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紀(424)

下集-第五章: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孔令平
font print 人氣: 6
【字號】    
   標籤: tags: , ,

第二節:鬧嚷嚷的達標(9)

可惜,光陰並不饒人,農用車走俏的大好時光,也是老同學躊躇滿志的歲月,像箭一般倏忽而過。到了四月份,所缺的鋼圈和其它總成的供應源源不斷的跟上,生產也開始恢復正常時,唯獨排在銷售科辦公室窗下等候「提車」的隊列卻悄然的消失了。

有人說是農忙季節來了,買車的農民要趕著回家種糧食、插秧。有人說是我廠生產卡車的質量常出問題,所以買車的人都跑到其它生產廠家去了,農用車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便由脫銷變為滯銷。

但是,既是「明星」廠長,豈甘束手無策?更不可能露出半點慌張,為了挽回即將到來的危局,他必須擺出一付胸有成竹、穩紮穩打的樣子。於是他立即在銷售公司召集了緊急工作會議,短短的開場白以後,便從皮包裡取出了一大扎的材料,打開後,攤在與會者的面前。

那是些用戶一大堆關於質量投訴的複印件,以及幾十封用戶的檢舉信。那上面指名點姓告發銷售科的工作人員如何無禮地謾罵顧客,如何變著花樣逼著用戶掏錢請他們進高級餐館,送高級香煙和高檔名酒,以至於錢。

廠辦秘書小吳一邊讀著這些信,李友兩眼盯著這些在汽車走銷時,動輒就在顧客面前甩牌子的「驕子們」的反映。今天他是來抓替罪羊的;李友把滯銷的第一板子打在銷售公司的段經理身上。小吳剛剛把選擇出來的信讀完,老同學故作憤怒,責令銷售公司經理老段對這些用戶來信作一個交待。

然而老於事故的段經理,可不是隨隨便便可以抓來的替罪羊。工廠短期暴發時廠長一舉一動他都看在眼裡,誰才該負這個後果責任他心明肚亮。那時,廠長吃飽喝足名利雙收。現在工廠走下坡路,卻要他不明白的承擔所有的責任,他當然不會聽人作弄。

他不緊不慢從夾子裡取出一疊三包服務的記錄和用戶來信,從容地朗讀起來,那上面不僅記錄著用戶剛剛才接手的新車子,在路上就發生諸如剎車蹄片沒有調整好,使制動抱死,剎車失靈;因為線路接錯,而使全車線路燒壞線;因汽缸油路不通,而使發動機活塞卡死;等等。

大家一聽都明白,這些問題是裝車件的質量低劣,供應質量保證體系沒有建立的原因。

於是整個會議將責任從銷售公司轉移到產品質量。段經理把滯銷的原因歸結為產品質量的低劣,以及生產部門和質量部門和供應科的失職。

然而供貨廠家和檢驗科長又在會議上出示了檢查報告和記錄,證明各種質量問題早已記錄在案,並且上面批著「不准進廠」的檢驗記錄,只是因為脫銷和缺貨,由李友在不合格的判決書上簽上,「此批放行,下不為例」的批示。

問題又重新追回到李友身上,廠長主持的廠長會議就這樣玩著踢皮球的遊戲,從早上八點鐘,一直踢到下午三點鐘,整個會議室被香煙的濃煙包圍著。所有部門負責人,都起勁把球從自己門口踢到其它部門,誰都不承擔責任,誰都對挽回滯銷的禿局提不出任何可行的辦法。

像這樣的扯皮工作會,十年一貫如此。我看見老同學在香煙的濃霧中顯得焦頭爛額,工廠發財時風頭出盡,如像過雨雲煙般晃然而去?他曾在半年前聽到的後果,竟這麼快降臨了。他看著面前正在猛踢足球的人,那一個沒在工廠發橫財時沒沾過光?而現在又有誰能替他分憂?

