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彩技法名家篇

【水彩行家】美丽与沧桑--谢明锠专访

郭明福
font print 人气: 426
【字号】    
   标签: tags: , , ,

“画如其人,如其生活”这是访问水彩画家谢明锠先生的整体印象。而他的话又可以从他先后出版的书名可以得到一个概略的印象:“走进店里瞧一瞧”“谢明锠的眼睛”“读画散记”“古典的晨曦”“美丽与沧桑”“阳光聚会”“中国岁月”。


瓜瓞绵绵 51×76 cm 1992

作者 谢明锠小档案
1955生于台北
辅大中文系毕业
专业画家
辅大应美系,北市师院美劳系讲师。
雄狮美术新人奖、国家文艺奖、中国文艺协会文艺奖章、中华民国画学会金爵奖。
省展、国展水彩类第二名。
台北阿波罗画廊、皇冠艺文中心个展共六次。
著作、散文画集、水彩画集多本。

重庆北路的老式公寓内,拾级而上谢明锠先生的家,首先映入眼里的,是墙上几十个不同造形、色彩、质料、地方特色的面具。窗外午后的阳光洗礼着表情各异的面具,留下对比强烈的斜影—–。这种熟悉的、亲切的实景,让我恍若走入谢明锠的画中。同时,配上几张骨董桌椅、一壶清茶和爽朗恳切的声音,访问的过程中,我更深深地体会到人如其画,画如其生活的道理。斑灿的阳光,岁月的刻痕,混和着茶香形成了美丽与沧桑的谢明锠画作。

把文学带进画中,是谢明锠水彩画作的特色。他擅长以细腻精准的写实技巧,描绘幽深迂回的长巷,风霜雪月的门墙、剥落褪色的春联、灿烂斑驳的光影。许多蕴含着历史感情的题材,在他的笔下诉说着人生的悲怆和忧戚,绽史感情的题材,在他的笔下诉说着人生的悲怆和忧戚,绽放出生命的喜悦和期待,也隐藏着古老大地的美与爱。透过谢明锠水彩画的岁月刻痕题材,我们看到生命时光的内涵;透过生命严谨慎密的构图,我们看到韵律节奏的端倪;透过高超精致的技巧,我们体会到厚重扎实的功力。在国内画坛上,画类似题材的画家不少,但唯独谢明锠能将这些题材的象征寓意透过构图,经由光影而绽放发人深省的内涵。这也许和他的文学素养有很大的关系吧。


光的预言 51×51 cm 1993

谢明锠先生认为画水彩就像在写日记,每天去寻找与生活历程产生共振的景物,然后透过水彩把它重新呈现出来,是人生一大乐事。“我希望将来能以更豪放的手法、更潇洒的技术表现更有深度、更有内涵的时空痕迹。”这是他对自己的期许。画了十八年的水彩,他也有一些心得给读者,那就是“写实化的革命”。他以四句口诀来说明画好水彩的要领:“秩序大乱──将旧秩序破坏,重新建立新秩序的美感。”“染出边界──轮廓不要太死太硬要柔和”“不管水迹──留下一些意外效果使得画面更活泼”“颜色冒险──大胆用色不被固有色限制”。对固守传统的初学者而言,谢君开了一扇新而美的窗。


以下,我们介绍谢明锠先生的作画过程,以供大家参考。

“我常喜欢透过旅游,把心空出一片净土,让意外出现在眼前的美景填满它。有时我也会先有一些美的构想,然后到处去寻找题材来填充心中的图画。”谢君说明他的灵感资料来源。接着,他开始用草稿构图,思考画面的大小、取舍、主宾、光影等等问题,最后才进行真正的完成阶段。他把画纸平放在四尺七尺大的桌面上作画,铅笔稿是透过投影机将照片放大到画纸上描给轮廓。面积较大的画会先渲染大色调,小画则直接上色不渲染。用的纸是ACHES 600g/c㎡,颜料多种厂牌混合著用,笔是一支1.5吋的大排刷渲染大色调,24号和18号的圆笔上底色,牛毛笔或山马笔整理细节或质感。

最后,图文并茂地以实例来欣赏谢明锠先生的画“方楼忆旧”

“方楼忆旧” 过程(51×76cm˙1991)


1.在铅笔底稿上做质感处理:沙纸局部轻磨,钝刀压画木板部分,使其凹陷,形成木纹,金色腊笔和白色粘土在墙上及木板上划线和涂抹,甩洒胶水点。随后以岱赭色、银灰色及绀青与橙红之混色绘出右面水泥墙和门框之底色,由于有腊笔和粘土、胶水点之排斥水分作用,配合干湿笔的技巧,水泥墙呈现斑驳之趣味。


