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奇女传(17)

佚名
font print 人气: 26
【字号】    
   标签: tags: ,

第九回 观音寺丧吾说法 白莲池九贤赋诗

  却说西陵县双龙镇,有一观音寺,寺中一僧,名曰醉月,门下徒弟有五六十人。这醉月长老谨守清规,日率弟子春耕秋种,竟成巨富,一日,醉月长老谓诸弟子曰:“吾自出家以来,祇知道苦念弥陀,究竟不知‘弥陀’二字,出于何处?今闻大悟山有一丧吾和尚,通玄达妙,见性明心。趁着四月八日,佛祖寿诞之期,我欲请丧吾下山,到吾寺说法,讲解经义,也不枉出家一场。”众徒弟齐声应道:“惟师命是听。”

  醉月长老带了两个徒弟,行了七十多里,到了大悟山。上得顶来,见白鹤衔花,猿猴献果,香清味淡,别是一番世界。看见山门,早有两个和尚前来相迎,与醉月师徒相揖而入。进了客堂,彼此合一。醉月细说来意,那和尚摇头道:“我家师父自上山来,二十余年,并未下山。即山下名家巨族,吟诗插柳,概不迎送,岂肯到你寺中说法?”醉月道:“你家大和尚既通禅礼,自然慈悲度世,况我请去说法,是阐扬佛教,代天宣化,比不得是俗家往来,一派虚名,全无实际。烦二位大师领我进去,见了大和尚,料不推却。”

  二位和尚遂引醉月入方丈,见了丧吾,醉月倒身下拜。丧吾连忙扶起,分宾主而坐。醉月具道来意,丧吾欣然答道:“久闻你观音寺山不高而秀,水不深而清。兰山耸翠于面前,柏巃横枕于背后。砂环水转,松茂竹苞,为西陵第一名境。乃高士托足之所,良缘广聚之乡,吾心向往,已非一日。今大师既来相约,切愿拜在下风,平生之愿足矣。”醉月见丧吾应允,喜形于色,道:“我师慈悲度世,真乃天人之师也。”到了次日,丧吾引醉月参佛既毕,吩咐徒弟好生看守山门,下山望观音寺而来。醉月使众僧各各参见,十分恭敬,自不必说。住了数日,双龙镇上,人人知道观音寺请了一位高僧。于四月八日昇座说法,老老小小都来听讲。醉月又使人请七位贤士齐来坐叙。那七位贤士,为首的是:孝廉公朱若虚,致仕邑侯杨廷臣,汉皋谌于飞,木兰山铁冠道人张良贞,仙姑庵尼僧慧参,孝廉陈荣兖、叶同观。七位贤士,一一与丧吾相见,各道相慕之意。丧吾见七人皆是儒风道骨,好生欢喜。到了四月八日,丧吾出示帖山门外,书道:
    大悟山丧吾和尚告禀诸位檀越大护法:僧中年出家,资性愚昧,德不自量,辱昇禅座。于本月八日,宣说吾佛陈言故典,有污聪听,抱愧良多。自辰至巳,请善男到经堂讲经﹔自午至未,请善女到经堂讲经。庶男女有分,清规不越。谨白。

  却说那双龙镇及四方善士,都知丧吾是个有名高僧,到了初八日,士女如云,毕集山门之外。辰牌时候,寺内钟鼓齐鸣,笙箫迭奏。一阵阵香风扑鼻,一双双白鹤旋旛。停了一会,又磐声响亮。听者尘怀顿尽,善意兴兴。众僧簇拥丧吾参佛昇座。头戴五佛冠,身披大红袈裟,足踏云鞋。两旁僧众,又金鼓大振,箫管齐鸣。须臾,金住鼓停。那大和尚高声吟道:
    无生父母,净土家乡。生我没我,空作昂藏。认取归路兮,莫旁徨。

  和尚吟毕,众寂无哗。僧寺人等,无一个上前参问。那大和尚又吟道:
  未生我兮谁为主,既生我兮主我谁?
  大道不明空费力,水中明月自修持。

  丧吾吟罢,左右僧士无人敢应,一个个形如木偶。祇见人众中走出一个小学生,头戴青巾,身穿蓝衫,年纪不过八九岁,步至禅座下,合掌对那大和尚答道:
  未生我兮天为主,既生我兮心为主。
  大道若明不费力,水中明月好精神。

  大和尚听了,合掌当胸,又高声吟道:
  水中明月好精神,风送波摇万点星。
  不尽浮云蔽月色,清池里面影沉沉。

  小学生不慌不忙,顺口答道:
  性静如水慧如月,六欲不生万念寂。
  浮云生灭空往来,寥寥太虚无罣碍。

  大和尚又吟道:
  龙从火内出,虎向水中生。
  九叶莲台上,自度自家人。

  小学生答道:
  心中炼性龙火出,性中立命虎水生。
  心花灿烂莲花生,元神起是自家人。

  大和尚听了,口称:“善哉,善哉!”又吟道:
  元神真又真,空寂见无生。
  返我真面目,净土好安身。

  小学生听了“返我真面目”这一句,料丧吾识破机关,又见丧吾下了法座,有相逊之意,往外就跑,不知去向,丧吾也退入方丈去了。那些看的众人,都道这个和尚果然有些道行,感得天神下降,不然,那有不上十岁的小学生,就能出口成章?一个个疑神见鬼,惟有朱若虚暗笑不止。大家进方丈,请大和尚再出说法,不表。

