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孩11种行为看父母身教 漫画引网络热议
中国有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生活中,父母的身教胜于言教;孩子的人生态度、生活目标、对事物的看法,很大程度上来自家庭的熏陶。不尽责的家长有多种表现。近日美国生活媒体CureJoy就发表了一组主题漫画,盘点了父母们很少意识到的12种不良教育方式,在社交媒体上引起热议。
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生活中,有太多关于失与得的抉择。这也意味着,有太多的选择善良或选择自私的机会。例如:车位有限,名额有限,位子有限等。一个人的好坏、善恶在许多关键时刻都可以看得出来。在利益当前时,这个人是护卫自己的利益,以自己的利益为优先衡量,还是能考量别人的立场,替别人设想,从中就能看得出来这个人是善良的,还是私心重的。因为“善”的意义包含要考虑到别人,而不是自私自利的只有想到自己。
“阿泰,毕业后除了要对自己负责,你的肩膀上也承担着你妈妈和外婆的两个名字,你也要承担起对她们的责任,你知道吗?”毕业典礼结束后,阿泰的妈妈带着阿泰来和我合影留念,并感谢我两年来对他的照顾后,我又忍不住再度叮咛他。
别做帮孩子“剪蛹”的人
大多数的父母总是祈求子女生活能轻松一点,少受些挫折与打击。其实人生不可避免遇到不计其数的苦难和挫折,生活不可能永远风平浪静,狂风暴雨总是不预期而来。为人父母应该让孩子们能带着“深根”成长,这样他们就能从最最来之不易的地方得到最好的养份。
阿嬷教会我的,永远是如此真实与动人的身教,也告诉我许多待人处事的智慧呀!
对待任何一个人,无论年龄、辈分,还是大人、小孩,甚至是婴儿,该有的尊重是相同的。不论有心无意,说话伤人是很残忍的,何况是小孩,他还分不清是玩笑还是真话,一句大人不以为意的玩笑,足以令幼小心灵受到莫大伤害。
微笑、感恩和分享,你也可以这么幸福......
那时,我的心好暖、好暖,我的阿嬷就是一个凡事反求诸己,对身边的人流露善意的好人。她的身教也让我未来长大后,总不喜欢与人发生冲突争辩,每次被激怒或生气时,我总想起阿嬷告诉我的:“一件事做错了,绝不是一个人的错,大家多多少少都有责任!千万不要颐指气使,推卸责任呀!”
细细追溯关于阿嬷在世时,阿嬷、母亲和我三人欢愉相聚的吉光片羽,虽很难准确地说出三人间血脉相连、心意相通的亲昵感受,却能体会阿嬷对事情随遇而安的生命图像,深深地影响了我和母亲。
容器内该装进什么?
人就像一个容器,容器里的东西,将决定你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好好规划孩子应付的责任
父母若能好好规划孩子们应负的责任,可达成下列好处:
听完她的叙述,我皱着眉头说:“孩子要学习扛起自己的责任来。因为安逸会成为习惯,习惯会成自然,形成安逸的习惯后就容易出现麻烦。”
父母说到做到  孩子才好教
小诚诚又在抱怨了,这已经是N次了,因为小诚诚的妈妈每次答应他的事,事后都反悔没做到......
别当“低头族”父母
由于智能电话技术发展得相当成熟、功能齐全,不少人每天都“手不离机”,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远。因为沉迷使用手机,“低头族”的现象日趋严重,剥夺了最真实的生活。做父母应跳出这个框框才能交好孩子......
成功是给坚持到最后的人
现在的小孩除了学校的课业,有的还被安排了一些课后学习,有英文、数理等学科的补习,也有钢琴、小提琴、珠算、画画等才艺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小孩总是会因为情绪或某种因素与父母讨价还价,不想学或想请假不去上课,有些父母选择妥协,有些父母则是态度强硬就是让小孩坚持去。
“老师,汉汉又打人”,小朋友大声叫着。汉汉是一位刚升上幼稚园大班的小朋友,但他的“事迹”可不少,动手打人似乎是常有的事。
原来 你可以这么棒!
“你在做什么?不想写就不要写!”这一吼瞬间让整个教室气氛凝结,鸦雀无声。原来,又是那位刚上小一的小男生让老师按耐不住情绪发飙。这小男生每天总是问题不断:不好好写功课、小动作又多,看回家作业多不想写就哭,还干脆躺在地上打滚......
吃苦是一种能力
高速公路交流道下不远处有一辆台卖抓饼、小笼包的餐车。暑假时,我又到餐车光顾。看着她一个人忙得不可开交,我忍不住问,为什么没叫小儿子来帮忙。她一面擦汗一面回答:“我舍不得他来这里,这里有热又累,孩子还是留在家比较舒服。”
富而有德最不易
在教育界多年,深深体会到“有钱的孩子更难教”......
认知“快乐学习”的真义,是在孩子完成基本学习后辅导其性向发展,而非减少学习时数增加玩乐时间,那我们就可以得到“快乐学习方程式:兴趣→性向→目标→动力→成就”,代替以往的科举方程式。
父亲,是与我们血脉相连的至亲,也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之一。有人说“父母难为”,但中国的父亲更是难为。为什么呢?向汉字请教吧!
家长在教养时,如果因为不想太麻烦,而对孩子直接下达“口令”,强制性的一就是一,违背了就要被打、被处罚,这样教育出来的小孩就会缺乏独立性,这样的“听话”不见得是好事。
这真是一个不解的难题……
孩子!我不要你将来做“大事”
“孩子我要你将来比我强”、“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点上”、“孩子我要给你最好的”。这是多年来经典的广告词,都说得没错,每个人都希望自家小孩是第一名。当我们这样教育小孩的同时,无形中也伤害到别人,因为第一名只能有一个。
湾的父母,往往做太多,照着大环境去要求孩子。似乎长久以来,念书还是孩子的第一课业,其他的,等长大再说吧!殊不知……有些事,从小没训练,长大就来不及了!
来到丹麦已经好几年了,早已习惯了这里的一切,也算是融入了丹麦社会吧。不过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直到遇到了刚从国内出来的朋友以后,才真正意识到:我变了。
最近看到和气蔼蔼,一家团圆的台湾蓝鹊,竟然令人意外地发现到也有动用“家法”的情景。
日前看到“王刚讲故事”的节目,有一个故事让我非常感动,在这里和大家分享。
接纳孩子真实的面貌
抛弃心中虚幻的理想,接受孩子真实的样子,才是真正的爱......
(大纪元记者温婧编译报导) “我们对孩子们过于好了。”—— 伊恩•亚森(Ian Yorston),英国牛津郡(Oxfordshire)拉德利学院(Radley College)的数字战略总监。他在英国王家空军(RAF)工作了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