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谏图

谏臣善谏的一句好话扭转乾坤

作者:怀忍忍
善谏的一句好话,扭转乾坤。(pixabay)
font print 人气: 1123
【字号】    
   标签: tags: , ,

直言似针砭,但是忠言常逆耳。有的人善谏,他们圆融智慧之语,能成人之美,三言两语就能见效。看两位善谏之臣,如何挽回死棋局,达到起死回生的“谏效”。

翟黄善谏魏文侯

战国初期,魏文侯(公元前472年―前396年)是魏国百年霸业的奠基人,让魏国在战国七雄中最先展露头角。他是个很好学的人,司马迁记载着这一点“自孔子卒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或隐而不见。……是时独魏文侯好学。”

魏文侯很讲信用,普遍受到当时各国敬重。秦国曾想攻伐魏国,有人讲了魏文侯礼贤下士又有仁德:“魏君(*文侯)贤人是礼,国人称仁,上下和合,未可图也。”让秦国一时放弃攻打魏国,魏文侯从此在诸侯之间享有赞誉。

魏文侯和诸大夫宴饮时,总要大夫们评论一下他这个君王当得如何。在一次宴饮中,魏文侯又让臣下轮番说一说。有人说魏文侯有智慧,轮到任座时,任座说:“吾王不是贤君,攻下中山国[1] 不封弟,而封给自己的儿子,由此可知吾王不是贤能的君主。”文侯听了心中不高兴,不悦之情表现在脸上。任座看到了文侯不快的脸色,就离席快步走了出去。

下一个轮到翟黄,翟黄说:“吾王是贤君,臣下听说君主贤能,那么他的臣子就会正言直谏。现在从任座的正言直谏来看,吾王真是贤能的君主呀!”

文侯听了欢喜说道:“可以让任座返回来吗?”

翟黄对答:“怎会不可以呢?臣听说忠臣尽忠职守,而不敢远走客死外乡。任座应该还在门边。”

翟黄就前往查看,任座果然还在门边。翟黄就告诉他文侯召见他,任座就再入宴会厅。这时文侯看到他返回,离开王座下阶迎接他,宴会中一直让他坐在上客的位置。

魏文侯如果没有翟黄,几乎失去一个忠臣。翟黄能够顺应君主的心理来彰显贤臣,能成人之美,让双方都很受用并能正向发挥长处,真是个不简单的善谏者呀!

《帝鉴图说》插图《宾礼故人》,描绘光武帝刘秀把严光请进宫中,两人推杯换盏,把酒叙旧。(公有领域)
翟黄就前往查看,任座果然还在门边。图为《帝鉴图说》插图《宾礼故人》(公有领域)

弦章和晏子劝谏齐景公

春秋时代齐人晏婴(?~公元前500年),是个高德智慧又善谏的贤相,人称晏子。他历事齐灵公、庄公,在齐景公时任相。我们来看看他怎样发挥善谏长才,让齐景公停止喝酒,破解了僵局,甚至改变了一个好臣子的命运。

有一次,齐景公饮酒七日七夜不止,不仅醉酒,政事也停摆了。大臣弦章看了心里焦急,忍不住进宫以死直谏:“吾王纵欲饮酒七日七夜不休不止,臣章愿请君停止喝酒!不然,就将章赐死吧。”景公听了他的话,心里很不乐。

晏子入宫见景公。景公就对他说道:“弦章进谏寡人说: ‘愿君停止酒吧!不然,就让章赐死。 ’如果寡人就这般听从他不喝酒了,则是君王受制于臣子;不听他的,寡人又爱惜他,不愿他死啊!”

晏子马上说:“弘章遇到吾君真是幸运啊!如果让他遇到夏桀、商纣那样的君主,弘章早死无疑了。”

听完晏子的话,景公释然开怀,于是就停止喝酒了。而弦章这方呢,他的死谏也见了效,他也保全了性命。晏子真是个好臣相,让君臣双方都得以展现出最好的作为。

晏子死后十七年,齐景公宫中的臣子都对景公阿谀奉承以求利,没有人说逆耳的忠言。有一次齐景公饮宴大夫,大夫们都一口奉承他。弦章来了,景公对他说:“章!自晏子死后,寡人就不再听到不善的事了。”

