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頭的七種方法

文/許榮哲
font print 人氣: 288
【字號】    
   標籤: tags:

萬事起頭難,作文的時候,更是如此。底下,我們用一段簡單的口訣,幫大家歸納出「開頭的七種方法」,並點出需要特別注意的事項。

開頭最常用的方法是「開門見山」和「名人背書」,最易引人注目的則是「故布疑陣」。完全沒有頭緒的人,只好「自問自答」或「望文生義」。要特別注意的是:千萬別把時間浪費在第一句話上!「舉例來說」,如果第一句話就花半小時,那你就是「逆向行駛」,死期不遠了。

一、開門見山
直接了當,把心中所思所想表達出來。最經典的例子是韓愈〈師說〉:「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又例如本書「名作賞析」裡的隱地〈到林先生家作客〉。(詳見P147)

二、名人背書
引用名人的話(或俗諺),增強作文的說服力。例如本書「名作賞析」裡的王鼎鈞〈拾穗的日子〉:「俗語說:『五月田家無繡女。』因為要忙著收麥。」但切忌引用太浮濫的名句,以免造成反效果,如「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三、故布疑陣
利用懸疑或驚奇的方式,製造出想像的空間,引起讀者的好奇。例如本書「名作賞析」裡的周芬伶〈小王子〉:「他們說,弟弟被關起來了。」(詳見P152)

又叫「設問法」,利用一問一答的方式,慢慢帶出主題。例如:梁啟超〈最苦與最樂〉:「人生什麼是最苦呢?貧嗎?不是。失意嗎?不是。老嗎?都不是。我說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著一種未了的責任。」

五、望文生義
先針對題目加以解釋、說明一番,然後再展開論述。這種寫法大多是針對具多重含意的題目。例如「心靈存摺」、「生命」、「行」等。

六、舉例來說
用具體的例子,來說明題旨,有點像大一號的「譬喻法」──利用「事件」的相似處,以彼方來說明此方。例如一提到國家與個人的關係,便會想到「覆巢之下無完卵」。

七、逆向行駛
即「逆向操作」,先寫與題目相反之內容,隨即再拉回到主題。目的是利用反差的原理,把主題烘托出來。例如題目是「守時」,便先寫不守時可能會有什麼惡果。又例如前面提及的周芬伶〈小王子〉,既是故布疑陣,同時也是逆向行駛。因為題目是「小王子」,但作者劈頭就寫小王子被關起來了。

底下,讓我們以「一張舊照片」為題,練習如何使用開頭的七種方法:

一、開門見山
我最難忘的一張照片是六歲時父親幫我拍的,那一年,我們學校舉辦園遊會,我演的是一個可笑的死人……

二、名人背書
孔子曾經感慨地說:「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為了抵抗時間這個殘忍的敵人,於是我們不停地拍照,試圖把生活中每一段值得回憶的美麗時光,都一一收藏進生命的相本裡……

三、故布疑陣
我的相簿裡有無數張照片,但有一張泛黃的照片,卻讓我每次都迅速翻過,不敢把目光稍稍停留在它身上,因為那是一張與死亡沾上邊的照片……

四、自問自答
人類發明相機究竟是為了什麼?為了永遠把自己留在過去嗎?為了怕遺忘過去的自己嗎?這恐怕是一個沒有正確解答的問題。不過對我而言,照相是為了「與過去的自己對話」……

五、望文生義
每張照片都藏著一個回憶,一張舊照片就是一個難忘的回憶……

六、舉例來說
就像每一帖良藥都能治癒一個病人一樣,一張又一張的舊照片,也可以撫慰一個又一個再也回不到過去的時間旅人……

七、逆向行駛
如果這個世界上沒有照片,那麼當我們老年失憶的時候,人不就成了一張又一張空白的紙。為了不讓回憶一點一滴地流失,於是人們利用一張又一張的照片,證明我們確確實實曾經年輕過、美麗過、精采過、認真生活過……

作文開頭的方法千千萬萬,沒有哪一種特別好,主要還是得依據題目、當下的靈感,以及你個人的偏好、能力來做決定。切忌蠻幹,胡亂套用。另外,你也可以嘗試著一次用兩種,或多種以上的開頭法,只要能運用得宜,什麼方法都是好方法。

練習題
請用上面學到的方法,為底下三個作文題目各開七個頭。

一、題目:我最難忘的人。

二、題目:當我犯錯的時候。

三、題目:最後一堂課。◇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習快樂指數(H)=學習動機(M)×學習自由度(F)×學習成就(A)

    學習到底是不是一件快樂的事?如果可以掌握學習的快樂指數,孩子自然會覺得他們是在快樂的學習。

  • 這本書是我十年以來日記的一部分,記錄了自己成長過程中一顆心的歷練。

    最初寫這些字的時候,是寫給自己看的,有些寫給了我所逗留的網站。那些網站裡沒有熟識我的人,讓我覺得自己可以像個隱形人一樣,把自己在生活中不敢說的,羞於表達的心聲袒露出來。對愛的人緘默,對陌生人說心事,文字是我精神成長唯一的出口,那是在獨自詢問生命真相時無法壓抑的大聲呼喊,也是不想苟且流俗的決絕姿態。

  • 我在高中的時候,有一個女同學叫流光,她死於一場車禍。死的第二天,是她十八歲的生日。

    在最初的一個月裡,班上的同學以各種各樣的方式熱烈地議論著。大家對這樣的離去充滿了關注。悲傷不能說一點兒都沒有,但那只是個別人的感受。有更多人是披了悲傷的外衣,津津樂道著她死時的慘烈。畢竟,這世上苟活下去的倖存者是大多數,而意外夭折的黑髮人寥寥無幾。

  • 中醫歷史悠久,中醫文化源遠流長,中醫理論博大精深,中藥寶庫蘊藏豐富。幾千年來,中醫在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和維護國民健康貢獻至鉅,從而形成了獨特的理論體系,成為優秀民族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
  • 北宋元祐四年(1089年),蘇東坡出任杭州太守時,杭州已有37萬多人,而此時的杭州連一家醫院也沒有。蘇東坡上任後,每遇疫病流行,不得不去請外地名醫為百姓治病,然後將名醫的診斷標準及方藥,抄貼滿城,以供老百姓自行找藥,治癒疾病。
  • 這是一本不尋常的好書,雖然頁數不多,但裡頭醞釀的生死哲學卻使我在一年前讀了之後,迄今仍然無法忘懷。
  • 自我準備是進入成年期之前的關鍵,但殘酷的是,隨後也必須面對生而必死的事實。
  • 我有很多住在海外的朋友,每次回台渡假,假期將屆回僑居地前,都會依依不捨地輕歎一聲:「回去以後,一定無法習慣沒有7-ELEVEN的日子啊!」
  • 如河駛流,往而不返。早期佛教經典《法句譬喻經》中用人生往而不返的歷程,來強調世界上所有的東西都不是「我」所能真正擁有。
  • 如果把「作文」擬人化,此刻,他一定沒想到自己會變得這麼重要,小學有「提早寫作」,國中升高中要考作文,高中升大學也要考作文,到了大學裡,因為現代文學當道,欣賞閱讀現代文學之餘,也要習作一番,所以有許多「現代詩及習作」、「現代散文及習作」、「現代小說及習作」等課程,市面上社會性的寫作班也不少,一時間,彷彿全民寫作時代來臨,所以這個「作文」也就從市井小民搖身一變成為大人物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