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境解秘:秀才姚中为何被神选中 死后往天庭任职

作者:正音
梦境解秘:秀才姚中被神选中,往天堂任职。(清·孙温,Angie/大纪元合成)
font print 人气: 920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在无神论者看来,人死了就一了百了,其实在传统文化里,披露了很多人死后的去向,有的人甚至还去了天庭担任神职。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秀才被神选中 死后天庭任职

南宋孝宗淳熙年间,新城(现杭州市富阳区一带)有位秀才名叫姚中。他自幼就不吃荤腥,为人很正直淳朴,讲信用,是乡里中公认的善良忠厚的好人。姚中四十七岁那年的十二月初五晚上,做了一个梦,梦中有位使者,拿着类似人间衙门公文的文告给他看。他接过并读了出来,上面大意说:天庭差遣你去做 “ 西天监国门 ”这个天职,接替萧政年的职务。这个文告的格式与人间朝廷公文的格式很相像。这位梦中的使者最后还跟他说:“ 刚才说的那个萧政年现已到官一年。”

姚中从梦中惊醒,他知道自己刚才做的梦非常清晰,不是一般的梦,是与天上的生命接触了。他回忆这个梦,仔细一算:梦中使者说的萧政年,到官已经一年了,如果天上的制度也是职务三年一换(当时南宋官制就是职务三年一迁转),如果那里的时间又和人间一样,那么我的寿命就只有两年了。于是他把这个梦和担忧都详细记下来,写在一个本子里,等着将来查对。

两年后,也就是淳熙十四年,黄历十二月初一这天清晨,姚中早早就到他父亲这儿下拜问安。他告诉父亲:“ 这个月初五,孩儿我就要走了,后事难免要麻烦您了,只求父亲不要老想着我,我有我的去处,不要牵挂。”他父亲不相信,认为儿子说瞎话。姚中就把两年前的梦及记载此事的本子拿给父亲看。父亲看后虽然难过,但想到人必有一死,儿子能被上天选中,也是家族的荣耀,为此父亲表现得很沉静。

当天,姚中还写了一首诗:“ 鱼龙吹浪起云烟,来向江湖驾铁船。卷地黑风吹海立,直将波浪过西天。”写好后放到枕头里了。到了初五那天,如同他自己预言的那样,姚中没有任何疾病的症状,就安然离世了。

从史书记载来看,姚中虽然表面肉身并不长寿,可死后生命的去向,也就是元神的归宿,竟是成为“ 西天监国门 ”,可见传统文化中好人去天国的说法真实不虚。现代科学已逐步认识并揭示另外空间的存在,其实在修炼界早已普遍认为:不同的空间有不同层次的天国世界。从姚中所去的那个空间(世界)的时间来看,是一个与我们人类较近的一层天国,就连公文格式和官位轮换都与人类相似。那么这样看来,很可能人间的传统文化乃至一些制度都是一层一层由高到低、从天上延伸到人间来的。那么中华文明也一定真的是神传给人的文明和文化了。@#◇

资料来源:《夷坚志》

责任编辑:古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为政篇,首章以“为政以德”定基,次章则讲“思无邪”。正义曰:此章言为政之道在于去邪归正,故举《诗》要当一句以言之。孔门立学,无论学什么,都在人心上下功夫,归于己心之德。为政这等大事上,尤要人走正道、大道、王道,厚德载物,坦坦荡荡。
  • 明代万历年间的《增广贤文》有句名言:“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古书《寿康宝鉴》中的“福善案”记载了很多守戒拒淫而在科考中速得福报的故事。让人看到“拼功业”和“道德实践”的密切关联。古人讲的“积德”、“积阴德”,其言不虚,有德的人生才有福,可不是空话啊。
  • “为政以德”的内涵是很深、深广的,包含了前一篇中孔子所讲的“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本章,孔子没有具体解说什么是“为政以德”,而是打了一个比方:君王自己像北极星一般安居其所,别的星辰就都井然有序地环绕着它。
  • 红楼梦这本书成书的缘起,是圣主康熙皇上赐的这一场富贵。红楼梦这本未能完成结局的书,这本自传性质的小说,对应的康熙雍正年间江宁织造府的兴衰景况,都是有史料可查的。荣国府,宁国府最早的主人,荣国公和宁国公,从小说内容“焦大跟着太爷出兵”这一细节,结合历史背景来看,应该是清兵入关时,随着满洲人一起入关的那批汉人,类似于大清的开国元勋范文程(范仲淹后人)这样的汉人。
  • 明代《耳谈》作者王同轨的街坊林广儿的杀妻事件,钻法律漏洞逃过刑罚,在当地引起不平的鸣冤声震天价响,而最后的结局,更让人心震动不已。
  •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体现了孔门教学的一个根本特点:“求诸己”, 即向内求,所谓“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在处世上,不怨天尤人,以“人不知而不愠”的精神,完成自己的仁德修养,在寂寞中成就事业。
  • 明朝时期,浙江嘉兴府李定在人们眼中是一个真正的正人君子,但他的科考之路却不顺利,十几年屡考不中,就在他已经慢慢放下了对功名的执著时,人生路竟然起了大翻转!他是怎么积的阴德呢?
  • 孔子因材施教,引导子贡向前走——“贫而乐,富而好礼”。“贫而乐”,乐什么?乐道。孔门弟子中有个典范——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既然颜回做到了,说明“贫而乐”的目标不是高不可攀、虚无缥缈的,这是勉励子贡。
  • 震区有个小山村,爱好秦腔的村民每晚都聚集在一孔大崖窑内排戏,场面分外热闹,有个三四岁的小男孩,非缠着爷爷领他去看戏,爷爷背着孙子刚挤入窑内,还没看清演的是啥戏,孙子却又说害怕,闹着要回家。爷爷拗不过孙子,带着孙子转身刚出了窑洞,地面就突然抖动,崖窑瞬间垮塌,演戏看戏的几十人无一生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