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杀人禁言 走向败亡

陆清
font print 人气: 6
【字号】    
   标签: tags:

西周时期的周厉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暴虐凶残、拒不纳谏,甚至不惜杀人止谤,以至于使国人都“莫敢出言”,仅能靠目光来传达信息。百姓最终忍无可忍发动起义,周厉王被逼逃亡,西周自此走向败亡。
  
《国语》和《史记-周本纪》中对此事记载道(译文):“厉王暴虐,国都的百姓指责厉王的过错。召公劝告厉王说:‘百姓不能忍受您的政令了。’厉王大怒,找到卫国的巫师,让他监督指责厉王的人。只要卫国的巫师将指责厉王的人报告给厉王,厉王就把指责他的人杀掉。于是国都的百姓都不敢说话,即使在道路上遇见,彼此也只是用目光来传达信息。厉王很高兴,对召公说:‘我能够消除谤言了,百姓终于都不敢说话了。’
  
召公说:‘这只是堵住百姓的口啊!堵塞百姓的言论比堵塞河水还要严重。河流堵塞导致堤坝崩溃,一定会伤害很多的人,百姓言论被堵塞导致政治崩坏也一样带来极其严重的危害。因此治水的人疏导水流使它畅通;治理国家的人引导百姓让他们畅所欲言。所以,过去天子为了更好地处理政事,让公卿和列士进献讽谏的诗歌,让乐师进献民谣歌曲,让史官进献可以借鉴的史书,让少师进献规劝天子的箴言,让瞍者(没有瞳仁的盲人)吟唱可以借鉴的诗,让蒙者(看不见东西的人)背诵可以借鉴的诗,让百官进谏,让平民把对政事的意见传达给国君,让亲近的大臣尽规劝的责任,让同宗的大臣弥补国君的过失、监督国君的行为,让乐师和史官来对国君进行教诲,让朝中元老们劝诫国君,然后国君再仔细斟酌处理政事。所以政事畅通而且与常理不相违背。
  
百姓有嘴巴,就像土地上有山有河,财产物品都从其中产出;就像土地有各种各样,衣食都从其中产出;百姓用口发表言论,政事的好坏就能从其中显现。推行百姓认为好的,防范百姓认为坏的,这就是用来使衣食丰富的方法啊!百姓的言论都是在心中考虑后才用嘴巴表达出来,考虑成熟就需要表达,怎么可以堵塞呢?如果堵塞了百姓的嘴巴,那些和您在一起的人会有多少呢?’
  
厉王不听召公的劝告,从此百姓再也不敢说话了。三年后,厉王被逼逃亡到了彘地。”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现在中共对上访喊冤的百姓进行迫害,就像周厉王所作的事一样,无视百姓的基本权益,已经导致了天怒人怨的地步,其将来的下场可想而知。

【明慧网】(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人们都知道《史记》一书总结记载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三千年的历史,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影响深远。却不知《史记》的成书过程异常艰辛,是其作者司马迁忍辱负重而得以成就的。这从司马迁写给好朋友任安的《报任安书》一文中可以一窥端倪。
  • 10月23日,由大纪元时报韩国分社、全球退党大联盟韩国服务中心、中国民主运动海外联席会议韩国分部、韩中未来发展论坛、韩中传统文化研究会、新中国尊重人权同盟会、反遣送逃北者市民团体等500余人联合集会、游行,声援500万人退出中共,盼望中国人民早日结束中共暴政,创建民主、文明、自由的新中国。
  • 〔自由时报记者陈贤义╱台东报导〕协助丧家依卑南族传统习俗“杀猪除丧”,台东县议员江坚寿因而遭检举贿选,检调单位并接续约谈十余名相关人员到案说明;江坚寿昨天强调,杀猪除丧是卑南族留传至今的传统文化,而他仅是基于亲友关系代为订购,所需费用仍由丧家自付,无端被扣上贿选罪名,不但对他造成伤害,且有损该项传统的神圣义涵。
  • 彭矩是台州人,他性情仁慈谦逊,忍辱不怨,平常力行善事。
  • 与人相交,贵在讲义气,不以富贵贫贱和生死祸福而变心。义气就是为了正当的事或情谊,而能够替别人承担风险,甚至不惜舍弃自我,成全他人的气度。这也是人与人之间“真”、“诚”的一种体现。
  • 张伯行是清朝的名臣,曾任福建和江苏巡抚,官至礼部尚书。他清正廉洁,被康熙称为“天下第一清官”。他在其编撰的《正谊堂文集》一书中,记载了与其叔父的一段谈话,从中可以看出他待人处世的原则。他虽位高权重,却处处谦逊谨慎和退让,在对子弟的教育上十分严格,要求待人宽容忍让;在利益面前宁肯自己多吃亏;贵贱要一视同仁……
  • 继邹族生命豆祭、拉拉吾雅乐野村“鼓动枫林”系列活动之后,最近嘉义县阿里山乡乐野村的邹族民宿业者,又推出捣麻糬的体验活动,让游客DIY制作邹族美食,体会邹族传统文化。游客一人一杵,虽汗如雨下,但在分享成果的那一刻,可是心满而又意足喔。
  • 唯有盛德君子才能成大器,担大任。冯成修高中状元后入朝辅政,德才俱佳,世人赞誉颇多。曾任吏部郎中,出任贵州督学、粤秀书院山长、越华书院山长等职。
  • 中国大陆近年来异象重重,奇闻不绝。如:山东出现2张嘴3只眼睛的怪猪;贵州出现三个角、五条腿的小牛犊;今年立夏日北京飘鹅毛大雪;盛夏7月南京再次飘雪,同一天上海遭遇“冰火两重天”等等。如何看待这些奇闻怪事和诡异反常的气候?大纪元采访了注重研究中华传统文化的正见网“天像人间”栏目的编辑史清女士。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