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欣赏】

【京剧欣赏】赤桑镇

只有包公却没真相 那是假包公
袁荣易
font print 人气: 203
【字号】    
   标签: tags:

《赤桑镇》原本是个老戏。民国初年,刘半农在书铺中获得光绪、宣统年间的一本“戏簿”,记载中有六个戏班-玉成、宝胜和、太平和、义顺和、小吉祥、小德顺和都有《赤桑镇》这出戏,当时这是一出颇流行的戏。

但民国以后少见演出,直到1961年北京京剧团根据老剧本加以续编(?)出来,由花脸裘盛戎演包公、老旦李多奎演大嫂。内容是大嫂的儿子包勉贪污被包公铡死,大嫂闻知怒斥包公,包公“教条式”的重复讲道理,大嫂终于“被”感动了。中共编出假的传统戏来替换过去的,是一种洗脑的手段,实质暗中破坏传统艺术,将中共的党文化混进去,让人以为原本的戏就是这样的。然而有识之士一眼就能识破。

精于京剧品鉴、透彻京剧深邃内涵的剧评专家吴藕汀,看到裘盛戎、李多奎的这出新编《赤桑镇》,直斥为伪造,说它和传统戏一点关系都没有(见吴藕汀“戏文内外”一书)。他慧眼拆穿,共产党别以为可以瞒过全天下的人。传统戏绝不会把包公演成一个喊口号的人,难道包公天天喊我正派,别人就得是邪派,连证据都不用就可以断人生死?

真正的包公一定要具备找寻“真相”的决心,绝不是凭自己的好恶或立场妄判。可是党文化就是搞分化,不听话就是“敌我矛盾”,给你扣帽子,置你于死地。完全不讲是非真假,没有正义可言。


7. 粤曲《赤桑镇》剧本,方文正撰曲。

人民难道就会相信这种说不通的邪理?共产党的办法是反复给人洗脑,利用各种文艺作品-例如新编假的老戏当幌子,把传统的故事窜改,然后大肆传播,久了大家不知不觉就误以为故事原本就是那样。《赤桑镇》是典型的例子,人物没变,内容完全改变。演到现在已有50年历史。

今年北京版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本上册,竟编入这个伪造的“传统戏”赤桑镇选段,让十一岁的孩子,接受一个蒙受丧子之痛的嫂嫂,无可奈何的听着包公的训诫,然后自己认错,并上前嘉奖包公为国“执法”杀人。多么邪门、令人不寒而栗的教育,全无人性,切断情感:小孩按着这种教条指示去成长,长大肯定唯党是从,六亲不认。


1《赤桑镇》王朝(许孝存饰演)骑马赶路。(中兴国剧团演出)

中国传统非常尊重生命,易经有所谓的生生哲学,儒家讲人死为大、哀矜勿喜,从来不会随便拿生命来祭给口号或教条的。共产党自己封自己是“伟光正”、它说的就是道德、就是原则,凭此假道德、假原则,就能捉人入狱甚至处死。强制之下,没人敢过问真相,群众完全被它给下蛊了。

新编《赤桑镇》这出戏,极明显的泄露洗脑的企图。包公明明是按证据办事,现在被改成按“莫名其妙”办事,怎么会这样?我们剖析来看:新编《赤桑镇》的最大问题,就是缺乏真相,包公对嫂嫂只说包勉“贪赃枉法”四个字,没有细节、没有说明,完全不用交待来龙去脉,嫂嫂就得照单全收。如此简陋、如此粗暴的对嫂嫂的讲话方式,在快速、紧迫的唱曲中,观众无暇思辨,慢慢竟也认可、接受了。


2. 《赤桑镇》包公的嫂娘(陶勇君饰演)。

说起来这个大嫂可是包公的大恩人,包公称她嫂娘。包公生下来因丑陋遭到父母弃养,可嫂嫂不嫌他,视他如己子包勉一样,将他带大。原本《赤桑镇》的戏剧性就在这里,包公要如何处理恩情与法律的矛盾,这十分艰难的。我们以粤曲《赤桑镇》的老本子来做比较。就会发现新编戏里的包公简直畜牲不如,不用婉转、不用安慰,不用把真相告诉大嫂,只用法律来搪塞,根本没有一点戏剧性。这个编剧真的愚蠢到不会用情理法的纠葛来铺陈戏剧性吗?


3. 《赤桑镇》里的包公(陈汉文饰演)。

粤曲的编法:包公赶回嫂娘家,踌躇不知如何告诉告诉大嫂,大嫂在那里哭,他向前请安,大嫂跪下讽刺说:“我这无夫无子的小妇人,向包大人下拜请安”。包公吓的说:“唉,折煞呀!(唱)我躬身拜,未敢抬头望,慢将嫂嫂搀扶,脱下披风盖她身上”。你可以看到包公的温柔细心,盖披风的动作一方面显示包公赶回来的奔波,一方面显示包公体贴嫂娘的细腻。新编《赤桑镇》这些都删掉了,改成包公与嫂娘一见面就吵架,你训我、我也要训你,实在太低级了。


4. 嫂娘(陶勇君饰演)气的想用拐杖打包公。

粤曲《赤桑镇》非常清晰交待包勉犯罪的过程,让嫂娘真切知道发生怎么样的事情。新编《赤桑镇》则很离谱,嫂娘只会斥责包公“害死我儿”,给包公冠上凶手的帽子。她好像一点也不关心真相,嫂娘听到包公说包勉贪赃枉法,立刻泼赖撒野,要包公运用关系(自己人嘛!)把包勉救回来。如果真是如此刁钻的嫂娘,当初怎么可能会“善良”的收养一个给自己添麻烦的小孩呢?


