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大师】Blenko 布兰可

文/朱蒂丝.米勒、法兰琪.莱比、马克.希尔
font print 人气: 3
【字号】    
   标签: tags:

大事纪

1922 威廉.约翰.布兰可在西维吉尼亚州的米尔顿成立布兰可玻璃厂,专营镶嵌玻璃的生产。
1929 布兰可开始生产采彩色的家用及装饰用玻璃器皿,以因应镶嵌玻璃日形萎缩的市场需求。
1933 威廉.约翰.布兰可辞世,其子接管玻璃厂。
1947 温史洛.安德生担任该厂首位驻厂设计师。
1952 哈斯德在安德生离职后继任驻厂设计师。

威廉.约翰.布兰可对镶嵌玻璃萌芽甚早且终其一生的热爱,让他得以克服早期制作上的困难,从而打造出结合了精工及高明市场行销技巧的卖座玻璃器皿。

威廉.约翰.布兰可(1854~1933)生于英国,出身自当地的玻璃工匠体系,他在1922年成功创立“Blenk玻璃厂”之前,曾历经3次创设一座美式风格玻璃厂的挫败。他的专才起初都发挥在制作镶嵌玻璃上,等到这股热潮在1920年代消退后,布兰可开始开发一系列带有鲜艳色调的家用器皿。纽约梅西百货(Macy’s)在1932年展售了布兰可的系列器皿,到了1935年,全美的百货公司也纷纷跟进。

1930与1940年代里,布兰可带有鲜艳色调的玻璃饰瓶及碗器系列成为该厂的招牌产品,并让该厂制品不至于退流行。这些制品虽然偶尔会被加上另外一种颜色的装饰,但大多数只具有单独一种布兰可所开发的鲜艳色彩;可感温的“琥珀”系列则带有红色转为琥珀色的渐层色调。

布兰可制品的塑造要特别归功3位驻厂设计师,其中的温史洛.安德生(生于1917年)在1947年加入后,便推出了线条更柔和,并与北欧风格相近的主题造型。1952年他所设计的“曲线玻璃瓶”(Bent Decater)得到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青睐,获选在芝加哥商展的“优良设计大展”中展出。在1952至1963年间于该厂任职的哈斯特,则推出一系列大型、用色及造型大胆的玻璃瓶。自1963年掌舵至1972年的驻厂设计师麦耶,打造的是风格较拘谨的布兰可器皿:饰瓶及玻璃瓶采用的是几何味较浓的圆柱状造型,以及具有1960年代典型风格的器面纹理。

布兰可器皿令人印象深刻之处在于用色,它较为鲜艳及大胆的色调在搭配了有趣的造形设计及尺寸之后常更受到欢迎。

布兰可镶嵌玻璃
威廉.约翰.布兰可得以晋身为色彩研发大师全拜制作古式镶嵌玻璃之赐,采用的是以口吹这种传统手工所生产的片状镶嵌玻璃。这家玻璃厂接受多方委托制作教堂镶嵌玻璃。华府国家大教堂中壮观的玫瑰花窗就是其一。乔瑟夫.雷诺(Joseph Reynolds)采用布兰可镶嵌玻璃象征性勾勒出《启示录》第四章圣约翰对天堂的描述:上帝端坐在宝座上,穿着闪耀的金色衣袍,身旁环绕着虹彩与24位戴着黄金冠冕的长老。

高大橙黄色渐层玻璃花瓶 瓶面带纹理,瓶口呈喇叭状,先以手工塑形,在置入模具内吹制。约1960年。高29公分。 60~70英镑 MHT


华盛顿特区国家大教堂玫瑰花窗细部图 1962年制。


海水绿吹制饰瓶 麦耶1970年代早期设计的作品。1970年。高26公分。 500~800英镑 EOH


工匠标记
布兰可对于产品的骄傲反映在它烙制的标记上,样式是一个手工印制的BLENKO HAND-CRAFT (布兰可手工制品)商标,使用时期从1930到1960年代;从1970年代开始,布兰可开始采用新标记,图样是一个以吹模铁管穿孔而成的黑色大写字母B。这家公司也采行型号编制,前面两码是生产的年份,英文字母的S、M及L则代表器皿的尺寸。

橘色玻璃瓶 哈斯德设计,有泪滴造型的瓶塞。1962~67年。高46公分。 180~220英镑 EOH


鲜绿色细长饰瓶 麦耶设计。1969~72年。高56公分。 500~700英镑 EOH

7.

炭色玻璃瓶 哈斯德设计,有平顶状瓶塞。1956~59年。高54公分。 400~500英镑 EOH


细高黄色玻璃瓶 哈斯德设计,有广口瓶塞。1958年。高52公分。 120~180英镑 EOH

高大波斯兰玻璃瓶 哈斯德设计, 瓶面有裂痕纹理并配有广口状的瓶塞。1959年。高73公分。 250~350英镑 EOH


橙黄色渐层饰瓶 瓶面相当平滑,有喇叭形瓶口以及厚重的瓶底。约1960年。高29公分。 60~70英镑 MHT


蓝绿色矮胖玻璃瓶 麦耶设计,瓶塞的造型独特。1965~67年。高36公分。 200~300英镑 EOH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对于赤贫如洗者来说,每一天都是灾难,我们所要救的灾难,并不是大自然所造成的,而是人为的。
  • 我们看到这么多穷人争相掏出腰包来买彩券,已经感到十分不安,再看到一些聪明人在电视上公开骗人,更是难过到极点。
  • 我最近偶然间看到一篇爱因斯坦写的短文,文章中,爱因斯坦说他一直心怀愧疚,因为他的一生,得到别人的帮助实在太多,所谓别人,他特别强调包含已经死去的人,他又说,他觉得他向社会借了很多的债,因此他说他必须提醒自己,要为别人而活,这篇文章的题目就是“人人都应该为别人而活”。
  • 我们常常看到年轻人在烈日下打球,他们之所以在烈日下汗流浃背地打球,绝不是为了要锻炼体魄来报效国家,而是为了打球是很有趣的事。
  • 很多人以为只有学文法科的人需要有好的语文能力,其实学理工的同学一样需要语文能力。
  • 教育部这种做法,非常正确,他没有下令禁止了事,而是彻底地解决了学校废料的出路问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