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图:澳洲秋 柿子熟

逍遥
font print 人气: 194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大纪元2013年05月25日讯】(大纪元记者逍遥报导)澳大利亚地处南半球,现时秋季。悉尼的秋天会悄悄来临,悄悄离去,树叶还没黄,树上果子已经摘光。私人果园的橘子苹果李子桃子早已无踪影,只剩几颗柿子挂在树梢上。

闲人摘柿子,不花钱吃足后再买一兜带回家去,脆甜不涩,大柿子直径有12公分,小柿子没人摘。
一般来摘果的人都是外来亚洲移民,华人是最多的,采摘的游人吃的比买的多。

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啊?便宜了摘果人!果农给摘果人作培训,有言道:可以免费摘吃一个;吃剩果皮要拿出果园扔到垃圾桶;不要折断果枝去摘那些够不着的果子…..

而华人带团来摘果子的导游对团员说:走进园子深处,不要让果农看见,吃足了不要忘记买一点点出来……

笔者言道:“嗨,咱能不能悠着点啊?这里是澳大利亚!”
……

果园上空和四周被纱网遮罩着,拦截着鸟虫。(摄影:逍遥/大纪元)

摘果子前要经过培训,怎样摘水果不伤害果枝,吃剩的果皮带出果园,免费可以摘吃一个。(摄影:逍遥/大纪元)

果园很干净整齐,到摘果子的地方虽然很近但不可以自行穿过,要坐在果箱里用拖拉机载过去。(摄影:逍遥/大纪元)

这棵果子多,肯定不甜,甜的早光光了。(摄影:逍遥/大纪元)

果园装果子的大木箱(摄影:逍遥/大纪元)

动拐杖了!够不着就别摘了,别弄坏了果枝!真不好意思。(摄影:逍遥/大纪元)

一大家人吃多买少,果园主就怕这样的。(摄影:逍遥/大纪元)

“唔,这棵树的甜!”边吃边摘 (摄影:逍遥/大纪元)

熟透的柿子就不能“吃”了,要小心摘下来“喝”掉它。(摄影:逍遥/大纪元)

摘够了坐车出果园去交钱(摄影:逍遥/大纪元)

许多地方种柿子为了观赏(摄影:逍遥/大纪元)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一生嗜茶,精于茶道的陆羽,被誉为茶圣,奉为茶仙,亲自踏访考察各地茶乡,从种茶、制茶、焙茶、饮茶、品茶,不只深究水质、土壤、气候等环境因素,如何影响茶叶的生长和气味,更讲求煮茶技艺、饮茶的配置与器皿,因而写就世界首部茶学专著――《茶经》。
  • 瓷器的历史大约可追溯至两千年前的中国。瓷器是一种玻璃化半透明的白色陶瓷,通常由高岭土(kaolin)(一种黏土)和白墩子(petuntse)(一种矿物)以高温烧制而成。瓷器到了近代才成为西方的遗产。14世纪时首次从中国传入欧洲。
  • 1940年代后期,尽管世界逐渐从二战的破坏中恢复过来,但有些传统艺术和文化的元素却逐渐被削弱了,传统艺术中的真、善、美价值渐趋式微。
  • 圣约翰大教堂拥有雕刻精美的外观和双排飞扶壁(flying buttresses)造型,毫无疑问是晚期哥特式建筑。教堂长377英尺,宽203英尺,白色抛光外墙上装饰着雕像、石像鬼(雨漏)、窗户浮雕,以及令人印象深刻的飞扶壁。飞扶壁上妆点超过95位十九世纪荷兰人物。一旁简约的红砖罗马式塔楼与哥特式装饰风格的大教堂形成鲜明对比。
  • 富维耶圣母大教堂(Notre-Dame de Fourvière)与巴黎圣心大教堂(Sacré-Coeur)一样,都是为了遏止社会主义公社的发展而建造,标志着回归宗教与传统。
  • 菲利普期望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能成为精神生活和学习中心,以培养智慧、文化和修养等领域为宗旨。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涵盖了修道院、修女院、大教堂、图书馆、学校和医院,还有西班牙王宫,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
  • 16、17世纪的袖珍肖像画主要装在吊坠的项链盒或小盒子中,用作外交礼物、爱情象征或是纪念出生或死亡的纪念品。到了18世纪,袖珍画因应珠宝而生,出现在项链垂饰或镶嵌在戒指或手镯中。期间许多来自欧洲的袖珍画画家来到美国为新共和国的公民作画。然后,在接下来的一个世纪里,袖珍画的需求迅速增长,在美国市场风靡了很长一段时间。
  • 阿拉巴马州议会大厦(Alabama State Capitol)位于阿拉巴马州的蒙哥马利(Montgomery),其令人印象深刻的门廊(portico)以新古典主义风格设计,是该议会大厦特色。阿拉巴马州议会大厦与其它州的议会建筑类似,都是坐落在小山丘上,俯瞰整个城市。
  • 博物馆研究古董盒子并不是看里面是不是还装有原来的东西或已空无一物。学术上打开古董盒子的目的是研究盒子的材质、形状、功能和美感的历史背景和故事。古董盒子的外观自成一格,至今仍吸引人们观赏,想一探究竟。
  • “落竹三千, 成就一亩茶。”古人以竹自许君子品德,今人以竹制焙笼泡出一壶好茶,竹子的清香增添茶汤的甘甜,此间一件件竹编器具透过竹编师傅落款标记,成了审美的主体,传世千古的好手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