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辽代彩棺墓开棺出土文物极具价值

font print 人气: 3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6月14日报导】(中央社台北十四日电)内蒙古科左后旗吐尔基山出土的辽代彩棺,日前在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开棺,棺内发现一些极具价值的文物。专家推测,墓主人可能是个显赫的大萨满,即辽代巫师。

新华社报导,指挥开棺工作的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塔拉指出,彩棺有一千年左右历史,保存完整,彩棺最长处约二点三公尺,最宽约一点三公尺,最高约零点九公尺,外棺以黑红色为主,棺身上刻有凤、缠枝牡丹、祥云等图案,其中的凤为贴金。

外棺分为两部分:上半部由七块木板组成棺盖,上面雕刻的植物像是汉族的摇钱树,棺盖下有二十九个镀金小铜铃铛,摇摆时发出不同声音;下半部分是棺身,上有一扇带锁的对开小门,门两侧各有一个穿圆领长袍、手执骨朵的契丹人。棺盖和棺身间用铜合页和榫卯结构相连。彩棺木板约十公分厚,棺木非常沉,估计是用整棵柏树制成。

开棺后发现,内棺里面是单人葬,墓主人仰身平躺,尸骨上覆盖大量丝织品。墓主人头上依稀可见一个金冠及金属枕头,头两侧各有一个样式不同的金属牌饰,脖子上缠绕一长串由玛瑙、黑水晶、金球缀成的项链,尸骨的腰部明显鼓起,腰下可能有随葬品,脚和膝盖部位露出几个核桃大铜铃,左脚边有一团缠绕规整的绳子。彩棺底有淤泥,专家认为曾进过水,丝织品遭水浸泡,损坏严重,尸骨上的丝织品和金属饰件揉在一起,很难剥离,只能小块提取。

内蒙古文化厅文物处处长苏俊说,根据古墓出土文物看,墓主人很可能是萨满。墓里曾出土一个银号角、大量镀金铜铃、马具、弓箭,许多文物的纹饰上有跳舞的人,棺首上的小门是灵魂出入的地方,而且没有墓志,根据辽史记载,只有萨满没有墓志。萨满教是一种原始宗教,萨满是跳神作法的巫师。原始文物处副处长王大方说,据辽史记载,契丹早期的部落首长都兼任萨满,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父亲、祖父曾是部落首长又是萨满,萨满的称呼最早出自辽史。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三国演义》处处蕴含着古人的天机,只是我们有时会忽略那些东西,认为是迷信。刘备的坐骑叫“的卢”,人人都认为他妨主,以为不详。可是真相却像是龙马,可以腾空。关键时刻救了刘备一命。
  • 明清之交的江南无锡,既有粱溪回流、蠡湖烟波之风光,也有名流荟萃、诗赋鼎盛之风流。这片吴中繁华之乡,在闺秀文学盛况空前的时代,也孕育了一位以诗词传世的才女——顾贞立。
  • “天地英灵之气,不钟于世之男子,而钟于妇人。”明清以来,许多文人认同这一论点,重视女子才华,因而这一时期才女大量涌现,才女文学之繁荣,也大大超越以往的朝代。 古人品评明清才女,大多推举商夫人为冠。这位商夫人,就是名重一时的江南贤媛商景兰。富庶而风雅的江南大地,才、德、貌俱佳的名媛闺秀数不胜数,商夫人为何能居首位?她又具有怎样的英灵之气呢……
  • 伍子胥之父兄被楚平王杀害,他逃至吴国,说服吴王攻破楚国首都;越王句践表面向吴求降,暗中发愤图强,二十二年后一举消灭吴国。
  • 在中国古代,像名医扁鹊这样对“病”与“死”有着极佳判断力的医生还有许多。本篇将介绍明朝医籍中记载的几位。
  • 西湖之畔,段家桥头,有一处小摊格外引人瞩目。摊位上摆着一幅幅颇具元人笔法的淡墨山水,画作上题着娟秀的小楷——“黄媛介”,摊主恰恰是位布衣荆钗的少妇。一旦赚够一日的生活费,她就匆匆收摊,不肯再作画。 女子抛头露面来养家糊口,在古代称得上是一大奇闻。这位独行特立的女子,正是晚明嘉兴的名媛淑女黄媛介。她和姐姐黄媛贞,更是一对才女姐妹花。时人对她们有一段知名的评价……
  • “我谢絮才,生长闺门,性耽书史,自惭巾帼,不爱铅华……”一出独幕剧,一场独角戏,吟唱着清代女子的才情与心志。这部杂剧名为《乔影》,甫问世就被之管弦,传唱大江南北,其流行程度,颇似有井水处必歌柳永词的盛况。
  • 曹操足智多谋,颜回大智若愚。
  • 在唐中宗、睿宗之时,武则天夺嫡之谋得逞,肆行不义之威,大唐的国祚差点脉断武则天之手。然而就在睿宗被诬告“谋反”、命在危急存亡之秋,有一位忠臣义士舍命护主,忠义的魄力震慑奸逆,改变了逆乱之势。
  • 炎帝幼女女娃溺死后化为精卫鸟,衔西山的木石填东海;麻姑成仙后,曾经历东海三次变成桑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