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本斯笔下的圣洛克——无惧瘟疫的慈悲

文/埃里克·贝斯(ERIC BESS) 翻译/陈遇
彼得·保罗·鲁本斯的作品《基督任命圣洛克为瘟疫守护神》(Christ Appointing Saint Roch as Patron Saint of Plague Victims)细部,约1623—1626年。油彩、画布。圣马丁教堂,阿尔斯特,比利时。(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1167
【字号】    
   标签: tags: , , ,

近几个月以来,世界笼罩在疫情肆虐的恐惧下。新闻媒体不间断地报导,政府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商店的生活用品被抢购一空,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球大流行病。

然而,这并不是西方社会第一次遭受瘟疫之苦。早在14和17世纪,欧洲就经历过黑死病,一种由鼠疫引起的大瘟疫。黑死病在欧洲爆发(14世纪)的五年之内,估计就有超过2千万人丧命,是当时欧洲三分之一的人口。黑死病之后便消失了,但300年后又再次卷土重来。

那时候的欧洲人是如何面对黑死病的恐惧呢?很多人在信仰中获得了慰藉。虽然有部分人错误地利用了这种超自然力量来合理化对犹太人的迫害,不过,还是有很多人因为信仰而能正向面对瘟疫。

在天主教传统中,艺术不仅是传授宗教道理和故事的媒介,更为身处困境的信徒提供了慰藉。

艺术史学家路易丝·马歇尔(Louise Marshall)博士表示:“透过建立起图象和信徒之间在宗教上恩义的关系,那些身处瘟疫时期的人们并非神经质或徬徨无助,相反地却采用了相当正向的——而且在他们眼中是——有效的手段来重拾对他们周围环境的掌控。”“瘟疫期间,很多城镇的第一道超自然防线仍是当地的守护神。在天庭上,地方上的守护圣者可以受市民之托为当地社区的疫情求情。”

换句话说,在黑死病期间,人们对着守护圣者的画像祷告,守护圣者则能作为患者和天堂之间沟通的桥梁。这些守护圣者包含圣塞巴斯蒂安(St. Sebastian)和圣罗萨莉亚(St. Rosalia)。在对抗瘟疫上,圣洛克(St. Roch)则尤为重要。

圣洛克的故事

根据《黄金传说》(原名圣人传说),洛克出生于法国和意大利边界的蒙彼利埃(Montpelier)。他的母亲是一名女贵族,因为不孕而向圣母玛利亚祷告。洛克出生时就有一个红色的十字胎记,在很小的时候就非常虔诚信奉基督。

圣洛克
圣洛克常被描绘为拄着拐杖的旅者形象,伴随着一只猎犬。图为法国穆兰马热圣母院的彩绘玻璃。(Fagairolles 34/Wikimedia common提供

在洛克20岁时,他富有的双亲便去世了。随后,洛克放弃了全部的财产,前往意大利帮助患有瘟疫的病人。他四处游走,奇迹般地驱走了瘟疫:方式是透过祷告,做出十字架的手势,然后用他的手触摸。

在拜访几座城市后,一位天使告诉洛克他将会染上瘟疫。他当时在意大利的皮亚琴察(Piacenza),当地的市民将他驱除出境;他便住在附近的一座树林中,在那里用树枝和树叶搭了一间小屋。

尽管身体状况不佳,洛克每日仍欣然地祈祷着。地上出现了一道涌泉为他提供水源,缓解了他的高烧;附近的戈特哈德伯爵饲养的一只狗为他送来食物并舔他的伤口。奇迹般地,他度过了危难。在一次狩猎途中,这只狗将主人戈特哈德伯爵领到洛克的住处,伯爵随后成了圣洛克的追随者。

尽管没有完全复元,洛克仍然继续着他的使命。他前往附近的城镇,治疗受瘟疫之苦的人们。不久,洛克乞求上帝治愈他的病,并因此康复了。

痊愈之后,洛克便回到从小生长的省分,当时正处于战争状态。他被自己的叔叔囚禁起来,因为叔叔没有认出他以为他是间谍。洛克拒绝世间的荣耀,并没有透露自己真实的身份。他欣然接受了监禁,接下来的几年便在监狱祈祷中度过。

在监狱里待了五年之后,洛克再次命在旦夕,一道曙光从监狱里向外射出。他的最后一次祷告是,愿所有以耶稣之名向他祈祷的人都从瘟疫中解脱。在他去世后,一位天使在他的头下放了一块金牌。那块金牌上写着,洛克死前的祷告被应允了,并标注了他的名字,以便后人能知道他的真实身份。

