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常識
應用上,如要寫一首律詩,在「應平」的位置須用到「毒」、「缺德」,但總覺得好像是入聲字,若是的話用在此處就出律了,須作處理…
詩詞議話:「今平古仄」入聲字的辨別
作為有志於弘揚傳統文化的傳承者,作為用詩詞文化宣揚正義的這一群體中的一員,誰都不想這樣的問題出現在自己身上,對不對?何況分辨入聲字只是格律詩詞學習中的一個小問題。
與基本格式一樣,「孤平拗救」、「出句自救(三四字互救)」以及這條「對句相救」句式,它們都是格律的組成部分,是在格律詩發展史中形成的規則,被公認著,指導著唐宋以來詩人們在這一體上的創作。
【格律常識】變格句式之「出句自救」
有些格律詩寫作者可能覺得基本格式以外的這些變格句式較麻煩,採取不用的態度。但即使不用,在欣賞古典格律詩與他人詩作時也會涉及到,也須瞭解,否則,就無從全面、正確分析一些詩的格律。
格律詩中犯「孤平」的現象在一些詩詞網站時有發生,也時常引來一些爭議。其實,要避忌它也很簡單。針對此病,本文試談本句自救這種形式。
日間與友談,歎人生苦短、如草木歷暑經寒,命短似曇花一現、螢光一閃;縱然百年、神看也是光陰似箭一眨眼。
律詩逢雙句必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其餘單句不可押。絕句分為古絕和律絕。古絕韻律不是很嚴格,介於古風和律絕之間。
(shown)「韻」是構成詩歌音樂美的一個必不可少的因素。古人寫詩、填詞都離不開它,我們今天在欣賞和創作舊體詩詞時也同樣需要掌握有關它的知識。
唐詩和宋詞被稱為中華文化中的兩朵奇葩,其中的許多精品經歷了歷史的考驗被人們代代相傳,成為中華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份,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但我們在這裡要順便提及的是,「元曲」也和「唐詩」、「宋詞」一樣,具有其獨特的美,而且由於它一直伴隨著戲劇而存在,其音樂美較之詩詞還更有其高妙之處。
雖然詞是在宋代發展並完善起來的獨特的文學形式,但記錄各種詞牌及其變體的詞譜專書卻是在明代才正式流行的,而清代才是研究和出版詞譜專書的豐收時代。
格律詩本身就是自帶音樂的,有其音樂美的固定模式。詞的格律要求比詩更嚴,變化更複雜,因此詞實際上攜帶了更多、更複雜的音樂因素。
不管五言或者七言的格律詩,其句子都只有四種基本的平仄結構,一旦第一句確定了,並且每一聯都滿足「粘對」原則的話,則全詩每一句的平仄結構也就完全決定 了。因此律詩的平仄結構(無論五言或七言)也只有四種基本的格式……
「對仗」為詩歌帶來了具有深刻內涵和微妙影響的「對稱」美。「對稱」是宇宙顯現給人類的最基本法則之一。它在包括科學、文學和藝術在內的人類活動的各個領域裡都有著豐富多采的反映和表現。
為了找到「詩」應該有的聲律結構,我們不妨從「歌」的特點來分析一下。歌的每一樂句有聲音的高低變化,對應著詩句的平聲和仄聲字的交替應用。
從三歲起就可能讀一些諸如《聲律啟蒙》或者《訓蒙駢句》之類的詩詞啟蒙書。小孩子扯開喉嚨大聲讀「雲對雨,雪對風,大陸對長空,雷隱隱對霧濛濛」[1]或者「天轉北,日昇東。東風淡淡,曉日濛濛。」[2]天長日久讀得多了,再加上做對子的練習,自然就知道哪些字押哪一個韻,哪些是平聲字、哪些是仄聲字。
但我們講平仄只是為了「用其精神」,把它作為一種調節詩詞音樂感並使內容和形式更加和諧的一種手段…
中國古代沒有標點符號,寫起字來一個接一個地沒有間隙,因此讀一篇文章時第一個要解決的就是「斷句」(找出從哪裡到哪裡是一句話)。
