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年的毒笑话《笑得好》选译

笑得好起死回生 孙子替我出气

作者:允嘉徽

孙子是祖父的寄望,所为何来?(容乃加/大纪元)

font print 人气: 600
【字号】    
   标签: tags: , , ,

孙子替我出气

有个不肖子常常殴打父亲。他父亲还总是抱着孙子不离手,爱护有加。
邻人就问他:“令郎不孝,你却这般爱令孙,为何呢?”

这位祖父答道:“不为别的,我要抱他长大了,好替我出气。”

*《笑得好》原作者石成金简介:

清代乾隆年间江苏扬州人石成金,字天基,号惺庵愚人,留下中国十八世纪的笑话集《笑得好》,谑称“毒笑话”。石成金是清代的医家,他不仅诊断个体的病情,更是洞察了整体社会­善性佚失的病情,进而开出了“笑话”为药方、为针砭,愿以“笑话”作为提振世道、回复人心善性的“度世金针”。他在〈自序〉中这样说:“人以笑话为笑,我以笑话醒人;虽然游戏三昧,可称度世金针。”

石成金是医家,也学佛、向佛,认为人性本善。然而,在近三百年前,石老已经意识到:物欲横流昏蔽了善性、风气败坏堕落了人心,腐蚀败坏的世道人心已经走入沉痾痼疾,不下猛药已经救不了了!石老在〈自序〉中说:“予谓沉痾痼疾,非用猛药,何能起死回生”?所以,他以“毒笑话”醍醐灌顶。从将近三百年后的今天回顾《笑得好》,竟然世道人心的堕落那么的相似,惟今天人间道更加下流了。看《笑得好》果若入耳发笑,而且入耳警心, 这就“笑得好”,悟得了“度世金针”三昧!@*#

责任编辑:方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说话取巧,可能弄巧反成拙,出丑了!《笑得好》里有个“活脱”的父亲教儿子“话不要说死”,他日儿子答来人“令尊翁在家么?”怎么个说法?
  • 原来远在三百年前的笑话集《笑得好》就有这个笑话了!有一人最忘事了,姑且称他“忘夫”。忘夫走路就忘了停止,睡下就忘了起床,出了门竟然也忘了自己的妻,妻子骂他……。转到此生忘了彼生,跨越彼生此生的界线,人人都是忘夫!从大时空来看,能识得生生世世的因果、不蒙昧于自身造下的因果业报的能得几人呢?
  • 许多人爱酒,无酒不成席,这样的人偏偏爱“撒酒疯”,三百年前已经不少见。喝了酒主意识不清,也常让人欲劝还休。 清代乾隆年间,江苏扬州人氏惺庵愚人留下笑话,作了见证。这则笑话非常“风雅”(“讽雅”),是以对子的形式呈现的,表现了作者和时代的特色--风雨对调笑撒酒风……
  • 读书释义,牛头不对马脚的答案、言不及义的答解……可闹得人啼笑皆非!这样式的答案,原来三百年前就已经非常可观了。看看这两个不会认字和不会读书的毒笑话,就能明白一些时人“读书”的时代风气。笑点:“太大”难分!“三十而立”的“瞎解”!
  • 有人这样说“一醉解千愁”,以酒作为逃避忧愁的解方。酒真解愁了吗?其实,清醒的人都知道酒麻醉的是人的主元神,酒无法改变现实世界不是吗?!清人《笑得好》就有个笑话,以醉猴讽醉酒弄舞的人。怎么个讽法?有个人买了只猴子,给它……
  • 知音在何方?人生知音难觅。《笑得好》有个市集中琴师遇知音的“毒笑话”,冷清清、空荡荡、硬梆梆,回荡弦外之音。《笑得好》笑点:喜得知音
  • 祝寿话儿,福寿吉利长命百岁不嫌多,反之,不吉不利人人见忌。一个祝寿宴席的祝寿辞令,从“寿高彭祖”开门迎喜,怎么会闹出“该死了”的歪语收场呢?《笑得好》笑点:祝寿歪语。
  • 明代万历年间的《增广贤文》有句名言:“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古书《寿康宝鉴》中的“福善案”记载了很多守戒拒淫而在科考中速得福报的故事。让人看到“拼功业”和“道德实践”的密切关联。古人讲的“积德”、“积阴德”,其言不虚,有德的人生才有福,可不是空话啊。
  • “为政以德”的内涵是很深、深广的,包含了前一篇中孔子所讲的“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本章,孔子没有具体解说什么是“为政以德”,而是打了一个比方:君王自己像北极星一般安居其所,别的星辰就都井然有序地环绕着它。
  • 红楼梦这本书成书的缘起,是圣主康熙皇上赐的这一场富贵。红楼梦这本未能完成结局的书,这本自传性质的小说,对应的康熙雍正年间江宁织造府的兴衰景况,都是有史料可查的。荣国府,宁国府最早的主人,荣国公和宁国公,从小说内容“焦大跟着太爷出兵”这一细节,结合历史背景来看,应该是清兵入关时,随着满洲人一起入关的那批汉人,类似于大清的开国元勋范文程(范仲淹后人)这样的汉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