  却说这小学生,不是别人,就是若虚之孙木兰女也。若虚因他从小聪明,五岁入学,将一十三经读得透熟。他又喜看佛经道典,深通其妙,所以三教宗旨,心传妙法,一一皆知。当日听了丧吾所云:上半日是男子听法,下半日是女子听法。木兰心中想道:“与男子说法,必是尽性至命之理﹔与女子说法,不过是因果报应。”私向伯母房中,将哥哥克念的头巾、蓝衫穿着,俨然一个小相公模样,竟来观音寺听僧说法。当时见丧吾连吟二偈无人参解,他就忍耐不住,竟到法座下与丧吾对答。比及丧吾下座之时,他却跑出山门之外,竹林之中,取下头巾,脱去蓝衫,与一班女娘,匆匆而回。况且朱家家法,一切内眷足迹不出中门。谁人认得?朱若虚虽然晓得,也不肯说明。当日见他有如此大才,到也欢喜。自此丧吾在观音寺,与诸贤或登木兰之峰,探滠源之浦,寻白云之洞,观城潭之水,吟诗作赋,讲道谈经。住了半年,才回大悟山。

  过了一年。一日,观音寺池中莲花开放。醉月长老命徒弟搭起一座冰阁凉亭,请诸贤来赏莲花。及诸贤毕至,依次而坐,早有侍者焚香烹茗,茶酒并进。那谌于飞开口言道:“目今大唐天子明良际会,胡越一家,五谷丰收,三灾永息。使吾等高歌酣饮,对此光天化日,和风庆云,花呈其色,鸟奏其音。我等各吟莲花诗一首,以志今日之胜。”众人皆道:“说得有理。”九贤吟罢,彼此相赏,侍者又茶酒并进,果食重添,直饮到月上三竿,方才散席。到了次日,丧吾道:“乐不可极,贫僧欲回大悟养性,期至九月八日,我等九人一齐到朱兄府中贺节,列位切不可失信。”九人齐声道:“谨遵台命。”于是九贤各各作礼而散。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李靖即取出三百两银子与庞母,另造房屋。又将百两银子,以作庞母养生之资。盘桓三日,拜别庞母,辞了众人,望西而行。乡人尽皆撒泪,依依不舍,李靖也切切而去。
  • 李靖别了柳家店,携二位龙女行了七八日,早到西城。旋回故里,令二女权立门外,先进家中见了母亲,将误入龙宫行雨收尸之事,一一说明,又出夜光珠、宝剑为证。
  • ,越王府中不见红绢,左右遣使捕捉,越王曰:“红绢入府,经五年矣,未尝以颜笑假人,吾尝谓绢有侠之气。昨日席间,以目熟视李靖,必从靖去矣!”左右往察之,果如越王之言。
  • 李靖与红绢策马而行,来至临潼山,到了梅林镇。日暮投宿,歇于楼上。次日天明,濛雨不休。李靖晨起,捡书观看,红绢亦对镜理发。对门楼上,坐着一颁白老者,发如旋螺,须若短松,以目视红绢。李靖心甚恶之。
  • 自此李靖佐公子理农桑,治甲兵,交结宾客。天下豪杰,无有不知世民之贤者,皆李靖之教也。如此三年,公子志不少懈。
  • 再说朱若虚在路上行了月余,将及长安地界,路上行人纷纷传说京中之事:文帝被弑,太子遭戮,太傅伍建章被诛,炀帝竟是废伦自立。若虚闻之,仰面号曰:“天乎,天乎!吾命之不长也。”
  • 尉迟恭因久病新愈,多饮了几杯,就昏昏欲睡。若虚寻思:此人日后必是朝中柱石,待他病好,将他荐往越府,也不负我师嘱托,遂与尉迟恭在朱仙镇住了一月有余。
  • 住了数日,魏徵吩咐兄弟魏徽好生照理家务,不可荒芜田地,同尉迟恭望长安而来,投见李靖。李靖待为上宾,说道公子世民之贤,恳他二人往见唐公。
  • 无忌心知李靖为唐公招贤之意,却也不肯说明。秦叔宝道:“既二位兄长皆有归唐之意,弟为兄等代执鞭之役。”程知节道:“大丈夫孰不愿投明主,使名标青史,流芳百世?弟亦闻名久矣。”褚遂良但笑而不言,亦深知李靖之心也。
  • 炀帝登极之日,思量满朝中惟太傅兼吏部尚书伍建章老成练达,文武钦敬。令其草诏,假为遗旨,以服众心。谁知伍建章接诏在手,就写道:“老王身死不明,储君无辜被杀。天下诸侯,各速兴兵问罪,以擒国贼!”杨广即将建章凌迟处死,夷其三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