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民风:纳西族阿哩哩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讯】“阿哩哩”流传于纳西族自治县。“阿哩哩”是虚词,一般与“花华色”联起来用。内含高兴、欢乐之意。“阿哩哩”,旋律流畅明快,节奏轻盈,舞蹈活泼、清新、流畅易学,流传很广。
  
每逢节日集会或欢乐喜庆的日子,不论白天夜晚,不管室内室外,不分男女老少,人们手拉着手,围成圆圈,欣然起舞。舞步始终为六拍组合(个别地区也有八拍组合的),左脚开始顺时针方向走三步(八拍组合者走五步)后,左右腿各抬一次,上身随腿部动作前俯后仰,抬腿时,主力腿跳离地面,上身后仰特别突出,舞步与乐句不完全一致,老年人跳时,跳动小,上身弧度小,年青人则跳动大,上身弧度也大。
  
舞蹈虽无队形变化,始终为圆圈进行,无复杂动作,无乐器伴奏,无特殊技巧。

──转自《世华网》(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彝族的食品主要为玉米、荞麦。彝族人喜欢饮酒、吃“坨坨肉”。
  • 蒙古族传统饮食离不开肉和奶。肉以牛羊肉为主,喜将新鲜骨带肉一起煮熟后用手拿着吃,俗称“手把肉”。或将新鲜肉切成条,风干后慢慢食用。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蒙古族创造了一套制作和保存奶食品的方法。鲜牛奶经发酵、蒸、煮、晒等工序后,可以制成黄油、奶油、奶酒、奶干、奶皮等。这些食品既有营养又有不同的味道。蒙古人还爱吃携带方便、耐饿的炒米。奶茶是他们终日离不了的饮料。
  • 在中国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服饰中,彝族服饰有很强的艺术特色,尤其在今天,彝族服饰仍然保留着较为传统的民族固有特点。
  • 土家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支未定。大多数人通汉语,只有湖南的永顺、龙山、古丈等聚居地区,还完整地保留着土家语。本民族无文字,通用汉文。土家族的史诗、山歌最为著名。
  • 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有内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里亚特三种方言。最早的蒙古文字是在回鹘文字母基础上创制的、由上而下竖写的拼音文字。元代曾由藏族僧人八思巴利用藏文创制横写的蒙古新字,后改称为“蒙古字”,近代一般称为“八思巴字”,元亡后停止使用。14世纪初,蒙古学者却吉·斡斯尔对回鹘式蒙文加以改进,发展成至今仍在使用的规范蒙古文。生活于新疆地区的蒙古族讲卫拉特方言,他们使用的“托忒”蒙古文与规范蒙古文稍有不同。
  • 彝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彝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族文字是一种音节文字,形成于13世纪。彝语有六种方言。有的方言虽然差别较大,但都有明显的共同历史渊源和一定数量的汉语借鉴。彝语原有一种音节文字,通称老彝文。现在存在的老彝文大约有一万多个。
  • 乐器
  •   花儿

      “花儿”是西北民歌的一种,据说由元曲演变而来。其旋律高亢豪放、悠扬婉转,富于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广泛流行于甘肃、青海、宁夏等地区的各民族群众中。回族群众也十分喜欢唱“花儿”。花儿会是“花儿”歌手们竞赛与交流的聚会,更是喜爱“花儿”的各民族群众的狂欢节。

  •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旧历新年,蒙古语为“查干萨仁”,即白色的月。夏季水草丰茂、牛羊肥壮的时节,草原要举行那达幕大会,具体时间自定,这种节日性活动,规模可大可小,甚至一个家庭就可以举办。届时方圆几十里、上百里内的牧民都会举家骑马赶车前去参加。其他节日还有由生产活动、宗教祭祀仪式演变成的祭敖包、马奶节、剪羊毛节等。
  • 彝族人民能歌善舞,民间流传着各种曲调,如爬山调、迎客调、娶亲调等等。彝族的乐器有葫芦笙、马布、巴乌、口弦、笛、铜鼓等。彝族的舞蹈也颇具特色,如“跳歌”、“跳月”、“打歌舞”、“锅庄舞”等,其中“阿细跳月”是最流行的舞蹈之一。夜幕降临,在皎洁的月光下,小伙子们吹起短笛,弹起三弦,男女青年和着节拍,翩翩起舞,跳到酣畅时姑娘们会随手摘一片树叶含在嘴上吹起曲子,欢快的舞蹈直到月落方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