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300问】.中国新年习俗

“作牙”的起源和“后土”有何关联?

作者:容乃加
土地公庙和土地公。(许享富/大纪元)
font print 人气: 937
【字号】    
   标签: tags: , , , ,

黄历腊(十二)月十六日,是一年中“作牙”──祭祀土地公的最后一回,所以称为“尾牙”,也正是迎新岁年俗中除旧迎新的前奏。实际上,祭祀土地神自古以来在公家与民间的岁末祭中就是很重要的一环。

黄历二月二日是福德正神土地公的诞辰,民间在这一天祭拜土地公称为作“头牙”,到了腊月十六日的“作牙”是一年中最后一次,就称作“尾牙”。作“牙”的本字是“迓”(音yà ),就是迎接,“作迓”具有祭祀迎福的意思;而且一般公司行号会在尾牙这天招待员工感谢其一年的辛劳付出。一到尾牙,让人明显感到一年将尽了!

土地神.后土

“尾牙”祭中的神主土地公即是社神、土地神,也称“福德正神”。查《康熙字典》,“社”乃是“土地神主”,土地神是守护一方境界的社神。在台湾的各村各庄常见土地神庙,这种传统华族的信仰传自远古,往上追溯则可以连系“后土”的文化渊源。

《康熙字典》说“后土,土官之名,故世人谓社为后土”。《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虞舜时代举了八位当时的贤德人士──“八恺”,让他们主管后土,掌理百事,他们的贤德受到天地福祐,在他们的治理下,百事顺序而动,人间无殃,百物丰收,造福各地方百姓。周代礼制,就称土神或地神为“后土”,也是五方神之一,主掌中央土。见《礼记.月令》记载:“中央土,其日戊已。其帝黄帝,其神后土。”

中华民族崇敬天地神明,相信人立于天地间,头所载的皇天,足所履的后土都有神明。故而,土地神社从古代到民国的神州大地上处处可见。依周朝礼制,从公家到民间,处处都有社:王有王社,王为群姓立大社;诸侯有侯社,诸侯为百姓立国社;一群士大夫可有共同的社;民间一里二十五家可置一里社(见《礼记‧祭法》 ),各地都有自己的土地神。看那大地上一里又一里,土地神社里里相接,展现人们对土地神的崇敬信仰。可能因为人间“后土”官和土地神之间有连系,因此今人“作牙”祭拜土地神也特别具有人间情味。

岁祭

从上古时代起,天子必在岁末年终之际领着百官祭祀“后土”,在民间各地则祭拜当地的社神,感谢土地之神赐予国邦宁靖、百姓平安。汉代《风俗通义·祀典》说:社是土地的主人,感谢广大土地上的土地神,不要遗漏、不要失敬,所以就作社——土地神坛来祭祀,报告收成,感谢福祐。(《风俗通义·祀典》:“社者土地之主,土地广博,不可遍敬,以为社而祀之,报功也。” )

当今的“作牙(迓)”遗留着年终祭拜“后土”、“社神”的古早习俗余风,表达对土地感恩的心意和迎迓福气的心愿。随着几千年的朝代更迭,这种礼制也代代相传。

然而,无神论处心积虑摧毁神州百姓对神的信仰,使得人心道德堕落,人心需索无度的肆虐也造成大地满目疮痍。神州大陆上的人们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受到严重破坏令人心惊,这无神论带来的恶果一直在吞噬着人的未来生机。地上的人人若因此而得不到养护的资源,甚或自食恶果,也是自然中之事。传统敬神文化的失落,取而代之的将是无穷的祸患。

相对地,在台湾从流传歌颂土地公的对联中,展现对神的信仰,对德的坚信之传统:“福而有德千家敬  正则为神万世尊”,横幅为“福德正神”;另有一幅是:“有土必有神  安仁自安宅”。对联中流露诚敬土地神的精神,同时展现正信,惕励世间人,心存“仁”德自能得神护,德在福在不假外求。@*#

──点阅【中华文化300问】系列──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古人讲“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一年中生命发扬的季节。谷雨是暮春的最后一个节气,错过谷雨终就错过了今年的春天。切切要惜春,就在正当下!
  •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春分之后到来,此时天地万物的生长皆清净㓗齐阳气发,所以称“清明”。自古以来清明融合了节气、历史的内涵,形成古老又丰富多元的节俗!其中不少节俗传自仅相隔一二天且节俗用意又相近的寒食节。
  • 明 仇英《清明上河图》(局部)。(公有领域)
    节气“清明”表示什么意义呢?清明对应卦象是什么涵义?如何利用“清明”让人生“乐活”呢?古人有一套!
  • 春分节气后到来的是“清明”,此时清净明洁之气象,弥布天地间,万物欣欣向荣。我们来探索一下: 清明节的日期为何在4月4日和4月5日之间变动呢?古代的清明节也放连假吗?作什么活动呢?
  • “春分”在一年中是一个很有指标性的节气,在生命过程中也是一个重要的精神象征。中国的节气“春分”指示新生、诞生的含意;西方的逾越节、复活节的时间也都在此时节。东西方文化对生命的理解在春分时节展现了什么妙合之处吗?
  • 围炉、守岁中,远处、近处的爆竹声此起彼落传开来!暖风褪去柳梢冷,一夜唤回天地春!守护传统价值的民俗,守护人心中的善,穿过除夕,正月初一的新年晨光将春天捎回大地!
  • 悠悠千载,立春带春来!立春的精神与器物文明有哪些丰富的表现?立春养生怎么养?我们从天人合一的视野,展开立春的丰富文化内涵。
  • 岁月匆匆,时序进入黄历年尾声,腊月正在人间展开。古人称黄历十二月为“腊月”,这说法是怎么来的呢?“腊”包含哪些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呢?
  • 虽然不是每个地方都会下雪,也不是每个人都喜欢下雪天,但“雪”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一直是无法忽视的存在。在冬天的六个节气中,就有两个节气分别叫“小雪”和“大雪”。
  • 立冬节气落在每年十一月七日或八日,一年四季的“四立”之一,标志冬季的开始。从天人合一的精神意义来看,怎么过冬?怎样养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