彼得·保罗·鲁本斯的作品《基督任命圣洛克为瘟疫守护神》,约1623—1626年。油彩、画布。圣马丁教堂,阿尔斯特,比利时。(公有领域)

洛克成为瘟疫守护神

彼得·保罗·鲁本斯是位虔诚的罗马天主教徒和反天主教改革的重要画家,在他创作《基督任命圣洛克为瘟疫守护神》这幅画时,黑死病尚未全然在欧洲消失。这幅画是一幅大祭坛画的一部分,于1626年为比利时的阿尔斯特协会(啤酒花和谷物批发商)所作,他们的守护圣者便是圣洛克。

彼得·保罗·鲁本斯的《自画像》,1623年。油彩、画板,85.7 x 62.2公分。王家收藏信托,白金汉宫,伦敦。(公有领域)

鲁本斯将画的构成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描绘了四个人物:耶稣、一位天使、圣洛克和一只狗。耶稣身着红袍降临黑暗之中,祂的头周围散发着光,照亮了黑暗。

耶稣指着天使手上的标语,上面写着“Eris In Peste Patronus”,意思是“你在瘟疫中扮演守护者”。

圣洛克则单脚跪着,望向耶稣。他的右手拿着一根拐杖和袋子,左手指着自己,像是在感谢耶稣的指示。

在画的下半部分,鲁本斯则画了许多感染瘟疫的人。他们望向上方的景象,双臂伸出,请求从痛苦中解脱出来。

这里只有一个人是站着的。鲁本斯巧妙地安排了这个人物,让观者的视线不会就此移开,而是借此再拉回到画面的上半部分。这也是画面中唯一同时出现在上半部和下半部的人物。

无惧的慈悲

在黑死病高峰期间,很多人出于恐惧甚至抛弃了染病的家人。

圣洛克的故事和鲁本斯的画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呢?在恐惧的时刻,我们很容易只关心自己的安危。当然,注意自己的健康是理所当然的,但我们也应该确保家人的安危。不过,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不要让恐惧阻挡我们去照护别人。

我从圣洛克故事中学到的是信念和慈悲。欧洲人在面对黑死病时,不可缺少的一点即是信仰,一股比他们自己还要强大的慈悲力量。圣洛克并不畏惧疾病和监狱,因为他对上帝的信仰非常坚定且强大。他的理想是热心地帮助受苦的人们,而他也确实做到了——这也是为什么尽管他拒绝了一切世俗的声望,但在700年后的今天我们仍然持续诉说着他的故事的原因。

尽管鲁本斯的画中清楚地分成了上、下两半部,但在解读上并不全然如此。也就是说,天堂的事务和世俗的问题并不是各自独立的。画中最重要的人物是耶稣、天使和圣洛克,但耶稣手指的那副标语(观众的视线不可避免地被带向此)在构图中亦同为重要:这副标语昭示了圣洛克是瘟疫的守护神。天使拿着标语看向观众,像是在说:“天堂并没有忘记你。”

像圣洛克这类诉说着一个人即使离世之后仍承接着为受难者服务的故事,其实传达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圣洛克拒绝物质回报,但他并没有拒绝物质世界,而他也没有将自己与世隔离。拒绝获得物质上的回报和拒绝世俗世界是截然不同的。藉由他的信仰和与之生出的慈悲心,他毫无畏惧地前往世界各地,尽管他自己也在痛苦之中,仍尽可能地帮助更多世人,而他的慈悲甚至延伸至他离世之后。

我自己其实也非常担心疫情。但圣洛克的故事和鲁本斯的画作提醒了我,要坚定自己的信仰和慈悲之心,并且在世界面临新病毒威胁之时能够给予他人——任何人慰藉和安宁。如果我们的信念和慈悲之心够坚强,说不定神迹也会降临。

传统艺术作品有种不可思议的力量,可以指向肉眼不可见的东西,从而引发我们思考:“这对我、对每位观众意味着什么?”“它如何影响了过去,又会如何影响未来?”“它对我们身而为人的经历有什么启迪?”这些是我们在“触及内心:传统艺术为我们传达了什么”系列中探讨的一些问题。

作者简介:

埃里克·贝斯(Eric Bess)是一位美国写实艺术家,目前是视觉艺术博士研究所(Institute for Doctoral Studies in the Visual Arts,IDSVA)的在读博士生。