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詩集是由孔子刪訂的《詩經》。它由「風」、「雅」和「頌」三部分組成…
這裡想說的詩詞韻,不是格律與押韻,而是詩詞背後的內涵。一個對仗押韻完好的詩詞,未必具有極佳的「韻」味。
賦是如何寫成的(下)
還有一種文體形式也屬於賦的一種,就是「銘」。 銘是中國古代刻於金石或器物上的一種押韻文體,多用於歌頌功德與昭申鑒戒。它其實是屬於駢文體的賦,最著名的是劉禹賜的〈陋室銘〉:
中華的傳統文化貫穿了對天地神明的敬仰,上古的聖王依天地之法則,創造了中華文化,並以道德教化世人,無為而天下治。據《易經.繫辭 下》記載:「是以自天佑之,吉無不利,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唐朝的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頂峰時期,唐詩就是那時應運而產生的;唐人從皇帝、文人到庶民無不敬奉天地神明。可以這樣說,如果沒有對神的敬仰,對道德的崇尚,根本就不可能產生唐詩。
「元旦」一詞,漢代以前稱「元日」,據《尚書‧堯典》記載:「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詢于四嶽,辟四門,明四目,達四聰。」漢‧孔安國(孔子的十一代孫)注曰:「月正,正月;元日,上日也。」也就是說正月初一這天,舜接受了堯的禪讓。又據《禮記‧月令第六》記載:「是月也,天子乃以元日祈谷於上帝。」
無數次蛻變無數次苦痛換得今日的美麗但為何極盛即是極衰歡樂總帶淚水美麗卻是衰老
每一曲牌,只列正格或常用體式;不引曲文,只標字聲和韻葉。北曲常多用襯字。曲牌只就正字立說。在這一批例曲裡,我們暫時把襯字放在括號內,以後是否繼續標示襯字,或用哪種辦法標示,尚未決定。
「韻」是構成詩歌音樂美的一個必不可少的因素。古人寫詩、填詞都離不開它,我們今天在欣賞和創作舊體詩詞時也同樣需要掌握有關它的知識。我們知道,世間萬物都是在「時間」和「空間」的範圍內不斷運動的,語言也不例外,它的運動造成了同一時代的方音差別和同一地點的古今音差別。古時科舉以詩賦取仕,如果考生所操方音各不相同,那麼他們寫出來的詩賦韻腳當然也各不相同,這無疑地給考官閱卷帶來了很大的麻煩。為了建立一個全國統一的寫詩用韻標準,唐朝以後出現了一系列官方刊定的以「審音」為主要任務的字典,即所謂「官韻」。
這篇文章根據自己對詩歌這一文體的體驗、感受和理解,強調了「無韻不成詩」這一原則的重要性和合理性,希望其他的詩歌作者或讀者也都來暢所欲言的與大家分享自己的看法和認識,共同活躍和提高正見網上詩歌創作的氣氛和水平。
詩詞與音樂的相通性,使詩詞給人帶來音樂旋律的美感。初寫詩詞的人,對於字句的押韻及平仄缺少敏感,因而得按照詩詞的格律,一字一句的練習,慢慢的成熟。通過不斷的練習,會發現很多時候隨意寫出來的句子,很自然就符合了詩詞的格律。
對於剛學習寫詩的作者,為了入手時盡可能容易和速成,我們把押韻的要求降到最起碼的地步,即按照漢語拼音中韻母的分類來區分韻。這樣作容易突顯的一個問題是:四句的小詩經常出現平、仄韻混押的情況。由於全詩只有兩三個韻腳,平、仄混押而產生的不協和感覺就比較明顯。
新近在聊天室中與幾位網友談及一首詩,據說是清代乾隆君臣們遊賞花園之際,見清風徐來落葉紛飛,觀乎景而感於心的即興創作,這詩有點像兒歌童謠,全文如下:「一片兩片三四片,五六七片八九片,十片十一十二片,飛入草叢都不見。
學習詩歌,朗誦是必不可少的環節,要朗誦好一首詩,就必須掌握朗誦技巧,如音調的高低、音量的大小、聲音的強弱、速度的快慢,有對比、有起伏、有變化,使整個朗誦猶如一曲優美的樂章。
    共有約 71 條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