2.以较为浓重的上述色彩绘出右侧木板之底色,淡扫地面,自由留空。左侧木板先以缝合法绘出上下木条,注意色相之渐层变化,门框再加干笔强调硬度与质感,以白色压克力水彩在木板及墙上自由扫些笔触,干后,留下脚踏车部分,逐块的画车后的背景,此时,斑驳质感与平涂的笔法交互运用,特别讲究统一中有变化的韵律感。


3.墙上以清淡的笔触局部加上第二次叠笔,中央木板墙上以排笔缝合第一层底色,色彩仍以岱赭、印第安红、黄赭及钴蓝与镉橙之混色等褐色调为主,未干时以钝刀及硬腊笔压划形成木纹,以逐根缝的方式完成上方的木棍,中央 木板墙部分叠上第二次色,再以细笔划上些木纹甩些色点制造趣味,最后把木凹缝及木条凸出的阴影完成,右方木板部分此刻亦完成。


4.上方木棍的间缝及阴影完成,木板墙上左侧加上一个窗洞,中央横悬的竹竿完成,不使其过于凸出,避免最后抢了脚踏车主题的锋头。


5.木门完成,脚踏车的后轮完成第一层色。


6.脚踏车及阴影全部画完,加强车后墙上的质感,并将左方墙染上一层阴影,使全画亮暗对比最强的部位落在后轮的主题位置。最后修饰后签名完成。

˙门的细节:


(1)门上较浅色部分,先以钴蓝、正红与银灰之混色及岱赭色画上。利用纸上混色法与干湿并用法、快速涂上门板之第一层色,门联部分以印第安红上底色。


(2)略为修正门上的明暗关系,以岱赭色干擦局部产生銹蚀之感。完成春联,最后以蓝紫、靛青、岱赭、印第安红、煤黑等色缝合门之上部阴影。


(3)以细笔绘出门上的裂缝,完成全部阴影部分,讲求色相之渐层变化以及干湿间的趣味,最后在门上以粉彩、砂纸、干擦笔等略作修饰。

˙车轮的细节:


(1)以岱赭、钴蓝、银灰、靛青等色绘出脚踏车的底色。


(2)用缝合法与重叠法交互运用的方式,逐渐绘出脚踏车的细节。


(3)由浅而深逐渐完成车轮。最后加上阴影,同时注意色相的微妙变化

(本文转载自《水彩杂志》秋季号1994第五期)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旭日东昇,冲破朝露,乍见背光枯寂的古教堂,教人引发思古幽情和唏嘘,只见海风扑面,渡头问见波流激转浪花拍岸,远方如万马奔腾似卷起千堆雪。
  • 我刚刚有一个伟大的发现……几个星期前我有一次早餐吃法国面包,面包表皮在烘烤时烤焦了一点。我把那种黑色刮下来和胶水混合,这样做出来的黑色很温和,像是Mummy(一种褐色含沥青的颜料)。
  • 淡泊名利的理查.波顿1951年出生于伦敦北方剑桥附近名为Huntington 的乡村里,从小就经常到剑桥的Fitzwilliam 美术馆观赏大师的传世原作,他花了相当的心思在这些迎风飞舞,且交错重叠的长草茎上,这对他以后的创作有相当大的助益,尤其在驾驭水彩的技巧上颇得大师们的精髓,进能发展出自以创作技法上特殊的风格
  • 八开纸张约为28公分×38公分左右,看起来面积颇小。以正常人眼睛视锥约60度角的情况而言,离八开画纸40公分还即可把整张画尽收眼底。
    我们今天要探讨的是比八开画纸要小很多倍,介于64开和128开之间的迷你画。
  • 品质最好的Sap Green柔软如膏,一加水马上可以使用。但放置太久会硬固,因此许多画家常把它浸在水中或醋中,以便随时可用。
  • 在主题的选择上他应用了色彩互补的原理,严谨的挑选与黄橙色凤梨互补的青紫色葡萄,与灰紫色调子的鸟蛋,并且保留了凤梨青翠的叶子,轻松自然的放置于蔓草间,加上那小小鲜红色的莓果,如此便展现了活力,使人禁不住的让视线一再留连,不忍离去。
  • 由于棕色纸容易购得及其详细分类的中间色调,使他深受画家们所喜爱。他粗糙的表面,对于软性材料的使用,如碳笔、粉笔、腊笔等,是十分优良的。中间色调的棕色纸更可加强明暗对比的效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