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宫灯

珑玲世人叹 艺绝神仙惊——中国宫灯

路圣石 整理
font print 人气: 594
【字号】    
   标签: tags:

宫灯,又称宫廷花灯,顾名思义是古代皇宫中为帝王之家照明的灯具。宫灯由于长期为宫廷所用,除去照明外,还配以精细复杂的装饰,以显示帝王的富贵和奢华。

宫灯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其不同于现在的任何灯具,是灯具与中国工艺美术完美结合的产物,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是中国特有的手工艺品,也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符号。

宫灯以工艺复杂、做工精良、造型雅致而闻名于世,既有实用价值,又表现出东方艺术和中国民族风格,富于文化艺术鉴赏价值,直到今天在一些豪华殿堂和住宅里仍能发现宫灯造型装饰。

宫灯的历史

据文献记载,在春秋时期,公输班(鲁班)营造宫殿时,曾用木条做支架,四周围帛,燃灯其中,虽然构造极其简单,但可以说是原始宫灯的雏形。而“宫灯”之名,则是始于东汉。相传,东汉光武帝刘秀建都洛阳、统一天下后,为了庆贺这一功业,在宫廷里张灯结彩、大摆宴席,盏盏宫灯,各呈艳姿。

隋炀帝大业元年正月十五,在洛阳城陈设百戏,遍布宫灯,饮宴畅游,全城张灯结彩、半月不息。隋唐之后,每逢元宵节,家家宝灯高挂,处处明灯璀璨,人人提灯漫游,盏盏争奇斗艳,真是“灯具千光照,花焰万枝开”。所以,元宵节又被称为“灯节”。后来这种风俗传至全国甚至海外。

正统的宫灯造型为八角、六角、四角型的,分为上下两节,上节名灯帽,下节名灯身,两节间以链相连。所有灯窗上糊绢或镶玻璃,并画有彩色图画,下面悬挂流苏,造型端庄,肃穆、稳重。宫灯上的画屏图案内容多为龙凤呈祥、福寿延年、吉祥如意等。宫灯用料极为考究,大多是红木、紫檀木、花黎木、楠木等贵重木材,甚至以昂贵的金银装饰。制作要求精细加工,技艺全面,雕、镂、刻、画,缺一不可。

看宫灯 必看画

宫灯的类型可以分为很多种,比如八角宫灯、走马宫灯、壁灯、微型宫灯,彼此各有差异。宫灯是绘画、木雕和玻璃工艺的集合体。有句话叫做“看宫灯,必看画”。宫灯是一个旋转的、活动的、立体的、多画面的画组。一个宫灯有十二或十八幅画,画框是立体的,手绘的每幅画都不同,所以可以看完一幅接着再看另一幅。

在清代,朝廷里甚至有专门负责掌管灯具的灯官,宫灯制作也有造办处,征集天下能工巧匠制作。明清的宫灯主要以细木为框架,雕刻花纹,或以雕漆为架,镶以纱绢、玻璃或玻璃丝。由于其珍贵,宫灯也成为清朝皇帝奖赏王公大臣的赐物。《清朝野史大观》有载:“定制岁暮时,诸王公大臣,皆有赐予。御前大臣皆赐岁岁平安荷包一、灯盏数对。” 

民间宫灯

随着宫灯的制作技术传入民间,衍生品种繁多,且逐渐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常见的有白帽方灯、红纱圆灯、六色龙头灯、走马灯、蝴蝶灯、二龙戏珠灯、罗汉灯等等,其中尤以红纱灯最为著名。

民间在宫灯上面绘制各式各样图案,各含不同寓意,各有不同功用,如一团和气灯、哈哈二仙灯、三阳开泰灯、四季平安灯、五子夺魁灯、六国凤祥灯、七才子路灯、八仙过海灯、九子登科灯、十面埋伏灯等。人们通过这些不同内容的灯笼,寄托心中的愿望。如家庭和睦多挂“一团和气灯”,家人出门在外的就挂一盏“四季平安灯”,家里有学生的可以挂“九子登科灯”等等。

