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隻公雞

禹海 文/攝影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23日訊】受了創擊的這隻公雞,後來也想重振雄風,再擁鶯燕嬪妃,然而事與願違……

老村長的家裡除了庭園花草,也養了一些動物,以我所知的就有一對松鼠、兩條狗、兩隻猴子、三隻羊、六隻天竺鼠和一群放養的土雞。

那些動物我都曾與牠們照過面,有些還曾餵食過,我手上有一處小疤痕,即是在餵食香蕉時公猴先生留給我的紀念品。

現在要述說的是兩隻公雞。

那兩隻公雞羽毛都是白色,只是樣子卻有很大的不同,一隻是邋邋遢遢,另一隻卻很愛漂亮。

就先從那隻邋遢公雞說起。

不知是否以前因好勇鬥狠或爭風吃醋而傷及了腿,因此這隻公雞有些跛足,不過奇異的是,在那麼多雞中卻始終沒見過有一隻雞與牠做過伴,所以見到牠時,總像個江湖異士般的獨來獨往。

然而讓我不解的是,不知為什麼牠身上總是有一堆泥塵,從雞冠到雞爪,可說沒有一處不沾塵土的,整個樣子看來,就是一副灰頭土臉的模樣。

我這個狐疑,直到有一天我不經意走過牠身邊,而牠卻向我撲擊,方才揭曉。

老村長說,這隻公雞曾有一個時期想帶領母雞,卻逢程咬金般的遭兩隻較為年輕又力壯的公雞聯袂攻擊,因此不支敗退。

受了創擊的這隻公雞,後來也想重振雄風,再擁鶯燕嬪妃,然而事與願違,此後就一蹶不振了。

而那些曾是交頸紅顏的雞娘雞妃們此後也沒與牠好過,甚而猶如陌路般都與牠保持相當的距離。

就像退到烏江的失意戰將,失去王國,身邊又沒有「虞雞」的牠於萬般感歎中,自此性情丕變,逐漸的也就不修邊幅,如同一落魄俠士般的任那風霜沾身了。

因為失去領導,進而對許多事物充張著敵意的這隻公雞,隨著時間,漸漸的索離雞園,而也由於牠恨意叢生,對任何事物都看得不順眼,於相由心生的道理下,外狀也就不如以前好看,最後就於鬱鬱流域裡,猶似將自己推入了黑溝深淵,自此即無親朋友人了。

一個生命若不知尊重自己,那麼別的生命自也不會尊重牠。在生命規則裡,唯有先愛惜自己,才會贏得他人的愛惜。

另外一隻公雞說來也堪稱異數。


話說老村長家的廊道中,有一面很大立鏡,通常只有所謂萬物之靈的人們,才會在那兒端詳自己或整理衣冠,可是有一天我經過那兒時,卻發現有隻公雞在這面鏡前端看自己。

相對於先前的那隻邋遢公雞,這隻羽毛光滑順溜的公雞,簡直就像一個白馬王子。

只見這隻公雞先生好整以暇的對著鏡子左端右詳、前顧後盼,不時以雞啄整理需要整理的羽毛,復又再以雞爪輔助有所不及之處,那模樣猶似王公貴族出門前的梳裝,另而有時還會見牠定點面對鏡中的自己,彷彿那兒有一個無形的舞台。

在這過程中,偶爾也會見牠拉高頸脖引吭幾聲,或許那是公雞的天生習性,不過不免有一點是顧盼生風、自鳴得意的味道。

奇怪的是並沒其他的雞會向牠一樣,這隻喜歡觀鏡自賞如若風流名士的公雞似乎也不太愛和其他雞群湊熱鬧。從某一方面來看,還頗真有幾分自視清高的感覺。

不下兩次的,當我經過大立鏡前,都會看到這隻對著鏡子自賞的公雞。就像流連於電玩或漫畫書店的人,在一天當中,牠似乎有不少時間都耗在這面鏡前。

當然,太過自視或太過自我都會缺少朋友,所以有時也只見這隻公雞在鏡前自個兒逍遙。或許這隻公雞也知道黨而不群的道理。因此大有眾樂不如獨樂的況味。

不曉得這隻公雞是從哪時愛照鏡子的,只是卻讓我想起不久前的故事,有人帶鏡子到山上,猴子對鏡子看了又看,還以為鏡後也有一隻猴子。

不論鏡後是否還有一隻公雞,總之,這隻公雞先生就是如此的卓爾不群,如果雞群中也有竹林七賢的話,我想牠一定會是其中的一隻。

俗話有云:「一飲一食皆是禪」,假以時日,這兩隻公雞或也會啟示我一些生活禪意。

──轉自《台灣大紀元時報》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能夠聽到葉落,那或許整個驛站沒有多少客人吧,甚至是只有自己。夜半時接待人員應該也歇息了吧。 整個詩篇,總結起來就是四個字:孤獨、失落。
  • 清明之際,舍妹夫婦遠攜父母靈骨而歸葬於故鄉,余在海外,阻於國難不能奔赴,乃弔之以文,曰: 嗚呼!先父仙逝,十三春秋;先母駕鶴,亦近三月。憶思雙親,善良一生。育我兄妹,兼濟親族。力有大小,唯盡本分。載入家譜,亦有光矣。
  • 神韻交響樂團演出的西方交響樂曲,經常有有十分貼心的安排,樂曲的選奏也極富巧思,不論觀眾是否熟悉西方古典交響樂,在精采的樂音引領下,總會體驗到層層的驚喜與無盡的感動。
  • 只記得那個衣衫襤褸的長頭髮的女人,拖著一跛一跛的腿,挨個翻著垃圾桶找吃的,他一邊找一邊咧著嘴笑。那女人就是我要說的,我們村老人給我講過的苦命女人。其實提起來,鄉下的人,哪個不覺得自己命苦:幹不完的活,操不完的心,擔不完的驚,受不完的怕。
  • 鳳飛飛的歌聲無疑是台灣近代流行音樂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頁,她演唱的台灣歌謠作品,為數雖然不多,寥寥數十首,創作年代卻從晚清到近代,風格迥異多元;更重要的是,身為台灣的女兒,面對每一首作品,無論是原唱或是重新演繹,都展現出歌者對傳承尊崇母文化的使命與信念。
  • 我要寫篇短文紀念我剛過世的朋友,林建興。林大哥生前寫道:「人一走,茶就涼,屬自然規律;人還在,茶就涼,為世態炎涼。」我喜歡喝茶,雖不擅焚香煮茶,但我知道,好茶哪怕茶涼了,餘韻裊裊,還是會讓人回味無窮。
  • 什麼是四聯體格式(tetractys)呢?「四聯體格式」是現代英國詩人雷‧斯特賓(Ray Stebbing)發明的一種詩歌形式,由至少 5 行 1、2、3、4、10個音節組成。
  • 這是我父親日記裡的文字 這是他的生命 留下 留下來的散文詩 多年以後 我看著淚流不止 我的父親已經老得 像一個影子
  • 剛開始,經常是在半路上,新一就趴在我的肩頭睡著了,口水都會流出來。慢慢等他大一點,他會拉著我的手,自己走幾步。再大起來,他就喊著廣告詞,變換著起步、正步、踏步,有力地甩著胳膊,走在我的前面。 我們欣賞龍山路華燈初上的夜景,路人也欣賞著我們這一對母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