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眷村文物 重温军旅记忆

font print 人气: 30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月12日讯】(大纪元记者赖友容台南报导)早年国家战防的特殊历史背景,在台湾生活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一独特的眷村文化,累积了许多有形与无形的资产,然而随着老旧眷村改建条例的施行,眷村面临改建、拆迁的命运,眷村生活人们文化记忆的场域遭受拆除,其特有的眷村及国防文物,亦逐渐失佚。

因此,台南县永康市眷村的子弟包括县议员李崇智、成功里长金冠宏、复兴里长李镇国,及《南瀛眷村志》作者杨昇展等,投身于保存眷村文物的行列中。经过多年的努力后,举办一场“眷村文化展”,把南县眷村的食、衣、住、行、育、乐,及荣民军旅生涯功勋、丰功伟业,乃至于荣眷在此地悲欢离合的故事,详实而精彩地展示。

金冠宏表示,不少老伯伯看到他为眷村保留文物的努力而逐渐参与进来,因此才能完成目前的成果,而在搜集文物过程中也曾被误认为不尊重别人而受到排挤,当初的作为也不被重视。

但金冠宏担心再不趁老人还健在时赶快做,等这些80多岁的耆老走了后,就很难将眷村历史真实记录下来。他指着墙上挂的大陆地图说,就有老伯伯指着地图讲述他北阀的经过等口述历史。

每个眷村属性不尽相同,发生的故事也不同,成功里所在地的眷村属于军官眷村,遗留的文物包含有蒋中正的墨宝。而李镇国则表示,永康13个眷村群聚当中只有该里当地的眷村是商业区,当时眷村中经营浴池、饭店等娱乐行业,因此自成一格,颇为特殊。另外,在永康还有当初没分配到房子的军眷自力搭建的违建户聚落。

杨昇展了解真相 深入研究眷村
“对立来自于双方的不了解”杨昇展表示,受父亲是民进党员的关系,而对眷村存在误解,但因教学机会接触到眷村后让他整个改观,为了深入了解而投入对眷村的关注。他忘了发多少时间去采访做记录,再以1年半时间完成了《南瀛眷村志》一书。他说:没有村落像台湾的眷村如此精彩。

目前我们所见到的都是政府如何照顾眷村的好处,其实有很多的悲情在其中,“毛杀我父母,蒋骗我儿孙”,是流传在眷村中的一句话。有位荣民回大陆探亲,父亲抱着他痛哭“儿啊,让你买瓶酱油,40年后才回家”,因当年小孩在买酱油的路上被抓来台湾,而白色恐怖其实也有很多外省人遭殃。

当年来台的陆军几乎没有机会带妻小,海空军则较有机会,因此为了传宗接代而办退休娶妻生子,一直等到民国48年后才开放禁婚的规定后,有不少军人娶了贫困家庭女儿、或智障者。杨昇展表示,政府照顾老兵之余也一倂泽及台湾眷属。

事实上,老荣民真正梦碎始于开放大陆探亲。杨昇展说,在121万来台的军人中,目前回到大陆的据统计只有9000多人。老荣民可能一辈子没有尽过孝道,而怀着补偿的心态回乡,首先做的就是修屋或修坟,买尽全乡镇的纸钱供祭祖使用。 (http://www.dajiyuan.com)


当年使用的皮革旅箱。(摄影:赖友容/大纪元)


再现反共标语。(摄影:赖友容/大纪元)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炎帝幼女女娃溺死后化为精卫鸟,衔西山的木石填东海;麻姑成仙后,曾经历东海三次变成桑田。
  • 次次都能逢凶化吉,他为什么如此幸运?蒋家与布袋和尚的奇特缘分……虚云和尚凭借什么,收服了民国政要?
  •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翠碧如绢的蕉叶,可入诗、入画,是传统艺术中的典型意象。在清朝初年,有一群江南闺秀,以此为名号,在良辰美景中结社唱和、赋诗填词,为当地带来一幕幕文化盛宴。这便是大名鼎鼎的蕉园诗社。
  • 明末的某个烟雨时节,苏州郊外,支硎山中,出现了一位揽胜探幽的青年才俊。忽遇骤雨,他躲进一座庄园,却驻足在庭院中,凭栏观鱼,困倦之际忍不住沉沉睡去。当晚,庄园主人就梦见山中别业,有神龙卧于栏杆。次日清早,主人亲自入山察看,恰好看到仍在休憩的青年。
  • 暗喻清贫贪馋的太守表兄文同,手拿斧头逮着竹笋就砍,把渭水边上千亩竹林都吃进了肚里。这生动的形象,刻画了文同豁达、爽朗的性格,也可看出这对表兄弟亲密的关系。
  • 岸上有一栋高楼,半夜里,突然失火,大火熊熊燃烧,楼中人张惶呼叫,乱成一片。林孝廉忽见一个少妇,只穿内衣短裤,从楼上坠入船中。林孝廉见少妇衣不蔽体,急忙把自己的狐皮长袍拿过去,给她盖在身上。又叫人把她扶进船舱休息。自己则挑灯站在船舱外面,守护着她。
  • 班婕妤辞谢与汉成帝同车出游,冯诞备受恩宠与北魏孝文帝同车而行。
  • 10岁就当国师,受到三朝统治者礼遇,他到底是得道高僧,还是政治和尚,一件事揭开谜底。
  • 天启年间,大明国运走向没落。仕宦书香之家,尚能享有片刻闲适安宁的天伦之乐。在大学者王思任家中,聪慧婉丽的三小姐正无忧无虑地成长着。 清白的家风,渊博的家学,将她塑造成标准的才女。三小姐天生几分伟丈夫气概,竟不似一般的江南闺秀。在后来国仇家恨、命运浮沉的考验中,她仍然坚守着忠孝节义,在苦难中构筑了她的文学世界,并将那不让须眉的性情贯穿一生。
  • 苍颉观察万物而创造了文字,虞卿困居大梁而著书传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