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梓佑:桥之恋

郑梓佑
font print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12年01月19日讯】大学时代,古都南京像一块磁石般吸引着JOR,让JOR痴迷,让JOR向往。毕业后,JOR毫不犹豫直奔这“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洲”,因为那里有JOR的一份工作,更有JOR精心编织未完的玫瑰梦。

到南京后,JOR在一家知名的电子公司供职,这是一份相当不错的工作,是JOR在南京某大学任教的表叔颇费了几番周折才帮JOR搞定的。她,是JOR初中时的同桌,大学时,她在古城南京,而JOR却在江城武汉。虽然天各一方,却鸿雁频传,从未间断。可是精疲力竭之后,JOR如梦初醒,才发觉人生的这一局棋JOR输了,输得一干二净。JOR下的赌注过大,JOR错误地把自己的未来完完全全系在一个女人的柔肠上。虽然,她也曾为JOR痴,为JOR醉,而最终却与她有缘无份。经过一番苦苦挣扎之后,她终究还是牺牲在她妈妈那动人的感恩故事里。对于JOR她就像一颗流星,仓促而深刻地划过JOR的心田,给JOR留下刻骨铭心的伤痛后,消失在茫茫宇宙中,而JOR,惟有望空兴叹了。

那时,JOR和她同在家乡的一所中学就读,他们是要好的同桌。可是初中毕业那年,她随父母迁到南京去了。可是上天似乎总善于导演浪漫而凄凉的人间戏剧。三年后,也就是高考结束那年暑假,一个夕阳如画的黄昏, JOR独自一人漫步于家乡的长江大桥上,正当他如痴如醉地凭栏欣赏着落日黄昏的江面美景时,突然背后有人喊了一声他的名字,好熟悉的声音, JOR立刻回头一看,这时他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眼前站着一位年轻而漂亮的女孩,竟然是她,三年前的同桌!岁月已将她出落得亭亭玉立,然而少女的羞涩却掩不住她一见如故的热情。她欣喜万分地告诉JOR,她考上了她梦想中的大学,这次回家乡是看望外婆……,他们兴奋的交谈着,祝贺着。

一个礼拜之后,她又返回了南京,此后的日子,他们鸿雁不断,书信频传。原来她是一个才情十足的女孩,她的笔能使黯然失色的月亮焕然生辉。从此她就用她那注满柔情蜜意的笔如痴如醉地为JOR描绘着十里秦淮的旖旎风光;JOR则如诗如画地为她描述着白云黄鹤的美丽传说。她钟情于龟山雄塔的宏伟壮观,JOR迷恋于玄武俏湖的妩媚丰姿……,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从此诞生,一股温情从此浸润了JOR大学时代的每个日子,让JOR享受着它的甜蜜,也让JOR承受着它的煎熬。

JOR毕业来到南京工作后,他们更加亲密无间,南京城里几乎处处都有他们相爱的影子:中山伟陵的曲迳幽巷里留着他们庄严肃穆的足迹;熙园、瞻园的楼台水榭间飘荡着他们欢快追逐的嬉笑声。他们并肩于长江大桥的黄昏里;他们徘徊于秦淮河畔的月夜中;他们留恋于栖霞佛岭层林尽染的红叶里;他们沉醉于莫愁湖畔绚丽多姿的风荷间……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正当他们如胶似漆时,她的妈妈却将她推销给一位“阔人”的儿子。据说,那阔人是南京政界的一位要人,也是她家的“恩人”(当初她举家迁往南京城时就是靠了这样一位大恩人在后面大力张罗方才顺利入迁的)。这对JOR来说简直就是晴天霹雳,横在JOR面前的简直就是一座冰山。JOR绞尽脑汁企图越过冰山,然而却无济于事。经过一番较量之后,在JOR这个痴情的种子还没来得及放弃她之前,她却先放弃了JOR。如果说这场爱情是一场赌局,那JOR输了,输得尽失风采,连一点冠冕堂皇的理由都找不到。

那天傍晚,他们仍像往常一样漫步于南京长江大桥上,与以往不同的是,那天的大桥似乎很长很长,他们踱了很久也没有踱过去。正是长江涨水的季节,附近的江面上,几只失魂落魄的水鸟在低旋徘徊,不时发出几声哀鸣,令人毛骨悚然;远处,江面茫茫无际,汹涌的波涛一波接一波疯狂地滚滚
而来,狠狠地冲撞着桥底的柱子和岸边的盘石。掀起的浪花像被撕裂面孔的怪兽,发出震耳欲聋的咆哮,似乎要吞没这一切似的。她倚着桥栏哭了,哭得那样揪心。哭声与浪涛声交织在一起,仿佛整座大桥都为之震颤,整个长江都为之号啕。

啊,大桥!你能连接大江南北,却无法连接两颗原本相爱的心!

