录了大量宝贵的史料。这些史料,为他后来写史记,提供了最生动的素材。
  • “貌似无盐”,那就是说明某个女子长得像她,有点那个。无盐长得有多那个?西汉历史学家刘向编撰的《列女传‭·‬齐钟离春》这么说:“其为人极丑无双,臼头,深目,长壮,大节,昂鼻,结喉,肥项,少发,折腰,出胸,皮肤若漆。”
  • 上古五帝时期就有了高等教育,当时的教育场所叫“成均”,虞舜时称为“上庠”,夏朝时称为“东序”,商代时称为“右学”,周代时名为“东胶”。西周时已经出现了“太学”的说法;从汉代开始,“太学”成为国家在京师所设大学的正式名称。
  • “滥竽充数”的故事家喻户晓。齐宣王爱听吹竽,每次要三百人一起吹。南郭先生不会吹竽,却跟齐宣王夸自己吹竽,鸟兽听了翩翩起舞。齐宣王很高兴,给他同样优厚的待遇。齐宣王死后,儿子齐泯王继位,喜欢听一个人的独奏,南郭先生知道混不下去,就逃了。
  • 齐桓公之所以能称霸是因为他有一个非常著名的相,叫做管仲。管仲之所以能够当上相,因为管仲有一个非常好的朋友叫做鲍叔牙,在历史上留下一个成语 “管鲍之交”,就是讲管仲和鲍叔牙的关系非常好。鲍叔牙对管仲不但有知遇之恩,同时也有救命之恩。
  • 第一件整顿吏治,第二件广开言路。他做的第三件事情就是重用人才。我们知道他以邹忌为相,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他手下的人才是非常多的。
  • 战国时期,齐国淳于髡(音昆)以滑稽善辩,善于进谏而闻名。齐威王派淳于髡多次出使他国,他都能不辱君命,顺利完成使命。当齐威王言行举止不当时,淳于髡则用寓言劝谏国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