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鎖中國》序 真情告白 語重心長

吳奇為(銘傳大學教授)
font print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中國,對許多人來說,既充滿了神秘與好奇,也滿懷理想與浪漫,只是隨著改革開放的腳步,封閉的大門一旦被打開,霧裡的中國日漸清晰,就在此一同時,政治的黑手像陰影般隱隱浮現,呈現在人們面前的益發變得似真似假,讓想要一窺真相的世人不知如何分辨!唯獨可以確定是,現在的中國變得再也不是過去的同一個中國。

處在一個追求民主政治與專制集權交叉口上的中國,作者何清漣形容「民主」宛如夢中女神,只見女神的裙襬飄動,卻一直無法將這尊女神請入中國的政治殿堂。

其實,在歷史的轉折中,又豈止是作者有這樣的嘆息呢!1982年,知名的美國研究中國史泰斗費正清(John King Fairbank)在他的《回憶錄》中,把中共的興起定性為「不可能被壓制的一種革命運動」,可是到了1991年在他生前最後的著作《中國新史——費正清論中國》書中,經由長期細密的觀察所得的結論卻是「中共政權是專制王朝的現代翻版」。

學者的論述或有不同見解,但是還原歷史見解的社會現象與生民福祉,毫不隱瞞地述說這一代中國人的苦難與真情。《霧鎖中國》處處可見這些活生生的事例。作者所揭露的真實情況,間接印證了費正清的歷史見解。

誠如作者在書中所說「在民主國家,媒體是社會形勢變化的風向標,也是政府了解民意的重要渠道」,而中共當權者,卻用極端的手段,試圖操縱媒體,使得資訊流通嚴重阻塞,民情無法上達,決策階層既然無法充分了解民間實況,決策作為的偏頗與失誤也就必然發生。

這類現象,說穿了並不是現在才有,早在1982年,《紐約時報》駐北京特派員包德甫(Fox Butterfield)藉採訪之便,親身訪談基層民眾,寫下膾炙人口的《苦海餘生》。他曾生動地提到,有一次他從上海搭火車返回北京,才上車,就見到女車長迎面微笑對他說「歡迎搭乘本車」,隨即對著其他乘客大聲宣布:「我們有一個外國人在車上,他是一名美國記者,會說中國話,而且說很好。」包德甫在訝異之餘才充分體驗到嚴格控制的無所不在。

又十年,《紐約時報》的紀思道、伍潔芳夫婦在1993年忠實記錄他們在中國的所見所聞:「驚蟄中國」。中共透過媒體掌控資訊,再度獲得證實,因為大陸人民都知道「假如電視裡否認什麼?通常表示那是真的。」

作者把中共經由媒體對人民的控制,以1978年作為分水嶺,在這以前,新聞管制相對寬鬆,在這以後以迄於今,管制措施表面放鬆,骨子裡變本加厲,更多的規範像加在孫悟空頭上的緊箍咒,無論如何都逃不過中共政府的如來佛手掌。

追根究柢,不論中共對媒體控制的手法如何改變,萬變都不離他的理論源頭——「社會需要論」。也就是說,中共向來視統治下報紙、廣播、電視、網路等新聞具,都是以實現社會主義為目標。媒體必須是被黨完全地、絕對地控制,要以生動活潑的事件,證明黨的正確,對新聞工作者的要求,不是其學養、眼光、寫作能力,而是對馬列主義理論修養和對黨的忠誠,如此一來,事實報導與客觀評論不過只是幌子罷了。這也無怪作者逐一指出中共違反民主規範,施暴記者與迫害媒體的事證層出不窮,可歎的是世人總是選擇性地健忘了它們!

中共自2003年,公開宣示要進行輿論戰、心理戰與法律戰。就以其中的輿論戰與心理戰來說,其目的即是處心積慮地思考如何控制媒體與輿論,強化內部民眾對中共的向心,進而引導國際輿情作對其作有利的支持。本書雖未直接論及輿論戰與心理戰,但所舉實例幾乎無一不與此一政策息息相關。

例如,中共正積極運用現代化科技打造的電訊監控系統——金盾工程,彷彿讓世人重回到歐威爾(George Orwell)的小說《1984》中生活在「老大哥」嚴密監控下的社會,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在「老大哥」的掌控中,不同的是昔日小說情節竟成了今日的實景,若不是作者的大聲疾呼,究竟有多少人會加以注意呢!

