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之窗:擦拭心灵

王虎林
font print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8月22日讯】传说着名高僧一灯大师藏有一盏“人生之灯”,灯心镶有一颗历时500年之久的硕大夜明珠。此珠晶莹剔透,光彩照人。得此灯者,经珠光普照,便可超凡脱俗、超越自我、品性高洁,得世人尊重。有三弟子跪拜求教怎样才能得此稀世珍宝。一灯大师听后哈哈大笑,他对三个弟子讲:世人无数,可分三品:时常损人利己者,心灵落满灰尘,眼中多有丑恶,此乃人中下品;偶尔损人利己者,心灵稍有微尘,恰似白璧微瑕,不掩其辉,此乃人中中品;终生不损人利己者,心如明镜,纯净洁白,为世人所敬,此乃人中上品。人心本是水晶之体,容不得半点尘埃。所谓“人生之灯”,就是一颗干净的心灵。
  
人生天地间,要想活得堂堂正正俯仰无愧,就要学会不断擦拭自己的心灵,为自己的心灵除尘。做人当自省,面对是非恩怨,当从检点自己开始。遭遇坎坷泥泞,切记不可损人利己。只要心中无愧,自可面对人世间的一切风雨;做人当自重,只要你不让心灵被灰尘所掩,让丑恶所擒,你就永远是你灵魂的主人,人生又岂能不进品位?
  
人的一生中,你可以没有显赫的威名,可以没有万贯家资,可以不是伟人巨子,可以不是达官显贵。但是,只要你拥有一颗洁白无瑕的心灵,干干净净,你的灵魂就可以直面上天。 

(摘自《健康时报》)(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宽容待人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思想修养,也是人生的真谛。
  • 那年代的留美学生,暑假打工是唯一能延续求学的方式。仗着身强体壮,这年我找了份高薪的伐木工作。在科罗拉多州,工头替我安排了个伙伴--一个硕壮的老黑人,大概有六十多岁了,大伙儿叫他“路瑟”。他从不叫我名字,整个夏天在他那厚唇间,我的名字成了:“我的,孩子。”
  • 关于神话产生的原因众说纷纭,笔者比较倾向于这样一种解释:当原始民族面对自己所知甚少的世界,必然会产生一种强烈的不安,这时一种强烈的寻求安定的需要便油然而生。这种需要促使他们力图从外在世界单个事物的变化无常的虚假的偶然性中,抽取出一种对他们来说似乎是永恒不变的“实质”来。通过这种方式,他们为自己寻求到了心灵的栖息之所。希腊神话的产生恐怕亦是如此。
  • 有一位妇女被诊断得了不治之症,只有三个月可活。在她料理自己后事的时候,她打电话叫来了牧师,和他谈论自己的后事安排。在似乎什么都关照到了,牧师正准备离开,那妇女又留住了他。
  • 良心,是存在于我们心中的,生来就有的那么一点知识----(雨果)
  • 寒假随母携女回老家疗养。家中空无一人。只有几盆茂盛的花草需人呵护。临行,对在外工作的老公再三叮咛,别忘了定时回家为那几盆茂盛青翠的花草浇浇水。
  • 一个女儿对她的父亲抱怨,说她的生命是如何如何痛苦、无助,她是多么想要健康地走下去,但是她已失去方向,整个人惶惶然然,只想放弃。她已厌烦了抗拒、挣扎,但是问题似乎一个接着一个,让她毫无招架之力。
  • 孔子年轻的时候,很喜欢到他隔壁的邻居家去。他的邻居是一位技艺精湛的老石匠,一块块岩石经过他的刻凿,便成了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花鸟石刻。
  • 我和同事赵小姐在仁爱路、延吉街口的公车站聊天等车。赵小姐今年才得到广播金钟奖的特别奖。车来,我们费了点劲才挤上车,虽然是走公车专用道,可是车子颠簸得很厉害。
  • 当人们心中有烦恼时,常希望倾诉出来,以慰藉心灵。这时,异性往往是最好的听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