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时空之旅(七)画框

Arnaud
font print 人气: 368
【字号】    
   标签: tags: ,

对于绘画的装饰,包括画框以及周边的装饰,都是极其重要的。中国自古有“穷画富裱”的比喻,但好花的确需要绿叶衬。有人认为装饰本身不值钱,其实那是不正确的说法。两幅一样水平的画,配有优秀外框装饰的作品就是比没有任何装饰的画好看。在宫殿里,对于建筑物的装饰,或对于天顶、墙上绘画的装饰,很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好马配好鞍”是很有道理的说法。好的装饰其实也体现了对作者艺术精神与艺术理念的尊重。

有些哪怕面积较小的绘画作品都需要足够大面积的装饰,这可以使画作具备有一种重要感,使作品处于人们常说的“画龙点睛”中龙眼睛的地位。就像古代骑士需要装配很多东西并加上跟班才能上战场、现代战争中主力舰必须要有护卫舰队护航一样,一幅完成的画作仅仅意味着主要绘制工作已经完成,针对这幅画选择要配备的画框同样很重要。有的古代大师知道自己的作品完成后会有很好的装框等着,却仍然要在自己的画中用手绘一层甚至好几层的装饰图案部分,以便于完成后与装框合成为多层装饰达到更美的效果。可见作品完成之后的装饰是何等的重要。

在一些非常富丽堂皇的宫殿和教堂里,一些较小的画也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其表现就在对于这些不大的绘画的装饰面积甚至能超出作品本身的面积。这些画仿佛就像镶在金银之上的珍珠宝石一般,闪闪发光。有的宫殿很珍惜艺术作品,大面积使用装饰,只在画龙点睛之处才使用绘画作品点上一笔,这些小面积的作品在这样大面积装饰的基础之上,就宛如红、蓝宝石缀于鎏金之中,光彩夺目,丝毫不亚于那些大幅的天顶画。这不禁令人想起了那些用于装珍珠的小匣子,也的确是不可多得的珍品啊!

因此,当有些需要表现大面积装饰部分时,装饰的形式、内容以及对画的衬托作用就一定要到位。当然,这也是美术的一大范畴,同时也建立在装饰者对美的理解的基础之上。但是反过来讲,对于装饰者而言,他的责任是圆容,使其一切和谐统一并能起到愉悦的效果,而绝不是破坏。所以一个好的装饰者,他应该具备冷静理智的激情。打个比喻,就好像是做马鞍的人,他一定是为了骑马的人而做,同时又能很好地与马匹配,假设这个鞍只能放在鸡的身上,哪怕它的确做得很好看,别人却不能骑,那么这个人或许能成为别的什么能工巧匠,但在这一行当中,至少做马鞍这一行,他是混不下去了。

有时候如果绘画者、装饰者、建筑者、设计者能很好地在一起协作,最后所能达到的艺术效果将会很谐和融洽。一起协商解决在艺术创作或组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艺术家们的系统的配合,往往能够将总体作品推到一个新的美学高度,那将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转自《正见网》

点阅《艺术的时空之旅》相关文章。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杜甫诗:“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他所吟咏的大地是何等的恢宏壮阔啊。李白也写过这样的诗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同样也是气象万千,千古传诵不绝的名句——雄阔荒古又原始大块的壮美。
  • 从了解大卫像阅读着佛罗伦斯的历史,进而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这是意想不到的收获。人体素描课的第一天,同学便兴奋的问我:“你去看了大卫了吗?”是的,来到这座城市似乎没有理由不去看大卫,即使不去看,他也会出其不意的出现。
  • 罗马帝国承袭自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的江山。很多人被罗马帝国的辉煌和博大的文化遗产所震撼。无论是以“拱形”为基型的建筑、丰满而富张力的雕塑、以建筑艺术来建立社会秩序的手法,还是它的文字、法律,都给后世带来深远的影响。
  • 这幅画的细碎墨点纯是以毛巾沾墨慢慢拍打而成;树木则用树枝树叶拍印而成。我常想,台湾青翠的山峦和一般传统水墨画里荒寂的山脉是有那么大的不同。但要怎么画才能表现出我们所习见的那种青翠、绿意盎然、铺满植被的大小山峦及溪壑涧谷呢?——墨点法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 16世纪以威尼斯画家乔尔乔内和提香为代表的绘画形式,吸收了文艺复兴鼎盛时期画家的精华,但在色彩上大胆创新,使画作更为生动明快,同时人物背景的风景比例更大。乔尔乔尼的[ascii]着[/ascii]名作品有《沉睡的维纳斯》、《暴风雨》等;提香的[ascii]着[/ascii]名作品有大型壁画《圣母升天》《欧罗巴被劫》《达娜厄》等。威尼斯画派对其后的巴洛克艺术时期画家有很大的影响。
  • 恰尔托雷斯基博物馆镇馆之宝是达‧芬奇的油画《抱银貂的女子》(Lady with an Ermine),以细腻零笔触营造光洁肌肤,从头顶下来的光源塑造了典雅高贵的气质,银貂的背后还有个隐喻,颇吸引人。
  • 古希腊人信仰神,他们的艺术都在表现神、赞美神,他们的雕塑不但技法精湛高超,形体准确,同时形象高雅,神态谦和。大雄认为古希腊之后,人们很难再找到这种谦卑、至真至美的雕塑。
  • 我常边画画边听西洋古典音乐,听久了,颇有一些感概:如莫札特、孟德尔颂、贝多芬、韩德尔这些音乐巨匠,五岁能作曲,六岁就发表什么“梅吕哀舞曲”,九岁完成第一首交响乐曲等等,真是令人拜服。说他们是音乐界的“神童”绝不为过。
  • 大篆在我们当今社会中,已经不再是一种实用的字体,但是它的艺术价值和存在意义依然经久不衰,它的精神内涵、神性特点和传统艺术价值,通过许多归属大篆的甲骨文、金文、籀文、石鼓文等留传下来的古人佳作,发挥其影响力。
  • 贾克-路易‧大卫(Jacques-Louis David,1748─1825年)是新古典主义的奠基人与发扬者,也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画家。可以说贯穿他一生的作品就是整个法国大革命过程的作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