原文 Fearless Compassion in a Time of Plague刊登于英文《大纪元时报》。

责任编辑:茉莉#

无党派和独立新闻

大纪元是无党派的,基于传统价值观的媒体。我们认为真正的新闻是基于道德原则的。我们关注的是重要事件和政策及其影响,而不是党派关系。我们不跟风目前新闻业出现的有意不道德的趋势,而是用我们的价值观,遵从真理与传统原则,做出诚实的报导。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扬‧范‧海瑟姆(Jan van Huysum)是位出了名的神秘隐居型艺术家(1682─1749年),也是公认18世纪最杰出的荷兰静物花卉画家。他的作品因想像力丰富、具奢华感、色彩饱满、纹理细致,以及高度细致的写实而倍受尊崇。这些成就的关键在于扬‧范‧海瑟姆谨慎且不怕麻烦地在画布上一层又一层地涂上薄釉彩的技巧。尽管许多人试图模仿,但同时代的画家都没有办法做到。
  • 小汉斯‧霍尔班生于德国巴伐利亚州的奥格斯堡市(Augsburg),属于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北方的画家与版画家。他被公认为十六世纪时期最伟大的人物肖像画家之一,除了肖像画之外,他的作品还包含宗教画、警世内容的版画等等。特别是他警世意涵的木刻版画用于人文思想著作的插画,在传播新教思潮的时代里,起到了有力的作用。
  • 文徵明以“白描法”钩出娉婷玉立的莲花,用极婉约匀称的细线来钩勒。为了显现花瓣的精气有神,画瓣尖,下笔时先以书法中的“顿笔”为之,再提笔上来,一上来就见真章了。我们看到文徵明的花瓣线条是那么细致温和,好像随手不经意地就画出来似的,柔中带刚,刚中有柔。显得韵味无穷。
  • 南梁 张僧繇《雪山红树图》(台北故宫博物院提供)
    光凸凸的山,除了轮廓线以外,不添加任何线条也就是没画皴法。 这幅画怎么和常见的中国山水画迥然不同呢?
  • 来自比利时的法兰德斯风格画家安东尼‧范‧戴克(Anthony van Dyck,公元1599年–1641年)是一名臻求完美的肖像画家。他最著名的作品是替英国国王查理一世所绘的肖像画,优雅地呈现了查理一世和他的宫廷样貌。范‧戴克也是一位色彩大师,他善于运用色彩和大胆的笔触来表达光线、物体的移动和布料质地。这项特长也让他得以在作品中描绘出高度精准却仍具有绘画特点的蕾丝质地。蕾丝这种非常精致又复杂的布料是16至17世纪时富有的艺术赞助人流行配戴的服饰配件。
  • 华丽夸张的定型角色(stock characters)、简单的情节、即兴对白和户外表演,是即兴喜剧(Commedia dell’Arte,又译艺术喜剧)的核心特征。其幽默剧情常围绕着年轻恋人的种种考验。演员们不受台词限制,可以根据观众的反应调整表演。这些喜剧常含有对时政的讽喻和接地气的幽默,可以巧妙避开查禁。这种意大利民间戏剧形式也成了18世纪洛可可(Rococo)艺术运动的理想题材。
  • 冬天多少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沉闷些,有些人觉得天空乌云密布缺少阳光令人提不起劲来。但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算在最昏暗的日子里也有色彩。最近我坐在一家咖啡馆里望向天空,当天刮风下雨天色昏暗,天空不再出现彩虹,反倒像是大理石般带点细微的灰色、蓝色甚至紫色。
  • 意大利伟大的艺术宝藏之一是位于帕多瓦(Padua)的斯克罗维尼小礼拜堂(Scrovegni Chapel)。是什么让小小的斯克罗维尼神妙不凡,且意义重大?
  • 丁托列托在自己画室的墙壁上写有这样的座右铭,作为灵感之源的提醒:“米开朗基罗的造型与提香的色彩”(Il disegno di Michelangelo ed il colorito di Tiziano)。《创造动物》这幅画是向两位大师致敬之作:丁托列托动态地描绘了神体,并满怀愉悦地赞美自然界。此画如今收藏在威尼斯学院美术馆(Gallerie dell'Accademia)。
  • 美国作家史丹利‧霍洛维茨(Stanley Horowitz)写道:“冬天就像蚀刻版画,春天是水彩画,夏天像油画,而秋天是综合四季的马赛克(镶嵌画)。”几世纪以来,诗人与作家用笔歌颂四季,而画家用色彩使之流传千古。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