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瀛采风】不懂“侘与寂”? 其实你不懂日本心!

作者:脩实
日本庭园表现美学的“侘与寂”之美。(容乃加/大纪元)
font print 人气: 1097
【字号】    
   标签: tags: , , , ,

不懂得“”和“”,就不能说已经认识了日本文化之美。“侘”和“寂”两者可说是一体的两面,传达大和民族一种独特的审美精神与心灵境界。

日本文化中,审美取向自古崇尚简约、朴素、恬淡、静。时至中世,又诞生了“”(Wabi)、“寂”(Sabi)等审美概念。这等美学概念,不只应用在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中,也深植于庶民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并传承至今。即便当下,当人们看到简便而质朴的茶具,或身置古朴而静寂的庭园、寺庙时,很多人内心会顿然生起一种古朴、恬适、超然之感。这种审美体验,该是与日本传统思想“侘”、“寂”不无干系,或可说就是其一种折射与自然反应。

置身日本庭园会让人内心悠然生起一种古朴、恬适、超然之感。(容乃加/大纪元)

日本美学中的“侘”与“寂”

日本美学概念与理论,源于西方文化,为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门感性的学问,一般以对美的本质及其意义的探究为主。近代前,东方文化中没有明确提出过类似西方文化中的美学概念,至西学东渐,日本作家、学者森鸥外(1862~1922年)将西方美学译为“审美学”,而日本近代启蒙思想家西周(1829~1897年)、中江兆民(1847~1901年)等学者则译为“善美学”“佳趣学”等,后来统称“美学”,延用至今。

东方所言美学,一般是指在西方美学定义、框架内探究的哲学范畴,并不包含东方文化内容。然而,自古以来,中国、日本等东方思想文化中,业已存在相关美学内容,只是未被概念化,并作为一个独立范畴而已。诚然,由于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之不同,其所反映在美学方面的内涵与外延意义自然与西方美学不甚相同。

从日本传统文化现象中看,日本具有独特的传统美学思想,可称之为日本美学,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一样,也隐藏于浩繁的文化整体之中。那么,日本传统美学是以何等方式表现,又具有怎样的特质呢?在此,仅通过“侘”、“寂”,审视一下日本美学的形与实,以期窥一斑而知全豹。

诚然,“侘”、“寂”等传统审美思想,是日本美学思想的典型体现,充分而准确地反映了大和民族与日本文化的特点。并且,西方一般将美学视为哲学,而日本美学并非只停留在形而上学层面上的思考,更与日常生活密切相连,成为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侘”意为从粗糙、贫苦、不足中获得心灵的充实;“寂”则指在闲适寂寥中自然感悟到的那种深邃而丰盈之美。两个汉字的意涵与中文汉字原意既有重叠,又有不同之处,实乃借此二汉字表达大和文化、思想,展现日本美学之特有意境。

日本美学之“侘”从是粗糙、贫苦、不足中获得心灵的充实,“寂”则指透过闲适寂寥感悟深邃而丰盈之美。图为东京六义园和歌庭园的造景。(容乃加/大纪元)

在谈到日本美学时,一般不将“侘”与“寂”分开,而是将其作为一体来论述、探究。因此,综合来说“侘”与“寂”就是:人们尝试从粗糙、贫苦、不足或闲适、寂寥之中,寻觅或感受心灵的充实感、寻觅美的感悟。因此,日本常将感受到的现世无常、人生多舛等也视为一种美,并非无奈之下的舍弃,而是近似于悟道的一种价值理念、人生领悟、处世哲学。

在日本最早的诗集《万叶集》(783年)中,便有“侘”的相关记载,但大多是用于描写恋爱中的寂寞等情感。从文献上看,江户时代面世的茶书《南方录》(作者不详,一说为茶圣千利休所著)中,首次将其作为一个美学概念提出、使用。

作为语言单词,“侘”本来是表示令人不快、生厌之身心状态,但中世时期,这一词汇发生了变化,演变为一种崭新的审美意识:从令人不快、不足中寻获美。

这一审美意识又与禅学相结合,使其影响渐次扩大。日本室町时代以后,禅学追求事物本质的思想在武士、文人中十分盛行,在文化层面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如在庭院中用砂石表现岛屿、流水等枯山水便是一例。

日本庭园建筑洋溢侘寂的氛围。(容乃加/大纪元)