作者是一位訓練有素的社會科學工作者,懷抱對民主自由的理念,經歷教學與媒體實務經驗,深刻剖析中共外表開放美麗,實則腐敗、醜陋的政治運作與媒體操弄。透過這一本真情告白,衷心期盼作者希望「有效幫助中國人民建立一個民主自由的新中國」的願望能早日達成。◇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我是1933年6月7日出生在北京的。但是,四歲未足,就在蘆溝橋第一聲槍響,揭開了中國對日八年抗戰序幕的那一年,便離別故鄉,開始流浪了。

    戰火,啟明了一個大時代。同時,也把燃燒著罪惡的影子烙印在我一雙單純無邪的眼瞳上。從我有記憶以來,從不知自己曾享有太平兒童拍手嘻笑歡唱生命中許許多多亮麗美好事物的經驗。我的童年是堅硬而貧瘠的。跑進我童年意識中的是槍和炮、子彈和刺刀、黑暗與鮮血。戰爭,那我毫無概念也極其陌生的怪獸,把我吞噬了。

  • 這本論悲傷的書是伊莉莎白.庫伯勒.羅斯醫師離世前的最後一本著作。她於1969年出版第一本著作《論死亡與臨終》,在全球掀起了「生死學」的革命浪潮。由於此書被翻譯成多國語言,因此「死亡」、「臨終關懷」、「臨終病人的心理」等課題,在不同文化中引起廣泛的注意,對醫療、社會及文化形成巨大衝擊。

  • 我讀連載小說,尤其是故事性強的中國古典傳統體裁的連載小說,常常是迫不急待的先睹為快,熊召政先生的近作《張居正》就是其中之一。

    幾年前,有位朋友在報上的小專欄中表揚我一件小事:我們二人去參觀香港的書籍展覽會,排隊入場的人數很多,我們排了很久還是輪不到。我就說不排了,過一、兩天人少了些時再來。那位朋友問我為什麼不使用「特權」,因為我是參展的出版社的主人,有「特權」可以不必排隊,我說如果我不排隊而先進去,就使得有一位讀者不公平地被擠在外面,妨礙到別人的特權是不能用的。

  • 「快樂呀!就是功課變多了。」他手上拿著零食,邊吃邊往下叨絮不停:「像從前寫作文我從來不用標點,幹嘛那麼麻煩,浪費時間。現在升上五年級,每天都要寫日記,我都用標點給它算好格子,每換一行到上面,就畫個圈分段,這樣就可以寫得很少但是看起來很多。」

  • 要不要出這本書,讓大家著實琢磨很久。我們都是從都市境內移民到鄉下的,有人為了養病,有人為了減壓,更多人是想效法陶淵明。

    鄉居的種種困境,鄰居們在文中都已詳細說明,無庸在此贅述。

  • 每個人都很好奇,像我這樣的公眾人物,怎會在退休後隱居山上,而且是遠離台北。

     

    問自己到底要什麼?

  • 我發覺自己卡在婚姻和人生的十字路口,基於這個理由決心逃到麻州鱈角(Cape Cod)海邊獨居一年,我確信我能在這滿載兒時回憶的天地之間,釐清我的思緒。
  • 獨居一年的日子似乎消逝得太快,我對未來依然充滿疑問。夏天還沒過去,只要想到外子終將回到我身邊,焦慮的情緒便隨之升高,只好打電話向老瓊尋求安慰。

  • 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是他們一出生就有機會接近故事書,想想看,那些書中的人物,不論古今中外都來到了眼前,與他們相識,不僅分享了各個人物生活中的點滴,孩子們的想像力也隨著書中的故事情節飛翔。
  • 那時候我才二十歲出頭,心中充滿了年輕人的理想和抱負。倫敦的舞台,對我來說實在是太小了。我聽說在大西洋另一端的紐約,已經成為世界娛樂業的中心,我天天夢想著去那裡一展身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