弦章的劝谏能力经过十七年已经提升了不少,具有晏子遗风,他答说:“君好之,则臣服之;君嗜之,则臣食之。”他进一步举喻说,“尺蠖这种昆虫吃了黄色的树叶花果身子就是黄色,吃了青绿色树叶花果就是青绿色。”

景公警觉道:“善!吾不吃谄臣的谄媚话语了。”

《吕氏春秋》说“败莫败于不自知”!“存亡安危,勿求于外,务在自知”,但是人不容易“自知”,在上位的人主尤其是容易陷入不自知的迷障,所以需要直言之臣以举过失。直言之士就像准绳规矩一般,“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人主欲自知,则必直士”。直言之臣似针砭,直言又善谏之臣则是针砭中的美玉瑰宝,激发人主的道德之光。

注[1] 魏文侯令乐羊将而攻中山,使太子击守之,三年而拔之。乐羊返而论功。

资料来源:

《吕氏春秋.劝学》
《晏子春秋.内篇.谏上》
《晏子春秋集释.第八卷外篇第八》

@*#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明代万历年间的《增广贤文》有句名言:“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古书《寿康宝鉴》中的“福善案”记载了很多守戒拒淫而在科考中速得福报的故事。让人看到“拼功业”和“道德实践”的密切关联。古人讲的“积德”、“积阴德”,其言不虚,有德的人生才有福,可不是空话啊。
  • “为政以德”的内涵是很深、深广的,包含了前一篇中孔子所讲的“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本章,孔子没有具体解说什么是“为政以德”,而是打了一个比方:君王自己像北极星一般安居其所,别的星辰就都井然有序地环绕着它。
  • 红楼梦这本书成书的缘起,是圣主康熙皇上赐的这一场富贵。红楼梦这本未能完成结局的书,这本自传性质的小说,对应的康熙雍正年间江宁织造府的兴衰景况,都是有史料可查的。荣国府,宁国府最早的主人,荣国公和宁国公,从小说内容“焦大跟着太爷出兵”这一细节,结合历史背景来看,应该是清兵入关时,随着满洲人一起入关的那批汉人,类似于大清的开国元勋范文程(范仲淹后人)这样的汉人。
  • 明代《耳谈》作者王同轨的街坊林广儿的杀妻事件,钻法律漏洞逃过刑罚,在当地引起不平的鸣冤声震天价响,而最后的结局,更让人心震动不已。
  •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体现了孔门教学的一个根本特点:“求诸己”, 即向内求,所谓“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在处世上,不怨天尤人,以“人不知而不愠”的精神,完成自己的仁德修养,在寂寞中成就事业。
  • 在无神论者看来,人死了就一了百了,其实在传统文化里,披露了很多人死后的去向,有的人甚至还去了天堂担任神职。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主角是南宋孝宗淳熙年间新城(现杭州市富阳区一带)秀才姚中。
  • 明朝时期,浙江嘉兴府李定在人们眼中是一个真正的正人君子,但他的科考之路却不顺利,十几年屡考不中,就在他已经慢慢放下了对功名的执著时,人生路竟然起了大翻转!他是怎么积的阴德呢?
  • 孔子因材施教,引导子贡向前走——“贫而乐,富而好礼”。“贫而乐”,乐什么?乐道。孔门弟子中有个典范——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既然颜回做到了,说明“贫而乐”的目标不是高不可攀、虚无缥缈的,这是勉励子贡。
  • 震区有个小山村,爱好秦腔的村民每晚都聚集在一孔大崖窑内排戏,场面分外热闹,有个三四岁的小男孩,非缠着爷爷领他去看戏,爷爷背着孙子刚挤入窑内,还没看清演的是啥戏,孙子却又说害怕,闹着要回家。爷爷拗不过孙子,带着孙子转身刚出了窑洞,地面就突然抖动,崖窑瞬间垮塌,演戏看戏的几十人无一生还。
  • 怎么才叫做“好学”呢?本章讲了三条。 首先,“食无求饱,居无求安”。食求饱、居求安,人之本能。但是,很多情况下,食不饱、居不安,你将如何?对君子或立志做君子的人来说,因为一心追求自己的志向,就顾不得吃饱、顾不得安居了。如果一个人将吃饱、安居当作头等大事,还能有鸿鹄之志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