6. 嫂娘(陶勇君饰演)最后给包公敬酒,勉励包公继续为国效劳。

同时,难道真有如此无知的嫂娘,既不了解儿子的缺点,也不了解包公的正直,早就会用党文化“自己人”的那一套摆平事情。这种“自己人”的逻辑,共产党真的已经发展成司空见惯,例如“李衙内”撞死河北大学女生,没人敢对他怎么样,因为他爸爸是公安局的副局长(保定市公安局北市区分局的副局长,其实也只不过副科级大小),因为是自己人所以殃视也不报、法院也不处理,连那个大学校长也不吭一声。可悲呀,连那大学校长也是自己人,所以一个假戏可以荒唐的放入小学课本去“毁人不倦”。

老粤曲《赤桑镇》,包公委婉说出真相,清楚交待包勉所做所为:包勉被发现贪污,按理要交出账簿,他表面答应了,借故要整理三天,竟利用这段时间湮灭证据,还杀人灭口。嫂娘听罢真相,明白是非曲折,自然懂得体谅,不再怨包拯。以下是粤曲交待包勉做错事的一段:


8. 粤曲《赤桑镇》剧本,描写包勉罪状的一段。

包拯:“萧山衙内(按,包勉办公处所)夜里火星降,赈灾纪录已经火中葬,最是惊异,院衙内,却未蒙招火灾降。翌晚复有凶残血案,账目簿记官一家八口,招盗劫俱遭殃。”

嫂娘:“惊心颤,语刺心伤,疑幻疑真殊纳罕,迷离扑朔真是欲盖弥彰。小包拯我亲育成人,自小正直坚刚,心如月朗;包勉儿,虽则精明聪敏,惟是略带浮张。……”

这个重要症结,新编《赤桑镇》里竟然没有,是根本不把真相当回事。就像周星驰电影“九品芝麻官”,周星驰“领悟”打官司要赢,不是靠真相,靠的是嘴功了得。他开始勤练嘴功,面对大海咒骂不停,鱼虾都被煽动的七上八下,跃跃欲试的,最后骂到头上都长出有两只巨螯的横行螃蟹,终于练成。所以呢,将来的包公非请这位芝麻官去做不可。他能激动的你跟着起哄,你却不知真相是什么?@*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1966年,一群“破四旧”的红卫兵来到法门寺,先是捣毁了佛殿内的铜像,又试图挖开真身宝塔。住持良卿法师上前喝阻,被打得头破血流。法师随后披全身浇满煤油,在宝塔前自焚。
  • 《可爱的牧羊女》展现了莫扎特在音乐创作各方面崭露头角的才华。这位年少的作曲家模仿法国、意大利和德国的歌剧样式,加入通俗的曲调,同时表现出对音乐风格及其语言的自信。他在巴洛克风格和古典风格的交汇点上谱写了一部作品,开创了一种新类型歌剧──后来成为18世纪古典主义风格,为他后来的音乐创作奠定了基础。
  • 就像学习西方经典一样,东方的传统戏曲也值得我们认识。“你会唱一段昆曲,你就懂得欣赏《游园惊梦》,你会唱一段《苏三起解》你就会爱上《四郎探母》。”陈金次说:“我们从小不让小朋友喝茶,他长大后怎知品茶呢?土壤的流失,是传统文化式微的主因。”
  • 留学法国的简秀珍体悟到,法国的艺术当然很棒,大家随口就可以说出莫内、梵谷……这些艺术大师,然而,这些所谓的“大师”能够广为人知,是因为有非常多人在帮他们写诠释、写介绍,人们才知道怎么去欣赏,知道他们好在哪里。
  • 陈冠霖给自己的“终极目标”是“把李天禄演过的戏演过一遍”。这个目标并不意味着把前辈演师留下的剧本原封不动的重现。“基本上要抓住观众,剧情、音乐、口白都非常重要,要注意的应该就是要让观众看得懂,觉得音乐好听,剧情合理精彩。”陈冠霖说。
  • 加官进禄、长命百岁、金榜题名、家庭团圆,都是人们对幸福的想望,但看了戏就能得到吗?非也。天官出场时的定场诗讲得清楚:“瑞霭祥光紫雾腾,人间福主庆长生。欣看四海升平日,共沐恩波享太平。”
  • 七年出国三十多次,足迹几乎踏遍全球之后,陈锡煌不免感慨,懂得文化的外国人,愿意千里迢迢来看戏,但传统戏剧在台湾却非常弱势。凭着一股“艺术的东西不能给外国人看不起”的志气,2009年,陈锡煌以自己的名字成立“陈锡煌传统掌中剧团”。
  • 大幕拉开,雄浑的圆号响起,气氛凝重。只见江水滔滔,雾气弥漫,一艘艘战船正在行进。诸葛亮一袭白衣,羽扇轻摇。面对沉沉夜色,他胸有成竹。兵士们奋力摇桨,向曹营进发。接近对方水寨时,诸葛亮命士兵擂鼓呐喊,鼓声引来曹军箭如飞蝗,射中船上绑扎的草人。很快,孔明收箭十万余支,满载而归。
  • 皑皑白雪,连绵青山,芳草萋萋,悠扬的笛声缓缓而出。随之,乐曲节奏转而明快昂扬,一群藏族少年们跃然而至。他们挥舞着的雪白长袖飘曳在雪域高原的蓝天白云下,纯洁无瑕。这是神韵作品的早期节目《为神欢歌》的开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