寂静的午夜,JOR独自一人来回徘徊于桥上,往日甜蜜的一幕幕在他的脑海里翻滚。思忖良久,他终于下了一个决定:离开南京,到南方去!为了忘记这块伤心地!这时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叠厚厚的书信,那是他们大学期间来往的书信,JOR将这些曾经装满爱和情的书信一一撕碎,缓缓地抛到桥下,在路灯的照耀下,那被撕碎的信纸随着微风缓缓飘落在波涛滚滚的江面上,又在江面一上一下随着波浪起伏打转,最终消失在滚滚东去的长江里。

在一个秋风瑟瑟,寒雨潇潇的早晨,JOR打点着简单的行装,背上行囊,带着满腹忧伤上路了,没有人知道JOR正汇入拥挤的车站,没有人送行,也没有人道别。正是,来时热热烈烈,去时冷冷清清凄凄切切。一声长鸣,列车启动了,闭上眼睛,脑海里又浮现熟悉的紫金山、莫愁湖……

啊,别了,南京!别了,秦淮河!你曾使JOR快乐无比,你曾使JOR热情万分……

经过一天的颠簸,JOR来到了南方最大最繁华,也最吸引人的广州。不久JOR在一家科技公司上班了。这里到处是拔地而起的摩天大楼,夜晚整个城市灯火璀璨,霓虹闪烁,明显比南京更繁华耀眼,大街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显然这里比南京更拥挤,更热闹。尽管这里的热闹不属于初来乍到的JOR,但是JOR还是试图将自己溶入其中。这里没有人知道JOR的过去,没有人知道JOR的一切。忽然间,JOR仿佛觉得自己像个初生的婴儿。在这里,他有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闲暇时,可以把自己关在屋里,泡在书里,或者沉浸在音乐里,偶尔心血来潮也像个职业作家似的提笔写上一两篇文章表达一下自己的情感或人生感悟并投向报社或杂志,偶尔接到他炮制的文字被编辑采用刊登时也会让他开心一下。此外,如果看书腻烦了,他也会在周末约上几个朋友去逛广州最热闹的步行街,或者去游乐场看露天的南粤民俗表演。

虽然,独自一人,夜深人静时,JOR偶尔会想到她,但是她的印象却越来越模糊,越来越不清晰。某日黄昏,JOR乘兴独自一人去步量广州大桥,恰夕阳斜照,波光粼粼,美不胜收,虽然没有她的陪伴,但是JOR发现,原来一人独步黄昏也是很美妙的。抛弃旧日的包袱,一身轻松,JOR正渐渐适应了南国的独立新生活。有书为伴,他已不再觉得寂寞,写文撰稿,他已不再觉得空虚无聊,与同事朋友相伴,他已不再觉得孤单寂寞,看大街上热闹的人潮和精彩的表演,他不再觉得生活单调枯燥………

就在JOR到了广州两年之后的一个冬天,他收到一封由老家转寄来的信件,而这信是她从南京寄到JOR的老家的。信中她告诉JOR,那个阔少其实并不爱她,经过几番周折之后,她与那位阔少爷最终因为性格不合而分手,而他的父亲也因卷入某宗腐败案而被免职审查云云………。现在她也辞职离开南京去攻读研究生了,在遥远的北方,哈尔滨。她说,或许冰天雪地的世界才可以让自己的头脑冷静,才可以让自己的灵魂净化。如此说来,这的确是个纯洁的好去处。然而JOR读完信后又将信折好塞入信封中,并将信封夹在了她以前赠给他的一本书中,再把那本书套在一个大的牛皮纸袋里封上,而那本书的名字叫【廊桥遗梦】,那是他大学生日时,她从南京寄给他的生日礼物。

父母在转寄这封信时也给JOR寄来了御寒的冬衣,并叮嘱JOR今年过年务必要回家团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抚摸着父母从老家寄来的冬衣包裹,JOR不自觉地吟起了这首唐诗【游子吟】,不知不觉间热泪盈眶。眺望窗外,夕阳西下,金色的落日余辉又洒在了不远处那片郁郁葱葱的树林上,一群叽叽喳喳的鸟儿又从四面八方纷纷飞回了那片林子,这时JOR才想起自己自从离开南京去了广州之后,已有两年新年没有回家。独自在异地他乡过节的他,在大年三十除夕团圆的晚上,尽管那种思乡之情与孤独像幽灵一样不断袭上心头,但JOR却用写作来驱散这种幽灵,消除乡愁与孤寂。

如果说,情人之间的相思是甜蜜的,那么父母亲对儿子的思念一定只会是痛苦的。两年间,除了父母亲人,同学和老师又何尝不是JOR的思念呢?故乡的山山水水又何尝不是JOR的牵挂呢?人生在世,爱情固然可贵,但除了爱情,还有亲情、友情、乡情……这些又何尝不值得去珍惜呢?JOR的亲人和朋友不也正是这样一直惦念着JOR么?想到这里,JOR于是暗暗决定,今年,一定要回家陪父母过年。

夕阳西沉了,夜幕已拉开,但林间却仍然弥漫着暖暖的落日余晖的味道,显然,明天又是一个艳阳天。纵眼远眺,只见波澜不惊的珠江水面上闪烁着另一个华灯璀璨的水中世界,一道道美丽的彩虹气势磅礡地横跨于绚丽多彩的珠江之上,迎来送往着来来去去的天涯过客。

啊,大桥!你是JOR生命中最不寻常的一段路,JOR终于走过来了!