室町后期,茶道、俳谐(日本诗歌文学形态之一,具有诙谐、幽默特点)等也引入这一审美意识,并获得普遍认同,加速了普及。茶道、俳谐等,将从简洁、淳朴中发现的清澄、恬静等视为美。至江户时代,诗人松尾芭蕉将其推至新的高度。其后,这种审美意识,渐次从贵族、文人、武士等上流社会向庶民百姓扩展开来。

掠影茶道“侘”之美

室町时代(1336~1573年),在贵族及武士阶层中,有收集、欣赏中国豪华茶器的风习。室町中期以后,僧人、“侘茶”创始人村田珠光(1422~1502年)等人开始使用简朴的茶具,以便使人能感受到静寂、单纯,遂开创了茶礼之新风。村田珠光在其相关文章中说:与其皓洁满月,莫若时隐时现于云间之弯月更美丽动人。他所要主张的是:将崇尚不足之美应用于茶道中,使茶道参与者可体悟到茶之“侘”的美妙境界。

富商、茶道家武野绍鸥(1502~1555年)将村田珠光的茶道思想进一步深化,而后来成为茶道一代宗师的千利休(1522~1591年)便拜他为师,修习茶道。在茶道中,千利休追求人之内心交流,并依照自己的审美观创造出了诸多茶具,每每体现出前所未有的独创性,并使茶道中“侘”之美获得大成。

至江户时代,“侘”之美被定位为茶道审美之根本,并要求积极践行,其意义及内容等,也都有相关规定。“侘茶”这一形式现于江户时代,源于千利休流派。

日本茶道,在简洁淳朴中发觉清澄与恬静的意境、心境。 (Pixabay)

松尾芭蕉(1644~1694年),被誉为日本俳谐诗圣,在他的作品中常吟咏“侘”之美。譬如,那首著名的“静寂古池塘,青蛙跳水声。”便是很好的例证。当时,俳谐吟咏追求言辞意境的奢华绚丽,而芭蕉这一首浓缩“侘”之美的俳谐,自然给俳坛带来了莫大冲击、启迪。似这般,“侘”作为作者审美境界之体现,芭蕉等人积极实践,并大力倡导,将其美学思想推广开来。

江户初期,既是武将又为茶道名人的小堀远洲(1579~1647年),师从千利休与古田织部,经历了从丰臣到德川的天下巨变。经过对各流派的筛选,他推出了使茶道与王朝文化相结合的茶道,提出了崭新的茶道美学概念:“绮丽之寂”。其特点是:豪华之中蕴含寂静之美。与其他流派不同之处是,茶礼虽蕴含古色幽趣,但却又保有几分绮丽华美。他一生中,仅在远洲开的茶会就多达四百多次,他邀请社会各阶层人士参加,从大名(拥有广域领地的武士)、公家到町人等,人数多达两千之多。

“侘”“寂”与禅学

侘茶表现日本文化的美学。 (Pixabay)

“侘”“寂”本为不同概念,将二者相提并论并作为日本美学概念提出、普及,归根究底乃受禅学影响所致。因此,日本美学思想之“侘”与“寂”又带有浓厚的禅学色彩,并将其视为获得“悟”的必须要素。

为了便于理解“侘”“寂”之美学内涵,将其赋予了七项标准。其一为不均衡,即非对称性、不规则性、不完整性。其二为简约朴素。其三为枯槁,即外表枯槁而内在顽强。其四为自然,即重视自然原理,崇尚天真无邪。其五为幽玄,即朦胧而深远的优雅。其六为脱俗,即摆脱一切执著,达到无心。其七为静寂,为能使身心接受到一应事物,需要内外两静。

“绮丽之寂”即朦胧而深远、脱俗的优雅。图乃东京六义园幽静的川上枫与落叶缤纷。(容乃加/大纪元)

“侘”本是贫困、不入时之意。在身处贫困却又能看淡财富、权力、名誉之中,藏有其跨时代、超世间的珍贵价值。这或许就是“侘”美学之意义所在。

诚然,禅学自古便被认为是走极端的,而上述美之标准设定,也是见仁见智,被认为不无偏颇之嫌,实乃禅学处于末法时期的一种自然表现。然而,这些审美观对日本美学的影响却是至深至远的,延续至今。

飘洋过海的“侘与寂”

作为日本美学的特有概念,“侘与寂”早已走出东瀛,步入世界。汉语大多依据汉字原意或近义翻译,英语则按其发音译为“Wabi-Sabi”(侘-寂)。西方对日本文化有一定修养者,大都知晓该词。当然,来日旅游的外国人,也常常言及或听到这一代表日本审美观的“Wabi-Sabi”。

