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典故:不遗余力

正见神传文化编辑小组
font print 人气: 57
【字号】    
   标签: tags:

战国末年,秦军在长平大败赵军后,秦王就派人到赵国,要求割让六座城池,才愿意和赵国讲和。赵王询问大臣楼缓的意见,楼缓告诉赵王,认为应该割地求和。

辩士虞卿听说后,就去见赵王。虞卿说∶“秦国攻打赵国,是因为疲惫才撤兵呢?还是有余力进攻,为了怜悯您才不进攻呢?”赵王说∶“秦国攻打我国,不遗余力,一定是因为打得疲惫才退兵的。”

虞卿说∶“秦国极力进攻赵国,却一无所得,兵力疲乏才撤兵。现在大王竟要把秦国竭力而得不到的城池送给秦王,这是帮助秦国来攻打自己。明年秦国再来攻打大王,您就连自救的力量都没有了。”

赵王把虞卿说的话告诉楼缓,楼缓对赵王说∶“虞卿完全了解秦军的战力吗?如果连这六座小城池都不愿割让,假使明年秦军再来进攻,您岂不是要割更多的地,才能与秦国讲和吗?”赵王说∶“如果听从你的意见割地,你能保证明年秦军不再来进攻吗?”楼缓告诉赵王自己不敢保证。

虞卿听说后就告诉赵王,既然楼缓不能保证,那割地给秦国又有什么用?现在把六座小城割让给秦国,等秦国再来进攻,又要割地讲和,而秦军只要轻松地坐等赵国割地求和。这样做,只会让秦国更强,赵国更弱罢了!以赵国有限的土地,去满足秦国无尽的要求,赵国最后势必灭亡。

果真要割地,不如把要割给秦国的六座城池,拿五座去送给齐国,齐国是秦国的大敌,齐国必定与大王联盟攻打秦国。这样,韩、魏两国也会来跟赵国结盟,如果成功,大王您在齐国失去的,就能从秦国得到补偿。赵王听完觉得有道理,于是就派虞卿去拜见齐王,与他策划一起对付秦国。

后来,原文中的“秦之攻我也,不遗余力矣”,就是“不遗余力”这句成语的典故,用来形容毫不保留,用尽全力。

--摘编自正见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白居易和元稹是好朋友,经常诗文往返,联络感情。
  • 《儿女英雄传.第一六回》叙述安老爷为众人解释十三妹为何要报父仇。
  • 狐狸腋下的一小块纯白毛皮,聚集起来之后,便可缝制成一件纯白狐裘,轻柔难得,至为珍贵。
  • 你如果违背民意独自退兵,民心必定因此而颓丧,民心颓丧就会导致失败,那么联军就将把责任转而指向你。
  • 罗绍威虽然除去威胁自己的牙军,但魏博兵力却从此衰弱了。
  • 孝文帝说∶“洛阳是我的地方,就把路分成两半,从现在起,你们就各走各的路。”
  • 为抵抗外敌入侵北京城,有人就建议找些渔户潜水去破坏铁甲船
  • 秦国有个喜欢唱歌的人叫薛谭,他向秦青学习唱歌,但还没有学得全部技巧,他就自以为学完了,于是告辞回家。
  • 班超在西域一待就是三十年,到了晚年,非常想家,于是上书皇帝,希望能让他回乡养老。
  • 颜真卿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少年时曾拜张旭为师。有一次他向张旭请教书法用笔的道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