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唱艺术】京韵大鼓系列《拷童荣归》﹙上﹚

汉霖民俗说唱艺术团提供
font print 人气: 9
【字号】    
   标签: tags:

【说明】:
《拷童荣归》 出自清代韩小窗所作子弟书曲目《千金全德》,亦称《全德报》。是白云鹏、白凤鸣的主要曲目。此一鼓曲是白云鹏继取《千金全德》第五、六回,合并改编成为《洞房训女》之后,再度以第七、八两回改编为一段,名为《拷童荣归》。内容叙述高怀德与窦燕山一家子的命运起伏,交代了众人际遇、悲欢离合;剧尾虽是喜剧收场,却予人感知“世事无常”。

【唱词介绍】︰

龙韬虎略佐君王,有志男儿立庙廊,
宝带宫袍身为总镇,金鞍玉韂衣锦还乡。
美英名如皓月当空英风盖世,
论气概,似金山凝色玉树流芳。
依然是那落魄的高怀德曾卖过女,
因得地,亲朋到处替他传扬,说是豪杰的武艺强。

这英雄荣归,暂驻陈桥歇马,
有地方官迎接参见荣耀非常。
到晚来众官告退辕门掩,银灯下英雄独坐在中堂,
闷沉沉闲看驿卒花名册,猛然间有高童的名字心中犯思量。
来!传军谕快唤高童进见,
不多时在阶前跪倒那认识的儿郎。
英雄看,果然是义子高童也,不由得气崩了肝胆炸碎胸膛。

声咤叱,说小畜生你也有今日之下来见我!
高童猛抬头看端详,不由得战兢兢,心内慌,身乱抖,遍体凉,
吓得他唇如白纸脸焦黄,他就瘫软在地当央。
高总镇虎掌拍案银灯乱晃,
说小畜生!我今朝也不与你说短论长。
来!吩咐家丁拉下去打。

众家丁手持军棍来到中堂,赶上前把高童摁倒在丹墀之下,
只听得叭叭连声响,他那两腿就着了伤。
小高童连连哀告说爹爹留命,容孩儿在膝下跪禀几句衷肠。
愤怒的怀德说与我着实再打!
叹高童身挨一棍泪洒千行。
只打得肉绽皮开直声叫,只打得筋酥骨炸血溅中堂。

高总镇怒气暂消说权且住手!众家丁答应一声退避两厢。
总镇说你把坑我的情由从实快讲!
那小高童响头碰地血泪千行。
说孩儿我自从奉命往江南贸易,
这二百两银,置办贷物回转故乡。
不料想半路途中,中了拐骗的奸计,
爹爹呀!儿从来未出门,我是哪里会提防。
恨骗贼拐逃贷物无踪影,叹孩儿欲回故乡又不敢回故乡。

叹孩儿幼小年轻无主意,哭啼啼,海阔天空路渺茫。
叹孩儿流落陈桥身受苦,可怜儿思念天伦恸断肠。
爹爹想,儿若是负义忘恩见钱起意,
岂不就远走高飞隐居他乡,又何必把驿卒当。
爹爹,你打不死孩儿,儿自己就愧死啊,
我空辜负养育的之恩,您疼了我一场,真是丧尽了天良。

高总镇听情理可原一声长叹,这也是前生造定事体该当。
冤家你失去白银非本意,你哪知晓我人离家散好凄凉!
高童说,贤妹桂英可倒好?
这豪杰一闻此语怎不悲伤。
一低头伤心强忍英雄泪,说家丁们退下,门掩中堂。
人静后,英雄落泪把前情诉,
说你那妹子桂英在窦府为奴把账搪。

哎呀!这句话把个抱愧的高童心痛碎,
悲哀哀双膝跪倒在地当央。
说爹爹你急传钧旨杀了我吧!
若活在世,何颜去见我那苦命的姑娘。
英雄无奈拉起了义子,说吾儿暂且免悲伤。
到明天你我去将姑娘探望,你下去休息吧,
你看这谯楼打了这四更梆。

﹙待续﹚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孟姜女》又作《孟姜女寻夫》,出自清代子弟书《哭城》。内容叙述孟姜女历经千辛万苦带着给先生的寒衣来到边疆,却哭断愁肠、哭倒一段长城的遭遇,本曲鼓词描情深入、写景细致,民间流传跃然纸上。
  • 《金定骂城》也作《樊金定骂城》,内容记述薛仁贵狠心在城头不认二十年来苦心寻夫的异邦发妻樊金定,可怜金定无奈难堪跪落城下细数冤怨、一字一泪、一句一叩,最后血泪流干仍遭狠心薛礼诬指施“胭粉计”诈城,只好在天子面前自刎咽喉,一命归休。此段鼓词原是清代作词家韩小窗所写的子弟书曲本,京韵大鼓鼓曲基本上依韩小窗原作,辙韵亦未做更动,依次用“中东”、“人辰”、“由求”辙各一回演唱。此本乃甲本,较流行于天津。

  • 《金定骂城》也作《樊金定骂城》,内容记述薛仁贵狠心在城头不认二十年来苦心寻夫的异邦发妻樊金定,可怜金定无奈难堪跪落城下细数冤怨、一字一泪、一句一叩,最后血泪流干仍遭狠心薛礼诬指施“胭粉计”诈城,只好在天子面前自刎咽喉,一命归休。此段鼓词原是清代作词家韩小窗所写的子弟书曲本,京韵大鼓鼓曲基本上依韩小窗原作,辙韵亦未做更动,依次用“中东”、“人辰”、“由求”辙各一回演唱。
  • 《战金山》有一百一十六句,演唱时分为五落。内容叙述番营的完颜兀术与宋营主将韩世忠大战于金山黄天荡,幸赖梁红玉定计擂鼓布奇兵,顺利赢得胜利的一鼓段。

  • 《徐母骂曹》又名《击曹砚》,是三国演义中为人熟知的一段典故,各方名家向来多所演出,对教忠教孝、传承伦理道德、端正社会风气有潜移默化的效果。民间尚有其他用本与此本不同,那一用本内容有“训子”情节,故又名为《骂曹训子》。
  • 《徐母骂曹》又名《击曹砚》,是三国演义中为人熟知的一段典故,各方名家向来多所演出,对教忠教孝、传承伦理道德、端正社会风气有潜移默化的效果。民间尚有其他用本与此本不同,那一用本内容有“训子”情节,故又名为《骂曹训子》。
  • 此一鼓曲为江洋辙,与当时主流曲本的《赵云截江》有所不同,除因包含有夺斗情节﹙即抢夺后主阿斗的情节﹚,故题为《长江夺斗》之外,并以赵云登舟后的情节为叙事重点。此曲本原为早期艺人霍明亮、张小轩等人用本,现已不传。在此将有关部分刊出,以供赏析。
  • 此一鼓曲为江洋辙,与当时主流曲本的《赵云截江》有所不同,除因包含有夺斗情节﹙即抢夺后主阿斗的情节﹚,故题为《长江夺斗》之外,并以赵云登舟后的情节为叙事重点。
  • 《洞房训女》又名《窦公训女》,白云鹏将清代韩小窗所作子弟书《千金全德》第五、六两回,合并改编而成,内容分别为“洞房”及“训女”。本鼓曲除白云鹏之外,少白﹙凤鸣﹚派亦以之为流派曲目。
  • 《洞房训女》又名《窦公训女》,白云鹏将清代韩小窗所作子弟书《千金全德》第五、六两回,合并改编而成,内容分别为“洞房”及“训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