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鳥老師和學生的交換日記》書評

不按牌理出牌的溝通

文/陳建明
font print 人氣: 6
【字號】    
   標籤: tags:

大學時代,我參加了某個宗教社團,沒隔多久,立刻成為社長等行政幹部眼裡的棘手人物。原因無他,我總是不照著「上級」囑咐,特立獨行的用自己的方式,與其他成員互動。

剛開始,大夥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私下說說。等到我自己也擔任「行政副社長」時,代誌大條了,開始有大三、大四,甚至已經畢業的學長,對我表達善意的規勸。偏偏我年少輕狂,堅持己見,最後多少有點被孤立了!

問題的癥結在於,老學長們堅持「形式」上要中規中矩,表現仙風道骨。我則主張「既然眼前達不到,我寧可真情流露,不要表裡不一」。結果後進的學員,往往喜歡和我接觸,訴說個人的喜怒哀樂,交換生活中的煩惱。然而,他們的困擾很多是我無法解決的。當我將這些個案試圖轉交同屆幹部協助時,眾人總是婉轉的退避三舍,留下我孤軍奮鬥,甚至看著某些學員在門外徘徊,乃至黯然離去。我內心很難認同那些用既定框架行事的幹部,為什麼不打開心扉,了解現實的狀況。

出了社會,「傾聽」一直是我抱持的處世態度。所以儘管年近「知天命」,我還是很喜歡和小我二十幾、三十幾歲的小朋友哈啦,試著「貼近」他們的內心。影響所及,我也常常「童言童語」起來。倒也不是想藉此感染青春,抓住不停流逝的歲月。而是經由這樣的溝通,我學習接受新穎的想法,不讓腦袋僵化。

所以,當我翻閱《菜鳥老師和學生的交換日記》,立刻一口氣將之讀完,心裡覺得很高興看到「同路人」出現,甚至把其經驗形諸文字,出書發行。曾經擔任廣告公司撰文、網路公司創意總監,這種講求自由揮灑的工作背景,讓作者梁曙娟執起教鞭,果然不同凡響。

但是,我相信她並非刻意標新立異,而是如她自己所說的:「以前我用我的創意去影響別人花錢買東西,現在我用我的創意去影響學生學習、解決困難、面對生活上各種情緒問題。我的創意並沒有被埋沒,只是用在不一樣的地方而已。」然而,我更珍視的是梁老師放下身段,運用學生的遊戲規則(寫交換日記),縮短了師生的距離。

於是,「梁老師,我喜歡的人想和我上床怎麼辦?」、「梁老師,你這麼瘦,你一定很難體會我太胖的困擾」、「梁老師,我想離家出走」……等,平日難以啟齒的問題,紛紛呈現在交換日記的內容。梁老師也很誠懇的提出個人的看法,在「分享」的世界裡,沒有身分、地位,更遑論說教。所以學生能平等的和老師討論,表達真實的想法。

雖然和學生寫交換日記的事情,終於東窗事發,傳到校長耳裡,最後不得不宣告終止。但是從書中「保護火星人」一文,小貞說:「雖然寫交換日記和功課好壞並沒有太大的關係,但是我和饅頭都知道,你因為和我們寫交換日記,受到學校蠻大的壓力。所以我們兩個決定,寫完這篇,我們就要專心準備期末考了,在你的第三格抽屜裡,將不再出現我們的交換日記,但我們會永遠記得你和我們分享的點點滴滴。」我要是梁老師,讀到這裡,我覺得一切都值得了。

說起來「形式」和「實質」原本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不過,如果過分偏重前者,而危及後者的發展,我寧願跳脫框框,直探核心。當年我在社團的作風,或者梁老師和學生寫交換日記,背後的動機應是一致的。不按牌理出牌的溝通模式,無非是要真正貼近對方,在互相信任、接納的狀態下,達到交流的目的。

師生互動、親子溝通、人際往來,無不如是,就看你是否願意走出既定的框架!◇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看完了這本書,做老師的,希望自己是這本書中的老師;做家長的,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被書中的老師教,最主要的是,我們看到老師原來應該如此,難怪她手上沒有帶不起來的孩子。


  • 當我介紹瑪莉亞出場時,觀眾鼓掌歡迎她。她腳踝上帶著電子腳銬、前額貼著一大片瀏海、穿著垮褲和態度惡劣的日子早已遠去。她現在是大學生,大多數的時間在美國各地旅行,毫無畏懼的告訴每個曾拒絕過她的人她的故事。
  • 馬爾巴上師聽了這個夢後,知道和他的夢一樣,點化同一件事,心裡非常高興,但他知道天機不可過早洩露,便一本正經的說:「人生都是虛幻不實的,何況是夢?不用管夢是什麼意思了。」說完,又對師母說:「我今天要到田裡耕種,你幫我準備一下。」
  • 最近一段時間,西藏活躍在世界的舞台上,各地發生的西藏事件,成為世人關注的焦點。密勒日巴尊者的故事《雪山之光》,正巧在全世界聚焦西藏問題時出版問世。
  • 舊世界裡的人在發現澳洲之前,相信所有的天鵝都是白的,這個想法無懈可擊,因為看起來,這和實證現象完全吻合。看到第一隻黑天鵝,對一些鳥類學家(以及其他極為關心鳥類顏色的人)而言,也許是有趣的意外,但這個故事的意義並不在此。
  • 五年前,尤金尼亞‧尼可拉維納‧克拉斯諾亞(Yevgenia Nikolayevna Krasnova)是個沒沒無聞沒什麼作品的小說家,學經歷倒是很特殊。她是一名對哲學感興趣的神經科學家(她的頭三任丈夫都是哲學家),哲學深深地滲入她那兼具法俄血統的腦袋,並表現在研究及創作的文體上。
  • 閱讀本書,勾起我幾個生命片段的回憶,這些片段帶我重新觀看、深思至親走過的巨大傷痛,他們對於感恩的理解、體會與實踐為何?那些令人難以想像的超越及動能從哪裡來?本書激發了我回顧品味的深度以及開創前瞻的豪氣。
  • 孩子很小的時候,我們就會教他:「對善待你的人要感恩,要知福惜福。」這不只是空洞的老生常談,感恩是日常人際互動裡很重要的面向,我們無法想像人與人之間不常表達感恩的世界是什麼樣子。
  • 1991年,我58歲的父親罹患癌症。他臨終前一星期,母親和我守在醫院病床前。有時我們兩人一起陪伴父親,有時則輪流陪伴。醫生給他打了嗎啡,不過也可能是因為他的病已經很重,總之這一整個星期裡,他沒有再醒來過。當時正值仲夏,有個清晨,護士要我們回家去睡一會兒。半個小時後,父親去世了。
  • 她搭電梯到自己住的高樓頂層。爬上最後幾級台階,打開窗戶,然後跳下去。她看見水泥地上的斑斑點點飛快地沖向自己。她無數次地想像這個畫面。但是當露絲薇塔‧帕朔萊克真的坐電梯來到頂層時,她帶了照相機。她打開窗戶,把相機對著下方拍了張照片。然後她撕碎了照片,又用線把碎片縫在了一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