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紀(434)

下集-第五章: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孔令平
font print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 ,

第三節:遭逢絕境的農汽廠(8)
關於對農汽廠人事任免的決定中,紅頭文件中接替他的是機械局一名姓孫的處長,同時還任命總工辦的付總工程師王桂林為常務付廠長。

黨委書記馬兵雖被免職,卻調到重慶市汽車公司擔任那裡的黨委書記,肖付剛被調到北碚區鄉鎮企業局但任了副局長,兩人明裡撤職實際上是升級了。尤其是肖付,在鄉鎮企業局撈油水的機會更多了。

李友,則因為向上級參奏了自己的同行,破壞了「行規」,才落得替罪羊的處境。若不是他在市委裡的姐姐,說不定會落到想不到的泥潭之中。

誰教他心太大,倘若他放棄了南聯的計劃,老老實實接受上級的保護,還不是照樣同其它人一樣,異地發財?而今他氣得吐血,擔驚受怕成為全廠笑料,是誰造成的啊!也許他真是被新聞界,捧得昏了頭。

其實在國有體制下那有獨闖天下的奇才,靠吹棒鄧小平而發的全國著名巨富牟其中,最終以詐騙外匯罪淪於武漢監獄。自吹創業的天才,在中共泡製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不過是為一定政治目的炮製出來的玩偶。

玩偶是沒有獨立人格,也沒有他們獨立生存的土壤,所有改革家都是依附於中共皮上的氣泡,像幻影一樣出現於瞬間,又消失在剎那。

不過,被這種「政策」作弄得最慘的,還是農汽廠一千多普通職工,按照銀行接到的指令,虧損的農用汽車廠的虧損額,早已超過了倒閉的警戒線,工廠已領不到職工的基本工資,只能按每月領取幾十元的「救濟金」。據銀行說,李友為了不准在他任職時就停產,結果積壓的農用車變成了一堆堆的廢鐵。

胖左派站在黃色大樓最高的石梯坎上對著全廠搖頭哀號道:「完了,農汽廠完了,我們也完了,工廠死了,我們就此等著流落街頭」。接著又指著黃色大樓大罵道:「你們這群敗家子,工廠賺了幾個錢,你們自己吃花不算,還要請客送禮,巴結記者,現在幾個錢被你們吃完了,你們卻像蝗蟲一樣飛走了。」

機械局新任命的「領導」絲毫沒有阻檔虧損下滑的能力,陷在廠後坡荒草泥濘中的農用車,依然靜靜的躺在那裡銹爛,大家在唾罵李友出了一口惡氣以後,不得不從新回到嚴酷的現實中,我們已經有兩個月沒領到工資了。

在廠的生產經營會議上,個子矮矮的孫廠長像菩薩一樣,瞇縫著眼睛一言不發,那王桂林卻操著廣東腔的普通話,呱呱空喊著強化產品管理的空話。銷售公司在他的主持下開的會爭吵一陣,毫無結果的散會了,車間照樣死氣沉沉金工車間聯繫了渝洲汽車廠,為他們加工車身覆蓋件和非標……。

過年時,由於農汽廠不斷有人上訪市政府,他們怕年關之際,被逼的工人會在新年期間上街鬧事,為穩住危機四伏的國內形勢,維持中共控制下表面歌舞昇平的政治氣氛,市政府悄悄向銀行指示,農汽廠的職工總算領導到了1986年底所未發的工資。

然而1987年新年一過,工廠又是兩個月未領到工人的吊命錢。當工人們圍著新來廠長向他索要維持生計的基本工資時,這位上級派來的廠長兼書記竟然喊道:「你們向我要,我向誰要?有種的就不要向我要,我帶著你們搶銀行去」。

第二天,黃色大樓的正門上,貼出了一付打油「對聯」,上聯是「桂林貧(憑)嘴一副畫(話)」下聯是:「要搶銀行找有餘」,橫批「左右無路」,那分明是寫王桂林和孫有餘的「無能」。

農汽廠在一團死水中掙扎,到了這個時候,反倒有人替李友打起抱不平來,公開說:「這是市政府的小人們搞的陰謀,如果南京集團兼併了我們,恐怕也不致於落到今天連飯都沒有吃的地步」。

曾元領著幾個老工人去找剛剛赴任的市委書記肖秧了……
(待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像這樣的扯皮工作會,十年一貫如此。我看見老同學在香煙的濃霧中顯得焦頭爛額,工廠發財時風頭出盡,如像過雨雲煙般晃然而去?他曾在半年前聽到的後果,竟這麼快降臨了。
  • 工廠的貧富分化過程大抵正反映了全國的兩極分化過程:仰仗權力而富有,無權無勢則貧窮。不義之財是臉厚心黑得到的,然而恰恰也加速了這種制度的解體。
  • 改革開放年代初期的企業,由政府機關任命管理者,在階級鬥爭年代,窮得沒房住,現在他們發現真正需要的原來是房子,票子和兒子!於是他們便附在剛剛有一點血液流動的工廠血脈上,拚命貪婪的吸血。
  • 我所代筆的材料,沒有逃出所有寄到上級機關的上告信所共同遵守的軌跡,一個月後便回到了馬兵的辦公桌上。看到這封材料竟是出自我的筆跡,老同學和馬兵感到十分意外。進廠一年半來,由於我的沉默,所以李友和馬兵幾乎將我遺忘。
  • 不久,馬兵正式在他辦公室裡向我「攤牌」。那一天,當我走進他的辦公室裡時,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羅志,黨辦主任王珍及金工車間書記幸才已經等在那裡了。看到這個「陣營」,我立即想到我在當年反右鬥爭會的場面。
  • 到了這一年的年底,胖左派發佈的廠部「經營快訊」已把工廠累計虧損六十萬的噩耗向全廠職工公佈了。各個車間又一次提前放假,關心工廠前途的中老年職工,到工廠來每天打聽情況。
  • 我現在才體會到了什麼叫「收拾人」,什麼叫軟打整。比起不動聲色的老同學,比起年輕氣盛的馬兵,我遠遠不是他們的對手。但是事情既已經弄到這一步,我就只能迎戰了。於是我準備立即進城去市政府信訪辦公室找張文澄。
  • 我不禁讚歎這位追求虛名,見利忘義,治理工廠毫無能力的老同學,將中共鬥爭的這一套兩面三刀,借刀殺人的鬼把戲操練得如此純熟!為了報復這一個「異類」,竟在住房的分配上玩弄了這麼多心機!
  • 第二天他便從家裡打了一個電話到廠長辦公室去,說他去市裡開會。便獨自一人在家裡正式的向機械局某局長,起草了一份進入南聯的絕密報告,在這份報告中把工廠虧損的原因歸結為工廠缺乏技術設備的落後。
  • 他終於明白了他所要面對的現實:主席台上已沒有他的坐位,他已被免職了。在無數雙含著敵意和渺視的目光逼視下坐落,把頭埋得低低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