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 对“忆苦思甜”的觉醒

田菲
font print 人气: 4
【字号】    
   标签: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4月11日讯】

记得小时候,中国都在忆苦思甜,讲社会主义的优越,讲旧社会的苦,讲地主资本家的坏。有一次,学校党委书记布置了全校的忆苦思甜大讲活动,我们陈老师也给我们发了一篇榜样文章,要我们学生每个人回家做作业;我是班干部,就被选上代表准备第二天上台发言。

回到家,我就缠着妈妈要忆苦思甜。但是妈妈说,我们庄的地主可好了。我说不是的,老师说了,旧社会地主都是坏人,是不劳而获的寄生虫。而且我明天得写文章发言。妈妈说,那我和你爸就给你讲讲我们庄的地主吧,看你能不能写你的文章。

妈妈和爸爸就在一边开始聊起他们儿时与地主的一些往事。聊了一晚上,妈妈、爸爸和我过的很开心,但是我的文章看来是没法交差了。

妈妈说,有一次,玉米还没完全熟,小姨,也就是妈妈的小妹妹贪嘴,吵着要吃烤玉米。妈妈无奈,就准备去偷掰几个。但是,去自家地里采她们又不敢,怕爷爷知道了挨打。最后就想去采地主家的。

妈妈和小姨俩摸到了地主的地里,转了几圈,还是不敢下地。这时,她们看到一个人冲她们走了过来。那人问,小女娃,你们想要干什么呢?小姨嘴快,说,我们馋,想偷老唐家几个棒子吃。那人说,那你们就去掰吧,挑大的掰,挑熟的掰,但是要看准了再掰。小姨说,我们有点不敢。那人说,你们去吧,我给你们把风守着,别怕。

妈妈说,她们就进了地,就想挑大的掰,化了好大一会儿工夫。那人看看她们小手都捧满了,就跑过来说,不好了,你们快走吧,老唐往这边走过来了!妈妈和小姨就沿着那人指的路跑回了家。

妈妈说,后来才知道她们那天遇到的就是当地有名的大地主老唐。等妈妈她们大了,老唐见到妈妈和小姨,还有意无意地跟她们开玩笑说有两只馋猫掰棒子,妈妈说,你小姨听了总是脸红。

妈妈说,老唐是修佛的,他对下人都特别好。有次一个长工跟外人串通偷了他家几十担粮,老唐没有打他,也没报官,只是好好请他长工吃了一顿,然后叫长工自己走。长工不肯,老唐才说偷粮的事,长工觉得没脸才走了。可是后来长工当了共产党,来斗老唐,夺了他家的房和要占他的小老婆,小老婆不从吊死,那都是后话。

第二天,班上开了忆苦思甜会,我也被老师叫上台发了言,我说是我妈家里没棒子吃,要去地主家去采,被地主看到了,我妈吓个半死。

许多同学都哭了,我偷偷地看了陈老师一眼,她的眼圈都红了。

但是,从那时起,我幼小的心灵象是一下成熟了许多:我心里在想,这一切不都是在颠倒黑白吗?那一刻,我眼里也涌出了泪水:我象是在说,老唐爷爷,你在哪里?我要给你磕个头。

这就是我对“忆苦思甜”和后来所有的政治运动不再感兴趣的原因。@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八年辛苦不寻常﹐
    吾舌尚在笔作枪。
    蛙鸣犬吠齐颂圣﹐
    雷霆梵音启愚氓。
    小杜警句(1)传千载﹐
    老美真言(2)播万邦。
    子规夜半犹啼血﹐
    誓唤春回迎朝阳。
  • 一个青年背着一个大包裹千里迢迢跑来找无际大师,他说:“大师,我是那样的孤独、痛苦和寂寞,长期的跋涉使我疲倦到极点;我的鞋子破了,荆棘割破双脚;手也受伤了,流血不止;嗓子因为长久的呼喊而喑哑为什么我还不能找到心中的阳光?”

  • 说到平反,这是我们国度的特产。

    回想童年的日子里,每逢佳节,当我们许多人家欢欢乐乐地团聚时,邻居一位老伯总是孤独一人、以泪洗面。

  • 想当年在德国,荷兰和比利时的交界处的德国境内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城市,名为亚琛(Aachen),城虽小却因有一所欧洲久负□名的工科大学而驰名,很多中国莘莘学子不远万里慕名而来。一年秋高气爽之际小W从国内名牌大学精密仪器系毕业,马上来到亚琛求学读□械工程。日日攻读德语,日子倒也清静。一日正闲来无事,瞥见窗外自行车棚中的废弃的自行车,回想起中国攻读大学时炼就的一手篡自行车的绝活,不禁手痒。 图
  • 黄历年前去东京,与往常一样,见到绝大部分人都是衣冠楚楚,大衣革履,女士好像没有不化妆的。香港冬季流行的BohemianStyle,那些像吉卜赛或美洲红番的装束,在衫脚、袖口、靴边、手袋边有一排流苏,牛皮或仿牛皮的,触目皆是,在东京竟没碰到一个,怀疑是否没有去蒲新潮一族的地区。日本人穿西服,总不难看到那股和风,这其实也与东洋文化一致。例如他们的文字,除了保留一些汉字外,并音字母一套平假名,演化自汉字的草书体,用来并日本本土文化的文字;另一套片假名,除了音韵表有几处出入外,发音与平假名一样,借自汉字楷书的边旁冠盖,用来并外来语(绝大部分是英语) 。真的做到“西为日用”,切实体现了中国人常说的“西为中用”的理想。此民族在用人家的东西的同时,又高姿态的划分开外来文化,不让本土文化受侵蚀。试举一两例子,不用提明显的外来文化产物了,就连橙汁、锁匙、女士的手袋,也用片假名并英语发音来点明是外来东西,可看到真的是“划清界线”哪!图
  • 美伊一开打,世界各地立即感染紧张气息。早年那一首描写战争残酷的英文名曲“花落谁家”(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又依稀在耳边响起:
  • 炎帝幼女女娃溺死后化为精卫鸟,衔西山的木石填东海;麻姑成仙后,曾经历东海三次变成桑田。
  • 次次都能逢凶化吉,他为什么如此幸运?蒋家与布袋和尚的奇特缘分……虚云和尚凭借什么,收服了民国政要?
  •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翠碧如绢的蕉叶,可入诗、入画,是传统艺术中的典型意象。在清朝初年,有一群江南闺秀,以此为名号,在良辰美景中结社唱和、赋诗填词,为当地带来一幕幕文化盛宴。这便是大名鼎鼎的蕉园诗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