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紀(431)

下集-第五章: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孔令平
font print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 ,

第三節:遭逢絕境的農汽廠(5)

向雲在工會的辦公室裡接待了張主席,並向他介紹了一名至今三代人共居一室的一個老工人,以此證明工廠確實沒有房子分給我,這位老工人一家人分居兩處這個真相,卻被向雲隱瞞了,中共黨員沒有其它能奈,唯有這種編假說謊個個都是能手。

既已驚動了上級,又有張主席的調查,老同學知道情勢不妙,迅速轉舵,指示黨委付書記施安出面,將離廠兩公里以外,地處文星灣熊家院的危房群中,一名後勤雜工騰出來的一間大約二十平米的危房打發給了我。

當我不久在廠門口見到這位老同學時,他故作驚訝的說:「啊呀老同學,你的住房我們早就考慮了,工具車間主任本次分到新房後,騰出來的兩間磚結構的房子,就是專門安排給你的呀。都怪那王泉太不會辦事,這家人搬出來空出來的房子卻沒有上鎖,便給另一個工人鑽了空子,擅自搬了進去。我還為這事專門追查了王泉,現在那佔了房子的工人,也趕不出來了,沒辦法我們為你的住房,專門開了辦公會,研究了一個多小時,才決定把文星灣蔣老工人搬出來的房子,安排給你暫時住下,施書記給你落實好了嗎?」

我望著他那假惺惺的樣子,實在是太令人嘔心了,要說他低能,可在玩弄兩面三刀和整人的戲法,卻不能同他相比的。但事已至此,心中在忿忿說,都就怪我自己瞎了眼,怎麼會鑽到你當廠長的這家工廠來!

同這樣的小人生氣真是犯不著。他見我沒有任何反映,假惺惺地說:「這幾天分房子真太亂,文星灣那房子如果已經騰出來了,那麼你要趕快搬進去否則再被人佔去,就不好辦了。」說畢他嘴角邊流露出得意的奸笑。他真還以為這樣收拾我,洩了他那卑鄙報服的私憤。

為我個人住房在廠裡攪起的風波,曾科長找到了我,從他那裡我才知道,這文星灣的破房子是農汽廠的職工都不願搬進去的,除離廠遠,上下班不方便外,那房子是一間漆黑的口袋屋,白天沒了電燈,就什麼也看不清。由於年久失修,每逢颳風下雨,多年的揚塵會像細霧一樣瀰漫整個房間。

更重要的是分房條例中有一條沒有公開的「內部規定」,凡有私房的,或廠裡所屬住房在主城區外的,一律沒有分配新住房的資格,文星灣屬於主城區外,所以我只要搬進去了,今後再不要想參加工廠新房的再分配。

我不禁讚歎這位追求虛名,見利忘義,治理工廠毫無能力的老同學,將中共鬥爭的這一套兩面三刀,借刀殺人的鬼把戲操練得如此純熟!為了報復這一個「異類」,竟在住房的分配上玩弄了這麼多心機!

人心叵測,什麼事凡不涉及自己切身的少說為佳!但秉直的我永遠都改不掉我的老脾氣。粉刷一通,第三天便搬入了「新居」。

在那裡整整住了三個冬夏,那時我已半百年紀,從搬進去的那一天開始,我的三歲的兒子,每天早晨六點鐘就被我從被窩中叫醒,匆忙的吃了早點就將他馭在我的肩上,步行兩公里,將他送到托兒所後,我又步行到工廠上班。

由於匆匆趕路,完成這種「苦力」後,我常常汗流浹背,再加上居住條件惡劣,原先監獄受到折磨,身體本來就多病,所以我三天兩頭的感冒、拉肚。命運折磨著我。

就這樣,我的孩子在我的肩上渡過了整整四年的童年,直到七歲他上小學,我們才從新搬了家,結束這段扛著孩子,早上「晨練」的生活。

好在,文星灣的老宅院裡雖窮陋,但鄰居卻十分的和睦敦厚,隔著天井,對面住的幾家人都是重慶棉紡五廠的退休工人。

當他們目睹我的困難,孩子那麼小,我的年紀又那麼大,上班那麼遠,請不起保姆,實在照應不過來,有時家裡沒人的時候,又正碰上托兒所裡放假,孩子沒人照應,他們會主動的義務照看我們的孩子。