【后记】:

人世间的情感是多种多样的,而不仅仅是爱情。除了爱情,还有亲情、友情、乡情……,毕竟爱情不是生命唯一的支撑。热爱自己的生命,同时也热爱周围每一个善良可爱的人,用博大的胸怀去珍爱一切值得爱的对象,然后才会有快乐属于自己,才会被人所爱,生命的意义才会因此丰富而真实。人生在世,挫折难免,有些挫折已成过去,需要及时甩掉挫折的包袱,才好轻松上路进入人生新的旅途,我们不能让过去的挫折或失败成为未来前进的绊脚石。——-这便是经过了那段曲折的人生之旅后,JOR对人生意义全新的认识。

作者:郑梓佑
2012年1月15日修订版@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这个民族已经蜕化为不完全意义的人类了,这个国家已经堕落成人间地狱魔窟了。他至多一半是人,一半是兽!恶兽、怪兽、魔兽、暴兽!因为这另一半它们除保留着人类最原始、最低级、最本能的习性【比如吃饭、睡觉】之外,却丢失了人类亿万年从动物进化为人类,区别于兽类的最重要、最根本的标志---人性。       
  • 玉娇利诱不从,威武不屈,临危不惧,奋勇自卫之无畏精神,自当可歌可颂。然今梁君海怡,渺小女士,为国人之自由民主,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以卵击石,舍我其谁之豪情壮举亦不在其下,甚而更敬三分。
  • 好人关高墙,自焚弥天谎。 九评揭老底,坏事一箩筐。 万事有缘由,挣脱共匪绑。 法轮大法好,帮你明真相。
  • 不知从何时开始,吃过晚饭后总有个习惯,那就是要去附近的街坊上溜跶一圈。年轻而好奇的心总是会驱使我要去看看市面上的新鲜事物,什么精品店、古董坊、地摊跳蚤市场等等都是我去的对象。不过我最爱去的地方还是在居家附近后山坡上的文渊路一带。穿过那人群拥挤、吵吵嚷嚷的市场,顺着一条幽深的小巷走进去,前面便是一所师范大学的后门。那是一条通往师大校园的快捷方式,附近的居民得天独厚,可以从那里的后门直接进入师大的校园,感受一番大学校园的人文气氛。路不宽,却足有一里多长,当地人习惯称之为“文渊路”,上了年纪的人也有叫“学府巷”的。
  • 从古至今,人世间有多少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感动过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又有多少悲壮凄婉的爱情故事激励过一代又一代的少男少女,然而又有哪一段比这跨越欧洲的巴黎与非州的卡萨布兰卡的爱情故事更加让人动容更加让人怀念的呢?一曲哀婉凄凉的老情歌《时光流转》又把我带到了浪漫而温馨的巴黎和催人柔肠寸断的卡萨布兰卡。因为二次大战时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曾演绎过一段浪漫而温馨却又催人泪下的悲壮爱情故事。直到今天它仍教人留恋不已,仍教人感叹万千!然而谁又曾知道,是一场战争,可憎的法西斯战争无情地催毁了这段温馨的爱情故事呢?谁又知道若干年后,在卡萨布兰卡------遥远的非洲-----又是这场战争延续了这段残缺的爱情故事呢? 战争的烟云淹没了爱情的甜蜜,从而使它变得悲壮万分,凄怨无比。还是让我们回到二战时狼烟四起的欧洲巴黎吧。
  • 清明之际,舍妹夫妇远携父母灵骨而归葬于故乡,余在海外,阻于国难不能奔赴,乃吊之以文,曰: 呜呼!先父仙逝,十三春秋;先母驾鹤,亦近三月。忆思双亲,善良一生。育我兄妹,兼济亲族。力有大小,唯尽本分。载入家谱,亦有光矣。
  • 神韵交响乐团演出的西方交响乐曲,经常有有十分贴心的安排,乐曲的选奏也极富巧思,不论观众是否熟悉西方古典交响乐,在精彩的乐音引领下,总会体验到层层的惊喜与无尽的感动。
  • 只记得那个衣衫褴褛的长头发的女人,拖着一跛一跛的腿,挨个翻着垃圾桶找吃的,他一边找一边咧着嘴笑。那女人就是我要说的,我们村老人给我讲过的苦命女人。其实提起来,乡下的人,哪个不觉得自己命苦:干不完的活,操不完的心,担不完的惊,受不完的怕。
  • 凤飞飞的歌声无疑是台湾近代流行音乐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页,她演唱的台湾歌谣作品,为数虽然不多,寥寥数十首,创作年代却从晚清到近代,风格迥异多元;更重要的是,身为台湾的女儿,面对每一首作品,无论是原唱或是重新演绎,都展现出歌者对传承尊崇母文化的使命与信念。
  • 我要写篇短文纪念我刚过世的朋友,林建兴。林大哥生前写道:“人一走,茶就凉,属自然规律;人还在,茶就凉,为世态炎凉。”我喜欢喝茶,虽不擅焚香煮茶,但我知道,好茶哪怕茶凉了,余韵袅袅,还是会让人回味无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