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欣赏】

【京剧欣赏】三进士

婆婆做的八珍汤媳妇不吃
袁荣易
font print 人气: 472
【字号】    
   标签: tags:

八珍汤原名《三进士》。《三进士》是一出二黄的骨子老戏,可说是非常具备有指标性的一出京剧:它有元杂剧离奇的剧情、又有明传奇的善做结语(一门三进士,枯木喜逢春;富贵休忘本,为人莫欺心),自身又具足清代乱弹戏的明快节奏。很可惜,民国以后越来越少人能领悟它的深刻性。到了共产党时代,把它妄改成老旦的控诉戏-装可怜、搞斗争,让人看了起一身鸡皮疙瘩。新编《八珍汤》故意钻牛角尖,着眼在老旦因为做了那碗不受吃的八珍汤,竟被媳妇赶出门去,几乎冻死在大风雪中(简直是瞎编),于是八珍汤成为老旦受到迫害的铁证。从《三进士》的波澜壮阔的剧情,一下子变成控诉富人、狭隘不讲理的批斗叫嚣;老旦在大雪中又唱又舞,看看快冻死,来了丫环春兰护送她去周府。丫环本事不小,竟能推荐一个老旦到周府去吃闲饭,这只有无产阶级的脑袋才编的出“春兰救星”,显示无产阶级无所不在,古代就有。


《八珍汤》孙淑林在风雪中遮避风雪的身段。

原来的剧情不是那样,八珍汤原用来象征同乡一家人,不是斗争意涵,八珍汤将离散的一家人重聚一堂,是全家团圆的关键。根本不是《八珍汤》所编:媳妇问出在家帮佣的是婆婆,立即联合丈夫将她“扫地出门”,说是深怕玷污自己贵族的地位,其实这是共产邪灵附体编出的剧本,儿女斗父母、学生斗老师。《八珍汤》把重点放在老旦孙淑林一人身上,强调老旦在“旧社会”的悲惨,用大段的唱去控诉,加上廉价的泪水,伸张奴仆被主人欺压的不义、置人于死地(风雪中)而不顾(恰恰反映出中共邪党才有的残暴手段)。

原来《三进士》的故事,是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进行,但处处出人意料之外。看完前段不知后段要如何发展,非常具有想像力。它是这样开始的:有一天,贵妇常夫人(丈夫常天保是知府),突然想吃家乡菜八珍汤,就命管家上街找一个会做八珍汤的厨娘。八珍汤原是山西平阳(今临汾市)人擅长的手艺,平阳女人都会做,管家碰到流落街头的孙淑林,问知她是平阳人就把她请回来。


孙淑林(邱秀真饰演)在风雪中被吹的难以行走。

《三进士》编剧技巧高明,采取悬念慢慢剥开的手法。常夫人不满意孙淑林做的八珍汤(她完全不知道这老旦是她婆婆),嫌她浪费食材,打她一顿,并没有赶走她(她是被买进府做佣人的)。后又派孙淑林去周府退礼,周夫人见老旦很狼狈就追问原因,从对话中周夫人才知这老旦竟是自己的婆婆。当下她并未声张,等丈夫回来共同商量,决定第二天到常府(哥嫂处)讲出真相。

常天保与周子卿本是亲兄弟,因为小时家穷欠债,被常、周两家债主领养长大。兄弟俩都知生身父母是张文达与孙淑林,但荒年与父母失散多年,父母面貌不复记忆。兄弟俩后来同榜为进士、同在洛阳为官(老大是知府、老二是通判),养父母皆得封诰。
势利的常知府听弟弟与弟媳说自己家里的老佣人是母亲,心里老大不乐意,这传出去多难听,而且封诰已给养父母,他不愿认母。弟弟周子卿怒不可遏,这还是个人吗?抓住哥哥到巡按府去击鼓鸣冤。


孙淑林(邱秀真饰演)在风雪中冷的发抖。

巧的是,这位新的巡按大人就是兄弟俩的父亲张文达,以下剧情就不再详表。最后一家人团圆,被大媳妇打的浑身是伤的婆婆,看到大媳妇余悸犹存;大媳妇看到公公是丈夫的上司,吭也不敢吭一声,势利媳妇也有低头的时候。最后,孙淑林以说场面话的方式,嘱咐媳妇要懂得体恤,不要随意责打仆人,大方原谅曾虐待自己的媳妇。
《三进士》深刻的地方,在于点出人与人之间,巧妙的存在轮回与报应的关系,例如今日我是上司欺负下属,他日下属成了上司,我就满鼻子灰,哀叹“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剧作家以现世报,提醒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的重要。佛教思想还讲此世不报来世报,戏剧演绎这样的想法,轻松的就能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