宫灯作为中国工艺瑰宝之一,造型优美,宜书宜画,撑合自如,易于保存。既可用于喜庆饰品,点缀升平;又可作纪念品,赠送亲朋,可谓“珑玲世人叹,艺绝神仙惊”。@*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十二章纹,是中国古代帝王及高级官员礼服上绘绣的十二种纹饰,它们是: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等,通称“十二章”,绘绣有章纹的礼服称为“章服”。明代称为“补服”。
  • “杭州雅扇”自古有名。尤其是南宋迁都临安(即杭州)后,制扇工艺更为发达,形成了许多的著名商号,如“徐茂之”、“青茂”、“陈家”、“周家”等品牌。自南宋以后,杭州制扇业极为发达,与丝绸、茶叶齐名,被视为“杭产三绝”,也是杭州“五杭”(杭剪、杭线、杭烟、杭粉、杭扇)之一。
  • 中国扇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隋唐之后,羽扇与纨扇大量出现,而这时期的文人墨客喜爱把玩扇子,视其为“怀袖雅物”,一些诗人词人,除了饮酒作诗,经常边摇纨扇边吟诗作赋。历代文人墨客们还在扇面上题诗作画,抒情言志,形成了独特的“扇子文化” 误点成蝇 据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记载,三国时,汉恒帝曾赐曹操一柄“九华扇”,十分名贵,其子曹子建特为此写了一篇《九华扇赋》。 曹操便请杨修为他画扇,不料杨修不小心将一滴墨掉到了扇上,他急中生智,将扇上的墨点画成一只欲飞的苍蝇,曹操看后竟误以为真,忙用手去拍打。从此,“误点成蝇”的典故流传至今。 唐伯虎巧画扇面 唐伯虎很擅长画扇面,他技艺超群,远近闻名,有好事者不服气,就故意出难题刁难。 一天,有人来请唐伯虎画扇面,要求他在小小的扇画上画100只骆驼。唐伯虎什么也没说,点点头就开始画了起来。只见他先画了一片沙漠,又在沙漠中间画了一座孤峰兀立的大山。随后在山的左侧画了一只骆驼的后半身,它的前半身正被山壁挡住;在山的右侧画了一只露出前半身的骆驼,正被主人牵着。画完后,唐伯虎放下了笔。 来人一看就急了,说:“这可不够一百只啊!”唐伯虎立即又拿起笔来,在旁边题了一首诗:“百只骆驼绕山走,九十八只在山后,尾驼露尾不见头,头驼露头出山沟。”来人一看,哑口无言,只好灰溜溜的走了。 没过几天,又一个秀才模样的人让唐伯虎画扇。他自己命了一个题,叫《花香》,但扇面上不要一瓣花。唐伯虎点点头,就在扇面的右边画出几片绿叶来,一群蜜蜂,一只蝴蝶,正飞了过去。然后,唐伯虎在扇面上题了“花香”二字。秀才看了,赞叹不已。◇
  • 【大纪元2011年03月18日讯】箫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箫源自远古时期的骨哨,历史悠久,音色圆润轻柔,幽静典雅,其音量较小,常用于独奏、琴箫合奏或丝竹乐演奏。由最初的四孔发展为现在的六孔(前面五个按音孔,后面有一个吹音孔)。 在秦汉至唐,“箫”一词主要用作指编管的排箫,唐以后方专指竖吹之笛--即直箫。 现代的箫可分为洞箫、南箫和琴箫。传统洞箫沿用古制,五音6孔;琴箫为8孔,为改进后降低声音,适宜与古琴合奏;南箫,由中国唐代尺八发展而来,与日本目前流行之现代尺八分别为唐尺八所不同的两个支派,目前仅见于民间和传统南音音乐。 箫的演奏技巧,基本上和笛子相同,可自如地吹奏出滑音、叠音等,但灵敏度远不如笛,不宜演奏花舌等表现富有特性的技巧。但却适合吹奏悠长、恬静、抒情的曲调,表达幽静,典雅的情感。
  • 古筝作为中国传统弹弦乐器,具有古老的历史渊源和浓郁的民族特色,传统筝曲古朴雅致。
  • 一张八仙桌,或四边摆四张长凳、或两侧放两把椅子,吃饭饮酒、喝茶待客,显得稳定平和。
  • 埙(音同熏),是中国古代很重要的一种吹奏乐器,也是中国民族乐器中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埙一般是用陶土烧制而成。因此又叫“陶埙”。这种乐器除了陶土制成的以外,也有用石、骨制成的。
  • 笙是中国古老的簧管乐器,在古代八音的乐器分类中(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笙属于匏类。
  • 九州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对中国的泛称,其来源于夏、商、周时代的地域区划。
  • 徽州民居的白墙灰瓦,徽州祠堂的底蕴厚重,徽州牌坊的宏大精美,被称为“徽州三绝”,已经成了今天徽州人的三大宝贵遗产。看了徽州牌坊的人都说:“徽州三绝,牌坊为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