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之窗: 尾声

顾玉乔
font print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6月21日讯】隔壁班级的老师有急事要去处理,托我帮他照看一课。

  整幢教学楼的书声不绝于耳,单是为了维持纪律,傻愣愣地看着一群有头脑有思想的孩子,我觉得很不对劲,我想起了一位朋友讲过的一个故事,一直想为这个故事写些什么,今天讲出来就算是打一次草稿吧。

  于是,娓娓叙来。内容是这样的,一个天生耳聋而又家境贫寒的小姑娘想学弹钢琴,这个理想对她来说几乎没有实现的可能,其间的波折可想而知,所有的学生都被我的故事吸引了。当我说到这个小女孩终于拥有了一架钢琴时,打住了下面的情节,我把故事的尾声留给学生去想象。

  他们的积极超乎我的意料,一个个争着要来安排故事的结局。我一个个地满足了他们的要求,尽管每人设计的路径不一样,但他们都把小姑娘送到同一个目的地———这群男孩女孩用善良的希望成全了小姑娘的美梦,让她成为一名蜚声全球的女钢琴家。

  其实故事的真正结局是这个小姑娘突然患了一种不治之症,弥留之际她请求父母帮她把钢琴捐给一所聋哑学校,不管那些孩子需不需要。学生们急切地请求我给出“标准答案”。

  就在我调整好了表情,准备将几十颗心灵引向悲壮的情境时,忽然发现前排靠墙的一名小男生还固执地举着手,我示意他可以站起来,他低着头站了起来,但我还是看得出他的脸微红了。突然,他像鼓足勇气似地抬起头,同时清了清喉咙说:“我觉得最后这个小女孩听见声音了。”

  下面有了一些轻微的动静,后排甚至还传来一两声窃笑,我们都听得出这个结局太出乎意料了,而且似乎有点走题。

  “不是……”我无意中瞅见了刚才那名小男生的桌角靠着一副拐杖,咽下去了“这样的”几个字。这才想起怪不得他刚才站得那么费力,原来这是一名腿有残疾的小男孩。刹那间我真不知如何收场,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了,是要告诉这群涉世未深的孩子岁月无情、人生莫测吗?还是要用一个沉重的结局去震撼这些纯洁的心灵?在那名男孩期待的目光中我启动了双唇:

  “不是没有奇迹可能发生,”还好,一名语文老师的机智终于派上用场,没有人觉察这瞬间的微妙。

  我的语调不再深沉、压抑,我用一种近乎理直气壮的语气告诉孩子们,在一个阳光明媚、花香鸟语的早晨,那名小姑娘听见了春天的声音。甚至慷慨地宣布,至于她以后有没有成为钢琴家,每个同学都可以保留先前的答案。

  一片惊叹之后,教室恢复了平静,我为这节课书写尾声:希望你们记住,每件事情的结局都是可以改写的。

  大概没有什么比保护了一颗心灵对美好的向往更让一位老师引以为豪了,我相信。(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嫉妒是一种使人沮丧的情感,天然有着贬低人类尊严的居心和能量。嫉妒虽然不致于被视为某项罪行而遭绳之以法,充满忌惮的人类仍把它看得比寻常罪行更可恶、更不可赦。一个人也许会坦然承认自己的杀人罪,但对自身的嫉妒心却常效金人缄口,至死不语。作为一项高悬的人格禁令,嫉妒对人性的羁绊、约束和震慑是如此厉害,以至人们习惯于将它视作地狱的情感,即便它从来只在人间蔓延。此外,不管人们如何地标榜高尚,推崇仁恕,张扬潇洒,嫉妒总像讨厌的痔疮一样,有着普遍性。我们固然可以借助道德上的修炼对嫉妒加以抑制、引导或升华,但说到杜绝,则和大荒山无稽崖一般渺茫。在试制过原子弹的荒岛上依旧有生生不息的鼠辈出没,同样,在一颗公认高尚的心灵里,依然有顽劣的嫉妒心,如小荷微露,薪尽火传。
  • 辽宁省阜新市一名叫小浩(化名)的7岁男孩,惨遭继父虐待多年,幼小的身躯与心灵上都留下了沉重的创伤。日前,小浩继父被司法部门依法批捕。但小浩还没有完全从继父虐待的阴影中挣脱出来。
  • 传说着名高僧一灯大师藏有一盏“人生之灯”,灯心镶有一颗历时500年之久的硕大夜明珠。此珠晶莹剔透,光彩照人。得此灯者,经珠光普照,便可超凡脱俗、超越自我、品性高洁,得世人尊重。有三弟子跪拜求教怎样才能得此稀世珍宝。一灯大师听后哈哈大笑,他对三个弟子讲:世人无数,可分三品:时常损人利已者,心灵落满灰尘,眼中多有丑恶,此乃人中下品;偶尔损人利已者,心灵稍有微尘,恰似白璧微瑕,不掩其辉,此乃人中中品;终生不损人利已者,心如明镜,纯净洁白,为世人所敬,此乃人中上品。人心本是水晶之体,容不得半点尘埃。所谓“人生之灯”,就是一颗干净的心灵。
  • 那个老人是从后门上来的,如果猜身份,他可能是个盲流或者乞丐,浑身脏兮兮的。他说到下一站,下一站就是西单。老人背着一个沉重的编织袋,又黑又旧。售票员和司机知道可能又碰到一个蹭车的了,所以,两人就特凶地冲那老人喊:下去下去———尤其那个女售票员更是一副不能让别人占国家一分钱便宜的样子,她一边说下去快下去,一边用脚踢那鼓鼓囊囊的蛇皮袋子。老人脸色倒是出奇的平静,好像正在撵的不是他。只不过,他把那个沾有鞋印的蛇皮袋子搂得更紧了。
  • 那一年没有痛苦,甚至没有感觉到辛苦,快乐漫过记忆里的每一天。
  • 五年前,我在小城的师范求学。学校对面是座百年古刹,四月刚过便有农妇在学校附近叫卖草莓。常在宿舍大门前叫卖的是一位浓眉大眼的女人,约莫40岁左右,穿一件洗得有些泛白的黑色布衣,脚上是双咧开嘴的布鞋。女人的草莓很新鲜,水灵灵、鲜红欲滴,女人的草莓价钱也便宜,买的人自然就多。
  • 小溪是陕北一位写散文的朋友的名字。
  • 我到街中心的邮政所取款的那天,正是个中午。偌大的营业厅里空空的,没有几个人。
  • 一个大男孩,任性,爱发脾气。
  • 四岁的眼睛能看见什么?小狗、小猫?糖果、饼干?圣诞老人?还是童话里的小精灵?当幼稚园的老师把一碗小鱼稀饭递给四岁的小慈,她突然吃不下去,她看见所有的小鱼张着大眼瞪着她。“这些baby小鱼应该跟爸爸、妈妈在海里玩耍,为什么统统跑到我的碗里?”小鱼哀伤的眼睛,深深地触动了她幼小的心灵。她没有掉泪,只是轻轻地把饭碗推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