他腦子裡浮現著滿壩的「藍地毯」,庫房堆積著數千萬元的另部件積壓,面對財務科長哭喪臉,第一次感到給全廠職工發工資的擔子這麼沉?他在考慮怎樣從明星廠長的位子上體面退下來了!

反過來一想,虧損出現使他混不下去,充其量將他另調個地方,從新東山再起。於是他又鬆了口氣,現在該思考如何找客觀原因體面的退下來了。

於是,他從濃濃的香煙煙霧中抬起頭來,打起精神作了小結,在對各部門各打二十大板後,發出了一道責令限期整頓的指令。

然而他迴避了因輪胎鋼圈缺貨造成的停產。也不提各部門的頭們如何用公款吃喝玩樂,對於汽車券的倒賣和肖付倒賣材料隻字不提,對馬兵過年前提走的五十萬就像沒發生一樣,他知道,提及這些眼下很敏感的問題會引火燒身。會議毫無結果散去。

正當農用汽車造廠開始虧損滑坡之際,一個由馬兵簽發的勞動人事科〈關於1985年度農用汽車廠調整工資的決定〉的紅頭文件在全廠下發。按照當時機械工業部有關企業職工調整工資的條款規定,企業只有在當年獲取利潤以後,才可以按照所實現利潤的一定比例用來增加職工的工資。

由於連年虧損,農用汽車製造廠的職工已經整整三年沒有升過工資了,據黃師傅告訴我說,北碚市民有一段時間曾評說,在菜市場上為兩角錢一斤的毛毛菜,同菜販子爭得面紅耳赤的都是農用汽車製造廠的工人們。物價飛漲而沒有效益的農汽廠職工們,都把目光集中在工資升級上面。(待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心中已十分彆扭,怎麼明明屋裡有人,敲了這麼久的門才來答應?這種無禮的「神秘」使我頗有看法。門裡面有了響聲,好像是悄悄的對話,又過了一分鐘那門才慢慢打開了。
  • 偷扒成風,有兩個原因,一是老百姓太窮,無業遊民生活無著。二是文革遺風,道德淪喪,搶劫殺人已成普通的事。「打砸搶」既成為執政者認可的「好得很」的革命行動,不但不加以制止反而加以提倡,文革晚期刑事犯罪,便成了社會上令百姓心寒的公害。
  • 如果指揮和組織生產不失誤,這家工廠可以在一年甚至更短的時間改變虧損局面,由一個職工住爛窩棚的窮廠變成名符其實,人人羨慕的富廠,可李友在想什麼呢?
  • 這段時間,中國已形成了專門從事倒賣為業的特權階層,並且還形成了一個以這種官方為背景的倒賣市場。掌握了物資的特權階層使倒賣合法化。
  • 至於老同學最後的豪情壯語,純屬自我欺騙。然而國家向農民的貸款能堅持多久?在高額利潤的誘惑下,有多少工廠都會擠到農用卡車的生產行列?
  • 想到在兩人間,難以應對這種無聊內訌,第二天我便主動向王重請求調離總工辦,到金工車間幹點實事。得到王總同意後,便遞呈了請調報告
  • 看到這樣鬆散的工廠,又一次使我後悔,但這年頭,到那個單位,那一個地方還不都一樣?看今後怎麼發展吧?
  • 生產會議最後只能責成供應科,趕快派人到全國各地去搶購,過年也不許休息。商場如打仗,對於瞬息萬變的供應市場,誰又能料到農汽廠會因一個零件,而眼看千載難逢的大好賺錢機會白白丟掉。
  • 別以為工人們會團結起來聲討這些「吸血蟲」。工人們發發牢騷是可以的,遇到具體的利益衝突,照樣可以自相廝殺。這都是文革的遺風!!
  • 那時倒手買賣已經在國內成為風潮,大官大倒,小官小倒,正名曰:「做生意」,搞活經濟,似乎於經濟發展有利。倒的錢也不知道滾出多少利,最後都落進了中國特色倒爺們的腰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