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故事:乘竹叶舟 梦回故里

朱一行 整理
font print 人气: 9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9月8日讯】陈季卿家住画南。他去考进士,立志考不中不回家,已离家十年了。因为一直没考中,就滞留在京城,靠卖字维持衣食。他经常去青龙寺拜访和尚,有一次,恰逢和尚外出,他就在暖阁中休息,等着和尚回来。有个终南山的老翁,也等候和尚回来,正在炉旁坐着,他就让陈季卿也坐到炉旁来。

坐了很久了,那个老翁对陈季卿说:“太阳已经偏西了,你大概饿了吧?”陈季卿说:“真的有些饿了,可是和尚又不在,怎么办呢?”老翁就从肘后解下一个小口袋,取出一寸见方的一块药,只煎了一杯,把它给了陈季卿,说:“用它大约可以充饥。”陈季卿喝完以后,觉得肚里饱饱的,心情也舒畅了,没有丝毫饥寒之苦。暖阁东边墙上有一幅《寰瀛图》,季卿就去寻找江南之路,不觉长叹说:“能够从渭水泛舟到黄河,到洛阳一游,到淮河游泳,再渡过长江,回到家里,也不懊悔考不上了。”老翁笑着说:“这不难办到。”就命僧童到阶前去折一片竹叶,做成叶舟,把它放到图中渭水之上,说:“您只要把目光集中在这只小船上,就能使你刚才所说的话如愿。不过到了家里,千万不要久留。”

陈季卿注视那叶小舟很久,渐渐觉得渭水起了波浪,那片竹叶也渐渐变大,像席子般大的船帆已经张开,恍然之间好像上了船。船从渭水开始到了黄河,把船系在禅窟寺庙下,在南边柱子上题诗,写的是:“霜钟鸣时夕风急,乱鸦又望寒林集。此时辍棹悲且吟,独向莲花一峰立。”第二天,到了潼关,上了岸,在关门东一普通院门题句,写的是:“度关悲失志,万绪乱心机。下坂马无力,扫门尘满衣。计谋多不就,心口自相违。已作羞归计,还胜羞不归。”从陕西向东行,凡所经历之事,一如前愿。

十几天就到了家,他的妻子兄弟已在门前恭候他的归来。晚上他又写了《江亭晚望》诗,题写在书斋,那首诗是:“立向江亭满目愁,十年前事信悠悠。田园已逐浮云散,乡里半随逝水流。川上莫逢诸钓叟,浦边难得旧沙鸥。不缘齿发未迟暮,吟对远山堪白头。”当晚他对妻子说:“我试期临近,不能久留,应该登舟而去了。”

于是他又吟诗一章赠别妻子:“月斜寒露白,此夕去留心。酒至添愁饮,诗成和泪吟。离歌栖凤管,别鹤怨瑶琴。明夜相思处,秋风吹半衾。”将要登舟时,又留下一首诗赠别众兄弟:“谋身非不早,其奈命来迟。旧友皆霄汉,此身犹路歧。北风微雪后,晚景有云时。惆怅清江上,区区趁试期。”

一更以后,陈季卿又登上竹叶舟,在江上泛舟而去。他的兄弟妻子等人在江边恸哭,认为他已成鬼物了。他凭一叶小舟飘飘漾漾,循着旧路又回到渭水之滨。上岸以后,他租了一匹马,又来游青龙寺,清清楚楚地看到终南山那个老翁依然拥着粗衣坐着。陈季卿就向老头道谢说:“我回是回去了。莫非是梦吗?”老翁笑着说:“六十天后你就知道了。”这时天色将晚,和尚还未回来,老翁就离去了,陈季卿也回到了客舍。

两个月后,陈季卿的妻子带着金银和布帛从江南来,说是季卿已经厌世了,特意来寻访他。他的妻子说:“某月某日回家,那天晚上在西斋作诗,同时还有两首留别诗。”陈季卿这才知道他回家不是梦。

第二年春天,陈季卿落榜向东回家去,路过禅窟和潼关东门寺庙,看到自己所题写的两首诗笔墨尚新。

后来陈季卿功成名就,便不再食人间烟火,入终南山而去。

后世有根据此事改编的元杂剧《陈季卿悟道竹叶舟》,也用“竹叶舟”来比喻短暂的、梦幻般的境遇,或用来表达对亲友的思念之情。

(出《慕异记》)

(正见网)(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章仇兼琼尚书镇守西川时,经常派他的手下去察访道家术士。有一卖酒之人,酿的酒醇美,胜过同行。但他不急于获利,所以赊欠酒钱的人甚多。
  • 西蜀时的道士张素卿,是神仙之人。他曾经在青城山丈人观的几堵墙上,绘画五岳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嵩山,四渎长江、黄河、淮水、济水,和十二溪女等。
  • 唐朝开成初年,有个叫许瀍的进士到河中游学,忽然得了一场大病,不省人事。他的几位亲友围坐在他身边,守护着他。
  • 吉宗老将道室让与道人夜宿,天色已晚,没有灯烛,雪又下得急。吉宗老忽然发现道室内有光,就从门缝向屋内窥视,只见屋内并无照明用的灯烛,那位道人从随身带的小胡芦中取出被褥、帐幕、各种器用、陈设、衣服和玩物,应有尽有。
  • 汉代期门郎程伟的妻子,是个得道的人。她能通神变化,程伟也不太觉得稀奇。
  • 钱若水是北宋大臣,为人正直,有胆识,后被提拔为枢密院副使。北宋司马光在《涑水纪闻》和李元纲在《厚德录》中,都记载了钱若水于宋太宗时期因仗义执言而救了三个官员的事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