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剧戏—皮影戏

【字号】    
   标签: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2月9日讯】
据来自中国北京世界华人艺术网的讯息
皮影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道剧戏之一。它是借助灯光,把雕刻精巧的皮影人映照在萤幕上,由艺人们在幕后操纵影人,拌以音乐和歌唱,演出一幕幕妙趣横生的皮影戏。

各皮影剧种不只流传形式、音乐唱腔不同,操纵技术都各有特点。如“陕北碗碗腔”主要流行于绥德、米脂一带,流行过程中吸收同州梆子和晋剧的音乐,形成其独具的特色,传统剧目以文武兼备的神话剧为主,取材《西游记》、《封神演义》的连台本戏,能以皮影戏独有的特技,表现呼风唤雨、腾云驾雾、神鬼变幻,深受民众喜爱。其曲调轻快、健康、活泼。陕西皮影不仅种类繁多,表演技术高超,而且影人的雕镂技艺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潮州人民喜好影戏,影戏有职业班社,更多的是半农半艺或农民农闲时组合的业余班社。举办民间年节喜庆或迎神赛会,便聘请影戏班社演出,几乎村村乡乡都演过影戏。澄海县的鸥澄乡一间神庙就有过一次上演20班影戏的记录。

潮州纸影戏有三类:一是“活灯”,又称“走马灯”。用竹和纸制成中空的圆柱,内装一纸轮,粘纸剪成的人马,点烛起焰,轮自转。剧目有《嫦娥奔月》、《大闹天宫》等。二是白竹纸影,也叫抽皮猴。艺人持纸影、灯光照影投于白纸框内。用本地方言演唱潮剧或白字戏的剧目。三是阳窗纸影,就是捅破了纸影窗,是向木偶戏过渡的一种形式。

唐山皮影,又称乐亭影或滦州影,清末至民初得到蓬勃发展。乐亭县是个不足百里的小县,当年兴盛时,影戏班有三十多个。兴盛的影戏,独特的造型艺术和音乐艺术,影响深远,当年各国唱片公司蜂拥灌制唐山皮影戏的唱片,这是各地皮影戏所没有的盛况。新中国成立,唐山皮影戏得到蓬勃发展,各级剧团成立,成为唐山地区有代表性表演艺术的品种。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落月半轮残 浮曦五岳翻 长风十万里 愿度天门关
  • “岁暮纷多思,天涯渺未归”,此诗是白居易对自己前半生经历的反思;那种彻悟后的淡泊名利,反躬自省的心态。人生的历程,在学习和经历中成长,通过读圣贤书,不断地修正自己的处世理念,以期做得更正更好。
  • 古老的传说在应验, 人类的渴盼终如愿, 创世主已在人间, 大法普度已洪传; 他以人的形象现, 如意真理至浅显。
  • 社员们都为她感到高兴,纷纷祝贺她脱掉了农皮,吃上了国家粮。贺春桃却高兴不起来,她手里拿着受尽屈辱换来的一纸通知书,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眼泪汪汪地直往下流。
  • 路好黑 我帮你点灯 迷了路 你帮我点灯 我帮你 你帮我 瞧 我们的四周 全亮了
  • 雨带诗情入眼眸 点点滴滴敲心头 潇潇洒洒随风去 入水化作碧浪流
  • 光阴倒转回五年前,司将军府中,斜阳楼阁,金辉满室。书房中萦绕着松烟墨的淡淡香气,梳着双鬟的少女立于宽大的书案一侧,静静地俯首研磨。
  • 幸福的泪花, 绽开了柔和的时光。 圣师的法理, 谆谆教导语重心长。 云儿牵着梦想, 沸腾了欢笑的山庄。
  • 《Summer Snow》与《我想念我妈妈》,很难相信这两者是同一部影片的名字。英译中,一个字都没对应上,也是让人服气。“我想念我妈妈”,直白,挖地三尺的接地气,这类电影我大概率不看;“Summer Snow”,夏日之雪,如此的文艺脱俗,更不是我的菜。然而,完全不搭的两者摆在一起,再加上鲜绿背景上鹅黄衣衫的小姑娘阳光灿烂的笑容,莫名其妙地,鼠标就点了上去。
  • 满园花海覆围篱, 淡雅缤纷楚楚姿。 锦簇绣球抛快婿, 雨中细赏又归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