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楚霸王项羽吃什么?

苏省
font print 人气: 347
【字号】    
   标签: tags: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楚国的兴起,文化上形成南北迥异的风格,北有诗经,南有楚辞,在饮食文化上也一样逐渐形成了南北两大风味。在北方,古齐鲁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形成了中国最早的地方风味菜──鲁菜的雏形。 在南方,“春有刀鲚,夏有鲥,秋有肥鸭,冬有蔬”,一年四季,水产、畜禽、菜蔬,物产丰饶,又融汇了很多南方民族的风俗和饮食习惯,逐渐形成了今天苏菜的雏形。

在苏北一带,最具代表性的菜肴,莫过“烧杂烩”,无论是一般人家请客,还是上大馆子吃饭,菜单上一定有这道菜。

烧杂烩的作法十分简单,将鱼、肉类、干贝等切片,加上葱、姜片、绍兴酒蒸透入味,再将各种原料和调味料下入鸡汤烧烩入味,将原料装碗蒸五分钟,鸡汤勾芡,浇在杂烩碗上即成,并可依个人喜好不同、当地生鲜食材不同,而增减各种食材,是非常受到各地欢迎的一道菜。

如此大众化的一道菜,出身却很不寻常。

乌江自刎,“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千古绝唱中,立着绝世美女虞姬以及专情的英雄项羽。项羽一生只爱一位女子,简单而专一。

昔日西楚霸王项羽在战场上勇猛无敌,叱咤风云,照理来说这样一位英雄应该是煮酒论剑、豪气干云,山珍海味遍席间。令人意外的,他在饮食上却也是简单异常:每顿饭要求只做一样菜。一如他对虞姬的专情。

然而手下的厨子们却为此伤透了脑筋,他们热爱霸王,一心希望他有充足的体力,好带领江东子弟兵驰骋沙场,但却又不能违反霸王一餐一样菜的要求。厨子们左思右想,于是将鸡、鱼、肉等放入一锅,精心烹制后,端到大王面前。

杂烩,乍看之下有如家中闹气妻子随意敷衍而做的晚餐,却是包涵着厨子的满满心意。项羽只吃一口就胃口大开,顷刻之间一大碗烧杂烩就碗底朝天,项羽并要厨子从今而后就如此作菜。从此以后,厨子每天必烧杂烩,而且为了使霸王不会吃久了厌烦,每天都更换食材、配料,希望能让大王吃得开心。

霸王死后,江东子弟怀念霸王对江东的功绩,便把烧杂烩的作法流传下来,并成为江苏名菜。

--转载自《看杂志》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 不懂的根本,就会漂浮不定、不得要领;而寻找根本,正是人生最重要、最高深的课题。
  •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鼎盛时期,经济上繁荣兴盛,文化艺术上群芳争艳,国力的强大促使其各方面得到发展,陶瓷业也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唐三彩就是这一时期产生的一种彩陶工艺品,它以造型生动逼真、色泽艳丽和富有生活气息而著称。
  • 相传,“贵人难医”是名医郭玉提出的理论,名医扁鹊也曾提出类似的观点,后来成为人们熟知的中医典故和传说...
  • 中华传统文化素以注重自身道德修养闻名于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神内涵体现在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座名铭是其中之一...
  • 中国古代的“如意”曾是防身器物,战争中也用以代麾作指挥,及佛僧讲经是备忘的工具,但更多的是被古人视为吉祥之物。延至清代,小小的“如意”已是集清宫礼仪、陈设赏玩为一体的珍奇用物。
  • 中国的古建筑上,多缀有匾额,相当于古建筑的眼睛。匾额讲究的是内容的意境及文采,表现出古代文化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 风筝起源于中国,而后广传于全世界,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和休闲活动。放风筝的趣味不是普通人所能想像。前人金圣叹曾说:“见人风筝断,一乐也。”
  • 古时婚姻讲究“门当户对”,是指男女双方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情况相当,很适合结亲。“门当户对”的婚姻观念在一般情况下来说,确实有其合理性。
  • 宫灯,又称宫廷花灯,顾名思义是古代皇宫中为帝王之家照明的灯具。宫灯由于长期为宫廷所用,除去照明外,还配以精细复杂的装饰,以显示帝王的富贵和奢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