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器的传说:古筝

楚天
font print 人气: 572
【字号】    
   标签: tags:

古筝作为中国传统弹弦乐器,具有古老的历史渊源和浓郁的民族特色,传统筝曲古朴雅致。早在公元前四世纪的战国时代,筝就已流行于秦、齐、赵等国。其中以秦国最为盛行,故素有“真秦之声”、“秦筝”之称。在古代,筝还被称为瑶筝、银筝、云筝、素筝等。

古筝音域宽广,音色清亮,表现力丰富。关于筝的命名,史料中说法不一。有的说筝是由乐器本身的音响效果命名的;有说是二人争瑟取其相争的“争”字而得名;也有说是因“秦皇奇之,立号为筝”。

分瑟为筝的传说

当时,秦国有一种乐器叫瑟。有个叫宛无义的人,非常擅长弹瑟,他的两个女儿受他的影响,也非常喜欢弹瑟。有一天,姐妹俩都争着到父亲那里学习弹瑟,姐姐跑得快,先把瑟拿到手里,妹妹哪里肯让,赶忙跑过去,双手抱住姐姐手中的瑟。两人你拉我扯,互不相让。

忽然,“喀嚓”一声,瑟被掰成了两半。姐妹俩一看闯大祸了,双双傻在当场。

父亲闻声急忙赶过来,不由得也愣住了,只见姐姐手中的一半是十三弦,妹妹手中的一半是十二弦。他又急又气,忙把两个女儿手中的瑟拿过来,左摸摸,右看看,不禁唉声叹气,正准备好好训斥一下两个女儿。

这时,无意中用手指把弦一拨,两半瑟竟发出了更好听的声音。宛无义大吃一惊,早忘了责备女儿,他把半边瑟分别作了些修缮,结果这半边的瑟弹起来比原来的好听多了!他欣喜万分,就把这“二女相争,引破为二”的瑟,叫做“筝”。

其实,在古代文献中确实有分瑟为筝的说法。唐赵磷《因话录》中记载:“筝,秦乐也,乃琴之流(一作琴)。古瑟五十弦,自黄帝令素女鼓瑟,帝悲不止,破之,自后瑟至二十五弦。秦人鼓瑟,兄弟争之,又破为二。筝之名自此始。”

宋代的丁度在他的《集韵》中也载有类似的说法:“秦人薄义,父子争瑟而分之,因此为名。筝十二弦,盖破二十五而为之也。”日本第十七世纪元禄年间宫廷乐师冈昌名所着《乐道类集》中记载有:“ … 或云:秦有婉无义者。以一瑟传二女,二女争引破,终为二器,故号筝。”

文人雅士和古筝

古筝历来为古代文人雅士的深爱之物,用诗、词、歌、赋赞颂古筝且流传至今的就有一千多首,给筝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和动人的诗句。

相传,唐朝大历年间十大才子之一的李端,他文思敏捷,出口成章,擅长即兴赋诗。他和驸马都尉郭暖(唐代中兴名将郭子仪之子)诗酒往来,成为知心的朋友。郭暖府中有一个丫头名叫镜儿,姿色绝佳,又是弹筝的好手。

所以李端每次到郭家做客都忍不住要多看几眼,慢慢的李端对她十分仰慕,但又不好明说。

有一天,风和日丽,鸟语花香。郭暖在府中大宴宾客,召集了很多文朋诗友,即席赋诗,饮酒作乐。酒宴一开始,郭暖就叫镜儿出席弹筝助兴。她轻弹慢拨地弹起一支支欢乐的曲子。李端又一次被其深深地吸引,镜儿回头一望,想不到四目相对,镜儿连忙低下头,红着脸继续弹奏。但是,心里已经涟漪频掀,竟然误拨了筝弦而出错。

这时,郭暖哈哈一笑,打趣李端说:“李公子,如果你能以〈弹筝〉为题写一首诗,让在座的客人们听了都很满意,我就亲自做媒,把镜儿嫁与你。”

镜儿一听,不禁双颊飞红,筝曲不由嘎然而止。但是,众宾客一听,齐声大为叫好。李端听了,不禁心头大喜,也顾不上推辞,连忙点头答应。他看了镜儿一眼,开口吟诵起来:“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这四句诗,前两句用金粟柱、玉房描绘了驸马府的奢华和富丽堂皇,更以金玉来映衬镜儿金玉之色和拂筝巧手,虽然没有直接描述镜儿的精湛筝艺,但已经隐约呈现出镜儿绰约的风姿和高洁的心境。

后两句更是神来之笔,据《三国志.吴书.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有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李端借三国周郎顾曲的典故,以调笑的口吻写出了镜儿故意弹错筝的少女细腻心思;另一方面,又赞赏少女的矜持和聪慧,故意将弦拨错,以吸引意中人,尽显镜儿的聪明灵透。进而,李端也颇为自负于自己不但风度翩翩,而且谈吐彬彬有礼,为人风流潇洒,不禁以风雅倜傥、深通音律的周郎自喻,婉转表达了对镜儿一往情深的回和。

“好!”郭暖听到这里,不由得翘起了大拇指。宾客们也一起附和,都说李端的诗真实而又优美,委实别有情趣。于是,郭暖就把镜儿许给李端,成就一段佳话。@*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