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传统年俗

由祭祀说年味

作者:宁正言

充满吉祥喜气过年年画。(嘉义林管处提供)

font print 人气: 713
【字号】    
   标签: tags: , , , ,

进入腊月,黄历新年的脚步声近了,但人们却感觉不到过年的气氛,很多人都说“现在年味越来越淡了。” 似乎只剩下了吃年夜饭、放鞭炮烟花。连拜年都省了,群发短信就解决了。农村里还好些,有的城市鞭炮都禁放了。

有人说,如今生活富裕了,平常大鱼大肉的,跟过年吃的没什么两样,所以过年没有什么美食上的新鲜感;还有的说,平时常买新衣,不像过去穷的时候,只有过年才有新衣穿,所以也少了喜悦和期盼。真的是物质上的丰足造成了年味的淡化吗?笔者认为不是,因为中国年不仅仅是这么肤浅的吃饭穿衣,它有更深的内涵,是几千年民俗文化的一个传承。

酬神戏头出——扮仙戏。(宜兰传艺提供)

传统文化 祭祀敬天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崇尚天人合一、敬天信神的民族,相信“头顶三尺有神灵”和善恶有报的道理,所以敬天、供神对古人来说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因为相信有神灵存在,所以中国传统文化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习俗——祭祀。古人相信神灵会保祐家族兴旺,子孙幸福。通过祭祀可以敬谢天地神灵,并表达对先辈的敬仰和感恩之心。既体现出炎黄子孙道法自然、顺应天地的生命观,也可让人铭记历史,又增加了家族或宗姓的凝聚力,还向后辈传达了尊老、孝悌的理念。

从史载可见,夏商周三代,在一年年终冬至时,举行规模最大的一次祭神祭祖活动,后代叫腊祭。《礼传》记载三代年终祭祀大典名称“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汉改为腊”。祭祀对象有天神、后土、土地官神、百神、人鬼(祖先)等等。

古代祭祀从天子到诸侯、大夫、士有严格的礼法。《礼记.曲礼下》说,天子祭天地、祭四方[1]、祭山川、祭五祀;诸侯祭地神(方祀)、祭山川、祭五祀;大夫祭五祀;士只祭祖先。

《礼记.月令》说孟冬“腊先祖五祀”。“祖”即是家族最早的那一代,“先祖”通称所有先代的祖先。依照古代的历法,“腊祭”在岁之末,向诸神和祖先敬告一年农作岁成,感谢神的恩祐,这就是过年最重要的一件大事。

礼仪的精神

十二月被称为“腊月”。在这个月里,人们送灶神、换门神画、请财神、供祖先、拜神等等。很多人家在井台上甚至厕所里都要焚香,摆设供品。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又添加了许多其它内容,如贴春联、窗花、年画、点爆竹、拜年等等,无论年俗如何演变,祭祀始终是最重要的内容。

帝王在天坛祭天、祈谷、祈雨。图为北京天坛祈年殿。(公有领域)

实际上,人类最早的礼仪就是祭祀礼仪,体现了人类对天地神灵的虔诚膜拜。天坛就是古时皇帝祭天时用的祭坛。祭祀包含了严格的礼仪和仪式。百姓只能祭自己祖先和祀家中门、户、中霤(*房室的中央),灶,行(*路,一说井)等神,这是百姓的“五祀”[2]。

礼仪也是文明的标竿,体现了一个社会的文化及道德水平。《春秋左传正义》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仪、式、刑三者,皆为法(*规范)也”。仪式表达的是一种美德、秩序和尊重。仪式在古代被视为生活行事的遵行准则,可见古人对礼仪的重视。这体现出我们华夏文明的高度水平,所以中国自古被称为“礼仪之邦”。

供奉先祖和诸神,一是感恩神灵一年来的庇佑,同时还要接受上天的监督和检查,总结这一年来的言行,并祈祷上天能多赐予福德,来年家庭能够兴旺发达、幸福美满。整个腊月都被一种浓浓的“神圣”气息包围着,人人谨言慎行,充满了敬畏,连扫尘、煮祭品都有一种庄严的仪式感。家里老人就经常跟我说,过去一进入腊月,说话就要注意了,不能说不吉利的话,不要口吐脏字,要不然神会怪罪的。

元旦贺年 自我约束

喜贺元旦!(传艺中心提供)

过年就是跨年,既是一年的结束,又是新一年的开始。

南朝萧子云《介雅》诗吟颂:“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元旦”就是新年第一天时,俗称正月初一。宋代吴自牧的《梦粱录》记载“元旦”:“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

在这辞旧迎新的日子里,人们对未来充满了期盼和美好的向往,互相庆贺过去一年的辛苦与成就,并预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首先要拜的是祖宗牌位、各路神明,其次是家中长辈或老人。同辈亲友之间称之为“贺年”。

整个过年期间有诸多禁忌,如:不可追债、不宜杀生、不可吵架争执、不可懒惰等等,都是因为人们相信,这期间诸神齐降,人的一言一行都看在神的眼里,所以人人谨慎地自我约束,诸恶不行,气氛祥和喜庆。祖先神主位前的香火一直不可断绝,直到正月15日元宵过后,再举行仪式送神主,将祖宗牌位回复原位,关闭祠堂,这年才算过完了。