晾在天井裡的衣服,下雨了,他們會幫助我們把衣服收回來,上街買菜順便給我們帶些回來,這些細小的事表現出來的關照都深深打動我的心,讓我牢牢記著這些善良的鄰居。

那時,我們的住房靠近嘉陵江邊,我和孩子經常在星期天去河邊,捉蝌蚪和小魚,當春天到來時,我教孩子做風箏,去寬敞的河邊去放,我的心回歸到童年中去。

中國民眾的人性和互助,雖經中共摧殘變得冷酷,但在老百姓中她依然溫暖著每一個人,住在文星灣那破舊的大宅院裡,就像生活在一個大家庭裡。對面的劉爺爺和胖胖的劉婆婆,像親人一樣,關照我們並溫暖我們的心。「死猶未肯輸心去,貧亦其能奈我何?廿兩棉花裝破被,三根松木煮空鍋。」那時生活雖苦卻感受到人間的暖意。(待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生產會議最後只能責成供應科,趕快派人到全國各地去搶購,過年也不許休息。商場如打仗,對於瞬息萬變的供應市場,誰又能料到農汽廠會因一個零件,而眼看千載難逢的大好賺錢機會白白丟掉。
  • 別以為工人們會團結起來聲討這些「吸血蟲」。工人們發發牢騷是可以的,遇到具體的利益衝突,照樣可以自相廝殺。這都是文革的遺風!!
  • 那時倒手買賣已經在國內成為風潮,大官大倒,小官小倒,正名曰:「做生意」,搞活經濟,似乎於經濟發展有利。倒的錢也不知道滾出多少利,最後都落進了中國特色倒爺們的腰包。
  • 像這樣的扯皮工作會,十年一貫如此。我看見老同學在香煙的濃霧中顯得焦頭爛額,工廠發財時風頭出盡,如像過雨雲煙般晃然而去?他曾在半年前聽到的後果,竟這麼快降臨了。
  • 工廠的貧富分化過程大抵正反映了全國的兩極分化過程:仰仗權力而富有,無權無勢則貧窮。不義之財是臉厚心黑得到的,然而恰恰也加速了這種制度的解體。
  • 改革開放年代初期的企業,由政府機關任命管理者,在階級鬥爭年代,窮得沒房住,現在他們發現真正需要的原來是房子,票子和兒子!於是他們便附在剛剛有一點血液流動的工廠血脈上,拚命貪婪的吸血。
  • 我所代筆的材料,沒有逃出所有寄到上級機關的上告信所共同遵守的軌跡,一個月後便回到了馬兵的辦公桌上。看到這封材料竟是出自我的筆跡,老同學和馬兵感到十分意外。進廠一年半來,由於我的沉默,所以李友和馬兵幾乎將我遺忘。
  • 不久,馬兵正式在他辦公室裡向我「攤牌」。那一天,當我走進他的辦公室裡時,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羅志,黨辦主任王珍及金工車間書記幸才已經等在那裡了。看到這個「陣營」,我立即想到我在當年反右鬥爭會的場面。
  • 到了這一年的年底,胖左派發佈的廠部「經營快訊」已把工廠累計虧損六十萬的噩耗向全廠職工公佈了。各個車間又一次提前放假,關心工廠前途的中老年職工,到工廠來每天打聽情況。
  • 我現在才體會到了什麼叫「收拾人」,什麼叫軟打整。比起不動聲色的老同學,比起年輕氣盛的馬兵,我遠遠不是他們的對手。但是事情既已經弄到這一步,我就只能迎戰了。於是我準備立即進城去市政府信訪辦公室找張文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