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之窗: 其实你也有问题

font print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6月19日讯】有一则小故事是这样的:

有个太太多年来不断指责对面太太很懒情,“那个女人的衣服,永远洗不干净,看,她晾在院子里的衣服,总是有斑点,我真的不知道,她怎么连洗衣服都洗成那个样子……”

直到有一天,有个明察秋毫的朋友到她家,才发现不是对面的太太衣服洗不干净。细心的朋友拿了一块抹布,把这个太太的窗户上的灰渍抹掉,说,“看,这不就干净了吗?”

原来,是自己家里的窗户脏了。

每一个人都曾经通过不少愤世嫉俗的人,或者,你也有过一些看什么都不顺眼,永远觉得命运对自己比较坏的朋友,但在倾听他们的怨言之后,总会发现有句老话说得很妙: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看到外面的问题,总比看到自己内在的问题容易些;而把错怪给别人,也比检讨自己来得容易(检讨自己和责怪自己,又是两回事了),于是,愤世嫉俗的人常从年轻愤怒到老,遇上有人过得好,都想咬他一口,斜视久了的眼晴看什么都不顺眼。(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前些日子父亲病了。毫无征兆,毫无感觉,说病就突然病了。说起来有点匪夷所思,他患的是肝硬化伴腹水。这种病是需要漫长的累积,反复的折腾,岁月的礁石才会被拍打出累累伤痕。然而他是在突然感到全身浮肿之后才进得医院。
  • 嫉妒是一种使人沮丧的情感,天然有着贬低人类尊严的居心和能量。嫉妒虽然不致于被视为某项罪行而遭绳之以法,充满忌惮的人类仍把它看得比寻常罪行更可恶、更不可赦。一个人也许会坦然承认自己的杀人罪,但对自身的嫉妒心却常效金人缄口,至死不语。作为一项高悬的人格禁令,嫉妒对人性的羁绊、约束和震慑是如此厉害,以至人们习惯于将它视作地狱的情感,即便它从来只在人间蔓延。此外,不管人们如何地标榜高尚,推崇仁恕,张扬潇洒,嫉妒总像讨厌的痔疮一样,有着普遍性。我们固然可以借助道德上的修炼对嫉妒加以抑制、引导或升华,但说到杜绝,则和大荒山无稽崖一般渺茫。在试制过原子弹的荒岛上依旧有生生不息的鼠辈出没,同样,在一颗公认高尚的心灵里,依然有顽劣的嫉妒心,如小荷微露,薪尽火传。
  • 辽宁省阜新市一名叫小浩(化名)的7岁男孩,惨遭继父虐待多年,幼小的身躯与心灵上都留下了沉重的创伤。日前,小浩继父被司法部门依法批捕。但小浩还没有完全从继父虐待的阴影中挣脱出来。
  • 传说着名高僧一灯大师藏有一盏“人生之灯”,灯心镶有一颗历时500年之久的硕大夜明珠。此珠晶莹剔透,光彩照人。得此灯者,经珠光普照,便可超凡脱俗、超越自我、品性高洁,得世人尊重。有三弟子跪拜求教怎样才能得此稀世珍宝。一灯大师听后哈哈大笑,他对三个弟子讲:世人无数,可分三品:时常损人利已者,心灵落满灰尘,眼中多有丑恶,此乃人中下品;偶尔损人利已者,心灵稍有微尘,恰似白璧微瑕,不掩其辉,此乃人中中品;终生不损人利已者,心如明镜,纯净洁白,为世人所敬,此乃人中上品。人心本是水晶之体,容不得半点尘埃。所谓“人生之灯”,就是一颗干净的心灵。
  • 那个老人是从后门上来的,如果猜身份,他可能是个盲流或者乞丐,浑身脏兮兮的。他说到下一站,下一站就是西单。老人背着一个沉重的编织袋,又黑又旧。售票员和司机知道可能又碰到一个蹭车的了,所以,两人就特凶地冲那老人喊:下去下去———尤其那个女售票员更是一副不能让别人占国家一分钱便宜的样子,她一边说下去快下去,一边用脚踢那鼓鼓囊囊的蛇皮袋子。老人脸色倒是出奇的平静,好像正在撵的不是他。只不过,他把那个沾有鞋印的蛇皮袋子搂得更紧了。
  • 那一年没有痛苦,甚至没有感觉到辛苦,快乐漫过记忆里的每一天。
  • 五年前,我在小城的师范求学。学校对面是座百年古刹,四月刚过便有农妇在学校附近叫卖草莓。常在宿舍大门前叫卖的是一位浓眉大眼的女人,约莫40岁左右,穿一件洗得有些泛白的黑色布衣,脚上是双咧开嘴的布鞋。女人的草莓很新鲜,水灵灵、鲜红欲滴,女人的草莓价钱也便宜,买的人自然就多。
  • 小溪是陕北一位写散文的朋友的名字。
  • 我到街中心的邮政所取款的那天,正是个中午。偌大的营业厅里空空的,没有几个人。
  • 一个大男孩,任性,爱发脾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