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之窗: 上山

陈锡民
【字号】    
   标签: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6月18日讯】我有个外甥,读初中,平时喜欢打篮球。一到节假日,学校大门就关上了,住地周围又找不到一个篮球场。无奈,他只能将篮球放在网兜里,提着它,沿着山道往上走。山顶上有一个篮球架,也就是说,竟有半个篮球场,是供电视台发射部门的人锻炼身体用的,海拔近四百米,是我们这座城市最高的篮球架。我的这个外甥常常在山顶上的这半个篮球场上打球。某日,我对儿子说,想打球吗,我们先去爬山。他说噢。于是我们就向山上走去。这是个初春的好天气,山道上不时绽放出车前草那蓝色的小花朵,落了叶子的树木有的已经开始冒芽,我和儿子钻进树丛,想从那无路的地方上山。

  无路的山坡上长满了灌木林,高高低低牵扯在一起,还时常有荆棘抓挠你的衣服。儿子不知从哪里拣来了一根粗树枝,跑在前面,自告奋勇地为我开路。

  儿子从小就不是一个胆子特别大的人,性格内向而且腆,一天也不和父母说上几句话,读到初中,自己也没有洗过一双袜子,叠过一次被子,因此,当他手持粗树枝、冲在我前面的一瞬间,我有些吃惊,本来应该我照顾他,而不是他照应我的,然而我很快就明白,他身上依然流动着野孩子的血液,我小时候一到外边也是这个样子。

  他像一头机灵的野猪崽子,几次摔倒了又爬起来,对那些横七竖八的荆棘,他用手上的粗树枝将它们打倒,然后再用鞋狠狠地将它们踩倒,当他做这些的时候,脸上淌着汗,面色红彤彤的,目光里有一种坚毅的神情,而且动作非常麻利。

  这些平时在家中都是看不到的。作业和教科书搞得他麻木而又精疲力竭,眼睛里尽是忍耐和疲惫,现在山坡上的空气和树木使他重新换成了一个人,一个精力充沛的山野村夫,和一个突然就长大了的男子汉。

  我是踩着儿子给我开的路到达山顶的。以前有许多次都是我一个人上山,而此次是和他作伴,他让我对他刮目相看。我对他说,你真行。没想到他的回答没有一点豪言壮语,你知道他说什么吗?他说,我只是不想让你身上的这件新衣服被那些刺扎破。

  最朴素的,是孩子的心。(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虽然读了四十年的书,有了令人称羡的名声和地位,但我却还是像处于险象环生的峻岭之中,一身的疲惫、两肩的重担,却不知将攀向何方!
  • 前些日子父亲病了。毫无征兆,毫无感觉,说病就突然病了。说起来有点匪夷所思,他患的是肝硬化伴腹水。这种病是需要漫长的累积,反复的折腾,岁月的礁石才会被拍打出累累伤痕。然而他是在突然感到全身浮肿之后才进得医院。
  • 嫉妒是一种使人沮丧的情感,天然有着贬低人类尊严的居心和能量。嫉妒虽然不致于被视为某项罪行而遭绳之以法,充满忌惮的人类仍把它看得比寻常罪行更可恶、更不可赦。一个人也许会坦然承认自己的杀人罪,但对自身的嫉妒心却常效金人缄口,至死不语。作为一项高悬的人格禁令,嫉妒对人性的羁绊、约束和震慑是如此厉害,以至人们习惯于将它视作地狱的情感,即便它从来只在人间蔓延。此外,不管人们如何地标榜高尚,推崇仁恕,张扬潇洒,嫉妒总像讨厌的痔疮一样,有着普遍性。我们固然可以借助道德上的修炼对嫉妒加以抑制、引导或升华,但说到杜绝,则和大荒山无稽崖一般渺茫。在试制过原子弹的荒岛上依旧有生生不息的鼠辈出没,同样,在一颗公认高尚的心灵里,依然有顽劣的嫉妒心,如小荷微露,薪尽火传。
  • 辽宁省阜新市一名叫小浩(化名)的7岁男孩,惨遭继父虐待多年,幼小的身躯与心灵上都留下了沉重的创伤。日前,小浩继父被司法部门依法批捕。但小浩还没有完全从继父虐待的阴影中挣脱出来。
  • 传说着名高僧一灯大师藏有一盏“人生之灯”,灯心镶有一颗历时500年之久的硕大夜明珠。此珠晶莹剔透,光彩照人。得此灯者,经珠光普照,便可超凡脱俗、超越自我、品性高洁,得世人尊重。有三弟子跪拜求教怎样才能得此稀世珍宝。一灯大师听后哈哈大笑,他对三个弟子讲:世人无数,可分三品:时常损人利已者,心灵落满灰尘,眼中多有丑恶,此乃人中下品;偶尔损人利已者,心灵稍有微尘,恰似白璧微瑕,不掩其辉,此乃人中中品;终生不损人利已者,心如明镜,纯净洁白,为世人所敬,此乃人中上品。人心本是水晶之体,容不得半点尘埃。所谓“人生之灯”,就是一颗干净的心灵。
  • 那个老人是从后门上来的,如果猜身份,他可能是个盲流或者乞丐,浑身脏兮兮的。他说到下一站,下一站就是西单。老人背着一个沉重的编织袋,又黑又旧。售票员和司机知道可能又碰到一个蹭车的了,所以,两人就特凶地冲那老人喊:下去下去———尤其那个女售票员更是一副不能让别人占国家一分钱便宜的样子,她一边说下去快下去,一边用脚踢那鼓鼓囊囊的蛇皮袋子。老人脸色倒是出奇的平静,好像正在撵的不是他。只不过,他把那个沾有鞋印的蛇皮袋子搂得更紧了。
  • 那一年没有痛苦,甚至没有感觉到辛苦,快乐漫过记忆里的每一天。
  • 五年前,我在小城的师范求学。学校对面是座百年古刹,四月刚过便有农妇在学校附近叫卖草莓。常在宿舍大门前叫卖的是一位浓眉大眼的女人,约莫40岁左右,穿一件洗得有些泛白的黑色布衣,脚上是双咧开嘴的布鞋。女人的草莓很新鲜,水灵灵、鲜红欲滴,女人的草莓价钱也便宜,买的人自然就多。
  • 小溪是陕北一位写散文的朋友的名字。
  • 我到街中心的邮政所取款的那天,正是个中午。偌大的营业厅里空空的,没有几个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