祭祀精神 天人合一

对天地神灵的崇拜能让人自我约束、惩恶行善、民心归正;敬畏天道及珍惜万物,可得天地厚赐、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缅怀先祖,可知创业不易,更加兢兢业业、珍惜眼前拥有的一切。

亥猪年 猪事如意年画。(嘉义林管处提供)

在拜年及各种仪式的细节上,都是长辈为先,体现了中华文化独特的传统美德——敬老和孝道。庄严的礼仪及仪式,使人重视文化修养,做事有章法可循,知高低进退。这是中国人天人合一的文化命脉,也是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五千年文明的积淀,这才是过年的真正意义。

事事物物都有其内涵存在,失去了内涵,就没有了根,也就没有了味道。年味其实是一种气氛、一种精神,来自何处?来自天地[3]。人没有了精神、真气,就是行尸走肉,事物没有了精神,就没有了灵气和一切内涵,如同无根之草,失去了生命力。过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惜现在其精华部分被摒弃了,保留下来的只有肤浅的形式及吃吃喝喝、放假购物。当今,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年味,而是华夏文明的传承和炎黄子孙的文化精髓。

参注

[1] 祭四方,谓祭五官之神于四郊也,句芒在东、祝融后土在南、蓐收在西、玄冥在北。
[2] 见唐.郑玄《礼记正义.卷五曲礼下第二》:“五祀,户、灶、中霤、门、行也,此盖殷时制也。”
[3]《白虎通德论》释“精神”是太阴之气,也是万化之本:“精神者,何谓也?精者,静也,太阴施化之气也。像火之化,任生也。神者恍惚,太阴之气也,……万化之本也。”#

责任编辑:古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明代万历年间的《增广贤文》有句名言:“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古书《寿康宝鉴》中的“福善案”记载了很多守戒拒淫而在科考中速得福报的故事。让人看到“拼功业”和“道德实践”的密切关联。古人讲的“积德”、“积阴德”,其言不虚,有德的人生才有福,可不是空话啊。
  • “为政以德”的内涵是很深、深广的,包含了前一篇中孔子所讲的“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本章,孔子没有具体解说什么是“为政以德”,而是打了一个比方:君王自己像北极星一般安居其所,别的星辰就都井然有序地环绕着它。
  • 红楼梦这本书成书的缘起,是圣主康熙皇上赐的这一场富贵。红楼梦这本未能完成结局的书,这本自传性质的小说,对应的康熙雍正年间江宁织造府的兴衰景况,都是有史料可查的。荣国府,宁国府最早的主人,荣国公和宁国公,从小说内容“焦大跟着太爷出兵”这一细节,结合历史背景来看,应该是清兵入关时,随着满洲人一起入关的那批汉人,类似于大清的开国元勋范文程(范仲淹后人)这样的汉人。
  • 明代《耳谈》作者王同轨的街坊林广儿的杀妻事件,钻法律漏洞逃过刑罚,在当地引起不平的鸣冤声震天价响,而最后的结局,更让人心震动不已。
  •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体现了孔门教学的一个根本特点:“求诸己”, 即向内求,所谓“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在处世上,不怨天尤人,以“人不知而不愠”的精神,完成自己的仁德修养,在寂寞中成就事业。
  • 在无神论者看来,人死了就一了百了,其实在传统文化里,披露了很多人死后的去向,有的人甚至还去了天堂担任神职。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主角是南宋孝宗淳熙年间新城(现杭州市富阳区一带)秀才姚中。
  • 明朝时期,浙江嘉兴府李定在人们眼中是一个真正的正人君子,但他的科考之路却不顺利,十几年屡考不中,就在他已经慢慢放下了对功名的执著时,人生路竟然起了大翻转!他是怎么积的阴德呢?
  • 孔子因材施教,引导子贡向前走——“贫而乐,富而好礼”。“贫而乐”,乐什么?乐道。孔门弟子中有个典范——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既然颜回做到了,说明“贫而乐”的目标不是高不可攀、虚无缥缈的,这是勉励子贡。
  • 震区有个小山村,爱好秦腔的村民每晚都聚集在一孔大崖窑内排戏,场面分外热闹,有个三四岁的小男孩,非缠着爷爷领他去看戏,爷爷背着孙子刚挤入窑内,还没看清演的是啥戏,孙子却又说害怕,闹着要回家。爷爷拗不过孙子,带着孙子转身刚出了窑洞,地面就突然抖动,崖窑瞬间垮塌,演戏看戏的几十人无一生还。
  • 怎么才叫做“好学”呢?本章讲了三条。 首先,“食无求饱,居无求安”。食求饱、居求安,人之本能。但是,很多情况下,食不饱、居不安,你将如何?对君子或立志做君子的人来说,因为一心追求自己的志向,就顾不得吃饱、顾不得安居了。如果一个人将吃饱、安居当作头等大事,还能有鸿鹄之志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