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社会贫富不均价值观转变值得探讨

font print 人气: 13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7月24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韦枢台北二十4日电)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副研究员邱澎生今天下午在一场演讲中,从清代奇书“大义觉迷录”的背景典故切入,探讨明、清时代社会看待贫富不均的观念,由富人之罪转变为穷人之罪的关键,在于富人具有稳定乡里功能,同时藉由富人的需求为穷人带来翻身的机会。

邱澎生在这场通俗讲座中,由“大义觉迷录”中雍正皇帝与曾静的论辩文字出发,引导大家进入十八世纪中国社会的历史时空,藉以思考无论古今中外社会都长期存在的贫富不均问题。

“大义觉迷录”这部清代奇书的编纂肇因于湖南士人曾静无意间读到了吕留良的著作,对吕氏提倡“井田制”与批评清代时政等理念深有同感,于是命弟子张静伺机鼓动当时首位川陕总督的汉人,同时也据传是北宋抗金名将岳飞后裔的岳钟琪,劝他效法先祖起而领导汉人反清。

不料,岳钟琪暗中向雍正皇帝告发,曾静师徒被捕下狱。鉴于当时民间野史、笔记、民间传说对雍正得位不正的谣传甚嚣尘上,雍正决定详加审讯此案,并将审讯与答辩纪录,连同他本人颁发的上谕,包括37篇雍正的笔讯和曾静47篇口供合编成为“大义觉迷录”。

雍正诏令全国各府州县准备参加科举考试的学校生徒于每月初一与十五两天集体讲读此书。继任的乾隆皇帝深觉此书暴露太多宫廷丑闻,下令追缴收回销毁。

“大义觉迷录”其中一篇记录雍正皇帝和曾静关于“富人之罪”问题的讨论。曾静认为,富人的为富不仁,是造成贫富不均的祸首;但雍正却主张:穷人其实是“咎由自取”,该为自己的懒惰、愚笨负责,而富人的成功则是因为本身的聪明与勤奋,或是祖先累积所得。

虽然雍正这席话为富人辩护,更贱踏穷人的尊严,和传统中国政治言论一般以儒家“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均富理想为依归,可说是大相径庭,亦与中国古老“锄富济贫”的概念不一;但他亦上谕内阁,富人平时应体恤贫民,若青黄不接或谷粮欠收时,应予通融,不可看穷人受苦而不伸援手,更应该秉持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的观念才对。

邱澎生也指出,明、清时代许多文献中出现不少“保富论”的观念,例如清乾隆年间著名师爷汪辉祖、清代顾公燮、清代钱泳等人均认为,水旱戎役,皆需财富,遇需财时,恳恻劝谕,必能损财给匮,而且富人是贫人所仰赖,乡里内有富户,凡自食其力者,都可以藉以资助,若是富人一旦没落没钱时,贫人也跟着无以为业,所以保富是为治的要道。

顾公燮说得更明,富人所玩的寺院、戏馆、游船、赌博、青楼、蟋蟀、鹌鹑等局,都是“穷人的大养济院”,一旦使穷人改业,则必定失业而沦为游棍、乞丐、盗贼,到处为害;钱泳更认为,富人的销金窟就是穷人的觅食所在。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世界难民日之前,加拿大政府表示,将继续敞开大门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难民,其中也包括人权受到迫害的中国人。 6月20日是联合国规定的世界难民日。加拿大官方星期六重申,加拿大将继续本着人道主义的价值观念,敞开怀抱接收世界各国难民。这其中不但包括因战乱无家可归的非洲及中东难民,也包括各国因宗教、种族、信仰及政治理念而受到迫害的难民。 *十分之一难民来自中国*
  • 可能很多人在小时候都很单纯地崇拜过某些人,总觉得他们看起来很伟大,可能因为他们有高尚的情操之类的。可是长大后,却往往迷失于社会变异的价值观中,随波逐流,汲汲营营于世俗中的名利、权力、生活写意,已无力顾及、忘却、甚或鄙弃所谓的情操。至于在这一生中想完成一个怎样的自己,好像变得不那么切身了。最近上映的两部电影可以让我们重新思考这一个问题。
  • 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今天对国亲合并一事表示,国民党应该说明黑金、两岸、族群、社会价值观念四大问题。他认为,两党合并是政党路线、政策的问题,“不是上面叫一个口号,底下就来完成”。三二零总统大选后,宋楚瑜上午首度接受年代电视节目专访。他认为,亲民党没有世代交替、本土化的问题,反倒是国民党应该说明国亲合并的愿景。
  • 入口网站雅虎奇摩今天公布一份“青少年生活价值观及媒体使用行为研究”调查,结果大部分七年级生的消费能力分属“独领风骚”和“安居乐业”型最多,而且各以电影“哈利波特的马份”、“魔戒的山姆”为代表人物。这份调查耗时六个月,横跨北、中、南三区,以十三到十八岁为研究样本,采取质化上实地访问跟拍十二位青少年,外加北中南三场共六十八人的座谈会,佐以家访453份有效样本分析而成。
  • 雅虎奇摩网站费时六个月,进行一份七年级生的生活价值观和媒体使用行为调查。结果发现,青少年普遍认为网路是和世界沟通非常重要的工具,其中玩线上游戏和使用即时通讯服务高居各种网路服务之冠,而且在质化研究中问及若是网路消失时,多数青少年甚至认为“干脆混吃等死”。这份调查费时六个月,横跨北、中、南三区,以十三到十八岁为研究样本,采取质化上实地访问跟拍十二位青少年,外加北中南三场共六十八人的座谈会,佐以家访 453份有效样本分析而成。
  • 西藏精神领袖达赖喇嘛要求应动物保护组织之请,去信美国肯德基炸鸡店总公司,要求他们放弃在西藏开设炸鸡店。达赖指屠杀鸡只作炸鸡,违背了西藏人的价值观。
  • “省下一餐美金两、三块钱的中餐,就可以让一个中国农村女孩多上一学期的课。”这是现在许多欧美学生流传的一句话。也许你觉得夸张,可是如果看完《马燕日记》这本书,大概就知道为什么在国际间,这本书会如此之畅销了。现在,这本扬名海外的畅销书,已经回锅到中国内地,虽然因为价值观的差异导致这本书在珠ㄥ国销售量不尽理想,但根据《马燕日记》拍摄的故事片《让我听听你的手》还是如期推出。
  • 亚洲时报冯良6月28日报导﹐近日,一本中国大陆的畅销小说《狼图腾》,忽然成为了中国文化界的争论焦点。主要原因是,该书主人公陈阵鼓吹“狼性民族”的历史观,认为“只有游牧民族的狼性才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原动力”。有一种意见认为,这本小说在推销鹰派民族主义者的价值观,意在挑战中国国家主席较早前提出的“和平崛起”论。
  • 日本演员保 (土反)尚辉于今天召开记者会,说明与女星高冈早纪离婚的原因。针对日前杂志爆料音乐人布袋寅泰与高冈早纪在酒吧拥吻,布袋随即表示“只是玩火太过”,保 (土反)怒指布袋出此言乃侮辱行为,不可原谅!若不道歉将寻法律途径解决。保 (土反)尚辉和高冈早纪于6月二十3日公布离婚消息,保 (土反)今天单独出席记者会说明与高冈离婚的原因。他表示两人的价值观相差太大,恋爱与结婚是两回事,加上两人都是从事演艺工作,无法强求对方要来配合自己,两人在家庭中互不相让才是导致离婚的最大原因。
  • 著名汉学家﹑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研究系教授林培瑞在旧金山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人追求道德﹑追求价值观是深层的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不是任何政党能够消灭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