来自日本美学的侘寂风影响居家的设计风格。 (Pixabay)

日本思想家冈仓天心(1863~1913年)在其著作《The Book of Tea》(日译本《茶の本》、1906年)中,介绍了日本茶道与禅学、道教、花道等的关系,较全面地诠释了“Wabi-Sabi”这一东洋美学思想,在“Wabi-Sabi”文化步入世界进程中,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铃木大拙(1870~1966年)修禅后赴美,用英语著述的禅学书籍达二十多本,他因此也成为世界知名的佛教学者。他在著述及在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讲学期间,多有涉及禅学与日本美学,使欧美对日本的“Wabi-Sabi”有了较透彻、深刻的理解。

此外,通过英国陶艺家Bernard Howell Leach(1887~1979年)、美国作家Leonard Koren(1948~)等外国人的介绍,也使“Wabi-Sabi”美学渐次国际化。

人自古倾向趋利避害,今人更是喜欢丰盈、富贵、繁盛、充足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则崇尚中庸、自然之道,如恬淡、清雅、朴实等等,个中体现的是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等自然法则。从高层次来看,贫穷、不足、粗糙、寂寥等并非坏事,而个中包蕴着转向美好的趋势。若能从中领悟人生真谛,那便是智者。日本美学中,即蕴含了这等智慧。@*#

责任编辑:古容

─点阅【东瀛采风】系列─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本章“最孔门言礼之精义”。中国古代,礼是区别尊卑贵贱的,不同的人采用的礼节有所不同;但若片面强调差别,则易离心离德;而且,礼的目的乃是建立和维持秩序──一种和谐、太平的状态。儒家的礼治观,是让人互不混淆而又和睦相处。换句话说,“别”是礼的手段,目的还在于“和”。有子讲“礼之用,和为贵”,含义丰富,直指核心。
  • 地球的“成长史”竟然是这样的?!科学家终于承认,史前大洪水真实存在,难道《圣经》中记载的是真的?
  • 焚香静心,佛图澄和尚竟然还可以用香来救人……真的假的,琴技高超空中竟然飘香?
  • 孝悌是孔门教人的起点。《孝经》讲,“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简单的说,最基本的孝,是赡养父母,“朝夕色养”,做子女的要爱护自己、修养品格,否则“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进一步,有条件、有机会的,子女做一番事业,为国为民效力,光宗耀祖。最高的,子女能立身行道,成圣成贤,父母也因此享大福分。
  • 金丝桃的这个花语浮现眼前的是这样的画面:一边毫无保留绽放烟花般的绚丽光华,一边发出防御的警讯威慑──非诚勿扰!邪祟勿近!别看我如此纤柔娇美,但我是味微苦、有小毒的,要是欺人太甚,将承受我报复的后果。
  • 为什么“夫子温、良、恭、俭、让”就能得之?这里援引一段张居正教小皇帝的话,有这五者德容之盛,感动于人,所以各国的君,自然敬之而不忽,信之而不疑。都把他国中的政事,可因可革的,来访问于夫子,故夫子因而闻之耳。”也就是说,孔子之闻政,是因为其德行的感召力。
  • 与其它文明相比,中华文明的一大特色,是对家、祖先、孝道的高度推崇。本章就是鲜明的体现——曾子说:“敬慎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虔诚地追祭历代的祖先,老百姓的德行就会归于淳厚了。”在亲情中,人心有了依归,人生有了温暖,社会道德由此奠基,社会秩序由此扩展(古代中国是家国同构),所以说“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 天灯, 放天灯, 天灯节, 台湾, 平溪
    黄历正月十五夜称“元宵”,又称“上元”“元夕”“灯节”。这一天里,人们闹元宵,吃元宵、猜灯谜、结伴赏花灯,古代词人也把赏灯会情景写进诗词。写元宵灯会的词,不计其数,而南宋辛弃疾的一阕《青玉案‧元夕》,则千古长在人心。词中有元宵的胜景,词中对灯节寄情,更有人生的深意。
  • 在古代留下许多龙的故事;对现代人来说,有人认为“龙”只是一个概念,也有人认为龙的故事只是一种神话传说。有意思的是,为何自古以来每个民族都离不开神话故事呢?岁逢甲辰龙年,我们也来回味一些龙的故事。
  • “不重则不威”。君子一定是自重的,否则就没有尊严、威严。这里的“重”,始自内心, “正心诚意”,修为到了一定程度,“威”就表现出来了,如:“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相反,如果一个人不自重,言行轻佻,势必招来侮辱,所谓“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