丫环春兰(潘冠伶饰演)为孙淑林披上披风,并护送孙淑林去周府。


相反的《八珍汤》,编剧只为突出老旦,大约分成:1.大儿、大媳明知仆即是母,“以富欺贫”赶走母亲,母亲在风雪中大段哀号。2.春兰将孙淑林救到周家,孙淑林以唱控诉常夫人的歹毒,周夫人唤出周子卿一同认母,孙淑林又哭一大段寻儿如何不容易。3.孙淑林见到丈夫张文达,张文达说明失联的原因,又莫名其妙说到能吃妻子做的八珍汤该有多好(这样编,大概为证明大媳妇说不好吃是错的)。4.大儿、大媳妇下跪赔罪,孙淑林哭诉生养小孩多难(为申诉小孩后来虽是别人收养,但权利仍属她有?)。编的低俗,在西洋的叫法是“闹剧”,孙淑林哭的太吵闹,只是中共邪党搞的“忆苦日”那一套。

至于《三进士》在西洋的标准,那至少是古典戏剧准则,符合三一律,一点不啰嗦,就能讲明宇宙的真理,摆在世界名剧之林也毫不逊色。剧中角色有善、恶、贤、愚包括在一家人之中,简直就是社会缩影,随着个性不同、看法不同,处理同一件事情的方式也就不同,变化很自然。受苦的孙淑林,前后都纯朴善良,哪需学中共邪声邪气的凄厉控诉。
只有党八股,缺少真实质性的《八珍汤》,编剧者就是斗争与被斗争两面立场,生硬无趣;拿出去,只能丢人现眼而已。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1966年,一群“破四旧”的红卫兵来到法门寺,先是捣毁了佛殿内的铜像,又试图挖开真身宝塔。住持良卿法师上前喝阻,被打得头破血流。法师随后披全身浇满煤油,在宝塔前自焚。
  • 《可爱的牧羊女》展现了莫扎特在音乐创作各方面崭露头角的才华。这位年少的作曲家模仿法国、意大利和德国的歌剧样式,加入通俗的曲调,同时表现出对音乐风格及其语言的自信。他在巴洛克风格和古典风格的交汇点上谱写了一部作品,开创了一种新类型歌剧──后来成为18世纪古典主义风格,为他后来的音乐创作奠定了基础。
  • 就像学习西方经典一样,东方的传统戏曲也值得我们认识。“你会唱一段昆曲,你就懂得欣赏《游园惊梦》,你会唱一段《苏三起解》你就会爱上《四郎探母》。”陈金次说:“我们从小不让小朋友喝茶,他长大后怎知品茶呢?土壤的流失,是传统文化式微的主因。”
  • 留学法国的简秀珍体悟到,法国的艺术当然很棒,大家随口就可以说出莫内、梵谷……这些艺术大师,然而,这些所谓的“大师”能够广为人知,是因为有非常多人在帮他们写诠释、写介绍,人们才知道怎么去欣赏,知道他们好在哪里。
  • 陈冠霖给自己的“终极目标”是“把李天禄演过的戏演过一遍”。这个目标并不意味着把前辈演师留下的剧本原封不动的重现。“基本上要抓住观众,剧情、音乐、口白都非常重要,要注意的应该就是要让观众看得懂,觉得音乐好听,剧情合理精彩。”陈冠霖说。
  • 加官进禄、长命百岁、金榜题名、家庭团圆,都是人们对幸福的想望,但看了戏就能得到吗?非也。天官出场时的定场诗讲得清楚:“瑞霭祥光紫雾腾,人间福主庆长生。欣看四海升平日,共沐恩波享太平。”
  • 七年出国三十多次,足迹几乎踏遍全球之后,陈锡煌不免感慨,懂得文化的外国人,愿意千里迢迢来看戏,但传统戏剧在台湾却非常弱势。凭着一股“艺术的东西不能给外国人看不起”的志气,2009年,陈锡煌以自己的名字成立“陈锡煌传统掌中剧团”。
  • 大幕拉开,雄浑的圆号响起,气氛凝重。只见江水滔滔,雾气弥漫,一艘艘战船正在行进。诸葛亮一袭白衣,羽扇轻摇。面对沉沉夜色,他胸有成竹。兵士们奋力摇桨,向曹营进发。接近对方水寨时,诸葛亮命士兵擂鼓呐喊,鼓声引来曹军箭如飞蝗,射中船上绑扎的草人。很快,孔明收箭十万余支,满载而归。
  • 皑皑白雪,连绵青山,芳草萋萋,悠扬的笛声缓缓而出。随之,乐曲节奏转而明快昂扬,一群藏族少年们跃然而至。他们挥舞着的雪白长袖飘曳在雪域高原的蓝天白云下,纯洁无瑕。这是神韵作品的早期节目《为神欢歌》的开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