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历》4月8日 黄历三月初六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11年04月08日讯】

公元2011年4月8日 星期五
黄历三月初六 辛卯年/壬辰月/癸巳日

宜:纳采.开光.求医.治病.动土.上梁.移徙.入宅.

忌:嫁娶.开市.安葬.

冲:生肖冲猪

煞:煞东

正冲:正冲正冲丁亥

胎神:占房床房内北

节气:5日:清明; 20日:谷雨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北京故宫,紫禁城,始建于明成祖永乐四年于永乐十八年竣工,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结构古建筑之一。这座宏伟的宫殿见证了中华民族艺术与科技文明,创下了600年在风雨中不淹水的建筑成就,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古代的辉煌与智慧。然而,这傲人的成绩,在2023年却被打破了……带给我们什么思考的问题?
  •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商人总是把利益摆在第一位,不顾礼义道德,甚至过去有句俗话说“十商九奸”,指责商人为了赚钱而不择手段的行径。但这也不是绝对的,有些道德高尚,品行良好的商人,他们不为巨大的利益所诱,分毫不取别人的钱财,清高自守,义气干霄。本文就举这样一个例子。
  • 君子为什么能“温故而知新”和“不器”呢?是因为君子“志于道”。本篇是讲“为政”的,君子“温故而知新”和“不器”是重要的但还不够,所以本章强调了第三点——“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这样为政更能令人信服、政令畅通。
  • 街言巷语中不乏冤魂讨债索命的传说,不同阶层的人都曾有过的遭遇。乾隆年间,两个书生就有过这样的经验,冤魂讨债所为何来呢?清朝当涂县的黄钺(1750年—1841年,字左田,号左君,谥勤敏)应科考,进入考场,坐在某字第一号上。天快黑的时候,看见号门外有一个女子常来窥视,感到十分惊讶,因为考场里哪会有女子到来呢?于是他正襟危坐,看看有什么怪异人事儿出现。
  • 夏至是节气的重要标志,对我们的生活具有重要意含:夏至是一年节气的中点(从冬至算起),夏天的中点,也是盛暑之至,阳气之极。还有“古人不贺夏至”,这是为什么呢?展现什么中华文化哲学,给我们的当下生活什么启示呢?
  • “器”字大抵是指器量、器具、才德。孔子赞美子贡为“瑚琏之器”,以宗庙里用来盛黍稷的贵重礼器为喻,称许其堪为大用之才。那么“君子不器”又是何等高远境界?
  • 常言道:一命二运三风水。古人关于风水有许多精辟的论述,例如:“住场好不如肚肠好,坟地好不如心地好。”又云:“世人尽知穴在山,当知穴在方寸间。好山好水世不久,苟非其人寻不见。我见富贵人家坟,往往葬时本贫贱。迨其富贵力可求,人事极时天理变。”下面就讲两个有关风水的故事。
  • 话说,曹寅履职的南京,那是十三朝古都,汇聚天下人文精华的故地金陵,更是前朝大明的留都,是前朝风流客、东林党人的云集之地。而读书人读圣贤书,所持有的固执观念,自然是汉人天下,汉家血脉主宰神州。
  • 天下之义理无穷,而人之闻见有限。若专靠记问,则胸中所得,能有几何?若能于旧日所闻的时时温习,如读过的《诗》《书》,听过的讲论,都要反复玩味,而不使遗忘,又能触类旁通,每有新得,就是未曾知道的,也都渐渐理会过来。将见义理日益贯通,学问日益充足。
  • 一说起端午节的民俗,你的脑海中想到什么呢?应该少不了“粽”吧?印象中,多说粽子起源于纪念、奠祭战国时代楚国的爱国大夫屈原,可是真是这样吗?粽子到底是怎么来的?我们就从“粽”的文字内涵与相关文化民俗来探寻追索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