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生得钱 鱼群报恩

font print 人气: 374
【字号】    
   标签: tags: , , ,

刘成和李晖是宣城郡当涂县的老百姓,他们两人不会耕种,经常用一条大船载着鱼和蟹到吴越之间去卖。唐代天宝十三年春天三月,他们从新安江载鱼去丹阳郡,走到下查浦,离宣城还有四十里天就黑了,两人就决定在这里把船停下来。

这时李晖要到浦岸的村舍中去,只有刘成在江上。江上浓云重迭,静悄悄地没有任何人迹。刘成忽然听见船里有人连声呼喊“阿弥陀佛”,声音十分凄厉。

刘成很吃惊就到船舱内查看,只见一条大鱼在舱里振动着胡须、摇着头,还用人声呼喊“阿弥陀佛”。刘成非常害怕,吓得寒毛直竖,于是就下船藏身在芦苇丛中继续观察。不一会儿,船里千百条鱼全都跳跃着呼喊佛号,叫声惊天动地。刘成惊恐万分,急忙登上船把所有的鱼全都扔到江里去。

不久,李晖回来了,刘成把事情都告诉了李晖,李晖愤怒地说:“你怎么胡说这些妖妄的话?”辱骂了很长时间,刘成也没有办法辩解,就用自己的衣服和资金赔偿了鱼钱。最后刘成还剩一百来文钱,就买了十多捆荻草放在岸上。

第二天,刘成把荻草搬到船里准备出发,忽然觉得草木重得拿不动,解开一看,原来里面有十五串铜钱,共十五千文钱,还有一张纸上写道:“还你的鱼钱。”刘成更加觉得奇怪。

这一天,他们在瓜洲遇到一群和尚在吃饭,刘成把这些钱都送给了和尚。当时有个叫万庄的人,从泾阳县令的职务退休后住在瓜洲,听人详细地讲述了这件事,就记录流传下来。@*#

资料来源:《宣室志》

责任编辑:吴雨洁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山日观峰南的“舍身崖”,来自一个民间传说。相传姑嫂二人为了让疾病缠身,久病不愈,危在旦夕的老太太能康复,一起来到香火旺盛的观音像前,烧高香、磕响头许下大愿,只听嫂子诚心诚意地说.............
  • 傅国华觉得一家人和财物都在船上,船在江中而这段水域又在城内,真是上了多重保险...
  • 朝时江苏江阴有个叫张畏岩的人,学识丰富,很擅长写文章,在当地颇有名气。万历甲午年,他参加科考结果榜上无名,于是就在榜前骂主考官有眼无珠,不识有才学的人。
  • 西南昌地方,有一个姓裘的秀才,夏日炎热,他到土地庙内乘凉。秀才见庙中寂静无人,就把衣服脱得精光....
  • 君子为什么能“温故而知新”和“不器”呢?是因为君子“志于道”。本篇是讲“为政”的,君子“温故而知新”和“不器”是重要的但还不够,所以本章强调了第三点——“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这样为政更能令人信服、政令畅通。
  • 夏至是节气的重要标志,对我们的生活具有重要意含:夏至是一年节气的中点(从冬至算起),夏天的中点,也是盛暑之至,阳气之极。还有“古人不贺夏至”,这是为什么呢?展现什么中华文化哲学,给我们的当下生活什么启示呢?
  • “器”字大抵是指器量、器具、才德。孔子赞美子贡为“瑚琏之器”,以宗庙里用来盛黍稷的贵重礼器为喻,称许其堪为大用之才。那么“君子不器”又是何等高远境界?
  • 话说,曹寅履职的南京,那是十三朝古都,汇聚天下人文精华的故地金陵,更是前朝大明的留都,是前朝风流客、东林党人的云集之地。而读书人读圣贤书,所持有的固执观念,自然是汉人天下,汉家血脉主宰神州。
  • 天下之义理无穷,而人之闻见有限。若专靠记问,则胸中所得,能有几何?若能于旧日所闻的时时温习,如读过的《诗》《书》,听过的讲论,都要反复玩味,而不使遗忘,又能触类旁通,每有新得,就是未曾知道的,也都渐渐理会过来。将见义理日益贯通,学问日益充足。
  • 古中国有个敬老孝亲的传统习俗,就是子女给年迈的父母做寿。即使平民百姓也会吃长寿面、蒸寿桃(面点),贴个窗花什么的。富贵人家就讲究了,《红楼梦》里贾母的80岁大寿,张灯结彩,大摆酒席,还有戏班子唱戏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