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世清音: 北宋预言《梅花诗》(五)

font print 人气: 3
【字号】    
   标签: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12月10日讯】

第三节

“天地相乘数一原,忽逢甲子又兴元。年华二八乾坤改,看尽残花总不言。”

“天地相乘数一原”是说天干地支相乘的年代又回到了原头,就是新朝代的气数来了。“忽逢甲子又兴元”的“忽”字隐涉了元世祖忽必烈,“兴元”指元朝兴起。忽必烈于公元1260年即大汗位,于公元1264年(甲子年) 登基兴建元朝,定年号为至元元年,后又迁都燕京。至1271年,忽必烈根据刘秉忠的建议,取《易经》中“乾元”的意思,改国号为“大元”,统治中国。

元朝虽然因元世祖忽必烈的雄才大略,而得以发展。但在忽必烈死后,就马上陷入一片争权夺位的混乱之中了。在经历了从元世祖至元顺帝的十位皇帝后, 这个辉煌一时,曾经横跨欧亚的短命王朝,就走入了灭亡。若从公元1279年宋朝最后灭亡算到公元1368年元朝被灭,也差不多八十八年,正所谓“年华二八乾坤改”。“看尽残花总不言”一句,也影射了元顺帝时,宦官扑不花扣压警讯不上报皇帝的害元之事。正是“残花”“总不言”。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要了解《梅花诗》就不能不先了解一下邵雍其人。邵雍,字尧夫,谥号康节,生于北宋真宗四年,即公元1011年,卒于神宗十年,即公元1077年,享年67岁。他生于河北范阳,后随父移居共城,晚年隐居在洛阳。邵雍,虽然不象三国的诸葛孔明那样家喻户晓,但是,无论从才干和品德来讲,他都不亚于诸葛亮。只不过,因为长期隐居,名字不被后人知道而已。宋朝理学鼻祖之一的程颢曾在与邵雍切磋之后赞叹道:“尧夫,内圣外王之学也!”

  • 第一节
    “荡荡天门万古开,几人归去几人来。山河虽好非完璧,不信黄金是祸胎。”

  • 第二节

    “湖山一梦事全非,再见云龙向北飞。三百年来终一日,长天碧水叹弥弥。 ”

    到了南宋,皇帝更是昏庸无能,苟且偷安于江南的半壁江山,终日沉浸于声色歌舞之中。而且,整个民风都是颓迷不振,从上到下迷醉在情色欢爱之中,不思奋发图强。宋词万首,多以言文人骚客的恋物伤情,而高昂振奋者很少。因为南宋建都临安(今杭州),在西湖边儿上,依山傍湖,加上南宋皇帝终日沉迷于荒淫醉梦之中,所以叫“湖山一梦事全非”。“再见云龙向北飞”,是指天象气数落于北方,北边降生真龙天子,新朝代要生于北方。 正当南宋王朝沉湎于醉梦中时,北方的成吉思汗,励精图治,一统蒙古,并迅速扩张着自己的版图。在灭亡了金国之后,大举入侵南宋。

  • 钱若水是北宋大臣,为人正直,有胆识,后被提拔为枢密院副使。北宋司马光在《涑水纪闻》和李元纲在《厚德录》中,都记载了钱若水于宋太宗时期因仗义执言而救了三个官员的事情。
  • 国立台湾历史博物馆25日起推出“清法战争特展”,展出重要古物——法国人远征福尔摩沙的地图手稿。
  • 赵鼎刚强不屈,保国忠心九死不移;朱穆专心攻读,状似痴愚。
  • 飘然尘外,一洁如斯,她是一株淡雅超然的凌波水仙;欲飞还歇、徘徊空阶,她也是一只漂泊半生的秋日残蝶。
  • 在中国古代,民间一直流传着“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说法。这话在学儒之人中颇为流行。因古代的儒学与医学皆源于上古之道,于是儒生与医生所承担的入世使命便有了相通之处。
  • 赵奢没有因为许历地位低就轻视他,而是谦虚地采纳了许历的建议,所以才能以弱胜强,打败秦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