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立春回味节气文明 迎春养生就吃这一盘

作者:容乃加
迎春花是立春的代表花,迎春最前线。(全景林/大纪元)
font print 人气: 2694
【字号】    
   标签: tags: , , , , ,

“立春”昭告春回大地了!草木萌发,万物复苏!立春会在每年西历2月3—5日之间到来,直到“雨水”节气之前,这半个月期间都属于立春节气。立春是春天的起点,同时又是汉代以来使用的黄历历法的新年起点,因此立春这个节气在一年中特别具有标志性的意义。

悠悠千载 立春春来

从节气的观察来看,“立春”在中华文化中已经确立几千年之久。中华文化崇尚天人合一,所以在立春之际展现内心的诚敬之意,并且以隆重的祭典展现敬天信神的精神。《礼记‧月令》记载立春日的礼仪,天子亲率百官举行春祭、庆贺天地春来,且施惠于人民,并教导人民如何依循天时作息、农耕,而朝廷的典礼、法规等也都谨慎遵循日月星辰的运行法则所示的道理,不能违背天道。

节气的精神与器物文明表现

中华古人观察天地万物以及物候,形成一套节气文化传统。中华民族的先民将观察天道运行的结果立下了“二十四节气”,作为一年中生活与行事的指引,并且制定了领先于世界的历法。几千年岁月的考验,验证了“二十四节气”的科学文明高度。中华民族的“二十四节气”文化成为世界人类文明遗产,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的表现同时兼具精神和物质的内容。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始建的天坛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典型的祭天建筑群。天坛祈年殿初名“大祈殿”,原为矩形大殿,是明清两代祭拜上天与祈祷丰收的地方;嘉靖二十四年改为三重顶圆殿,殿顶由上而下依序覆盖青、黄、绿三色琉璃,对应天、地、万物;乾隆十六年改为统一的蓝瓦金顶,称为“祈年殿”。

祭天祈谷的天坛“祈年殿”。(Shutterstock)

《礼记‧月令》记载,初春禁止伐木,禁止打猎和杀害胎、卵、飞鸟等等生物。这内涵展现慈悲生命,保护万物永续依存的精神,并透过国家的礼法加以规约。

《礼记‧月令》也记载,立春祭天祈谷于上帝之后,天子选择吉时亲载着农具、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等等在王田躬耕,作为勤劳农耕的示范。

牛是农耕的功臣,东汉时就有在立春日以泥土塑造“土牛”劝农耕的仪式。

立春日出土牛,东郊迎春。图:清代黄钺画《春台熙皋.绮陌迎春》(台湾 故宫博物院提供)

据《后汉书‧礼仪志上》记载,立春日五更前,从京师百官到地方各级大小官员,都要穿着绿色衣服在官府门外塑造“土牛”和“耕人”,同时插上代表春天的绿色旗帜,用来告知民众:春天来了,要勤劳耕种了!在官署门前立起来的土牛和耕人要保持一整个春天,直到“立夏”那一天为止。

立春的养生之道 咬春吃“五辛盘”

立春日是一年春夏秋冬之始,俗语讲“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的古人利用立春的天赐良机,实践“天人合一”的养生之道,流传下来咬春和“五辛盘”的养生文化。

古人的天人合一养生之道,讲究顺天时而动,在立春养生怎么吃?就要“咬春”——吃春蔬,尤其是春天初长成的辛味蔬菜。这种养生文化从南北朝到明清都很盛行。

咬春

“咬春”是指配合天地春回的契机,吃下温辛的新鲜蔬菜,回复阳气去“春困”,以舒展身心的立春民俗。虽然各地食用的蔬菜略有不同,大体上“咬春”的主要食材是萝卜(白、紫色两种)和五种带辛辣性质的蔬菜,杂合组成“五辛盘”,加上春饼食用,也有的做成春卷。

春天返回时,人的身体急速从休眠的状况回复,人脑的血液流到身体内脏多,就容易出现暂时性思困的疲惫状态,这时食用五辛菜春盘可以昇阳助阳、疏利肝脏缓解春困。

古人养生讲究天人合一,顺天时而动,立春时节讲究吃春蔬、春盘。图中红色蔬菜即是芦菔。(容乃加/大纪元)

五辛盘

立春食生菜春盘的风俗起源很早。唐代《四时宝镜》记载:“立春日,食芦菔(音卜)、春饼、生菜,号春盘。”芦菔就是紫花小芜菁,也叫莱菔、萝卜,具有微辛味,可以甦“春困”。紫芜菁廉价又营养,且含有丰富的铁质,养血美颜,难怪不论贫富家的妇女立春日“咬春”都要咬咬它。

李时珍从医学角度讲解了立春吃五辛盘的功效,他说:“立春元旦,作五辛盘食,辟温疫”、“岁朝(元旦)食之,助发五脏气。常食,温中去恶气,消食下气”。立春是黄历节气的元旦,就说在此日食用五辛盘可以促发五脏之气,提高脏腑的功能,还可以辟温疫。其实,不只在立春日,在立春节气里常食五辛盘也有很好的功效,可以温暖脾胃,帮助消化除胀气。胀气不作怪,人体的肠胃功能好,健康指数自然提高了。

“立春”日,韩国首尔南山谷韩屋村做“五辛盘”与游客分享。(全宇/大纪元)

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说:“(黄历)元旦立春以葱、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杂合食之,取迎新之义,谓之五辛盘,杜甫诗所谓︰‘春日春盘细生菜’是矣。”《本草纲目》中还说“昔人正月节食五辛以辟疠气,谓韭、薤、葱、蒜、姜也”,可见到,“五辛盘”的食材因时、因地制宜,并非一成不变,也不仅五种,但都是带有温和辛味的新鲜蔬菜。

唐宋两代,“立春”吃“春盘”是一种流行的时尚。白居易诗《六年立春日人日作》有“盘蔬饼饵逐时新”的描述,由此可见唐代的春盘有鲜嫩生菜,还添加了米面饼儿,样式常常竞新,形成流行风尚!宋代延续这种养生民俗,陆游诗中描写“鬭饤春盘儿女喜”。鬭饤也叫斗饤、饾饤,是作成花卉禽兽珍宝形状的五色小饼,显现当时春盘的流行,并受到大人和小孩的青睐。

春天鲜蔬盘加上几味五辛菜,就养生五辛盘。(景浩/大纪元)

现在的西方人喜欢食用生菜沙拉,而我们的古人在千年之前已经善用了天然生机饮食——五辛盘的活力,而且符合五行相生之理,对身心保健更有相加相乘的助力。

立春节气文化在“天人合一”的精神之下,开展了丰富的精神与物质文明。指引我们后代人回归天道,从敬天敬神、慈悲生命的精神立定根本,弹奏永续的生命之春的乐章!
@*#

─点阅【节气与生活】系列─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古人讲“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一年中生命发扬的季节。谷雨是暮春的最后一个节气,错过谷雨终就错过了今年的春天。切切要惜春,就在正当下!
  •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春分之后到来,此时天地万物的生长皆清净㓗齐阳气发,所以称“清明”。自古以来清明融合了节气、历史的内涵,形成古老又丰富多元的节俗!其中不少节俗传自仅相隔一二天且节俗用意又相近的寒食节。
  • 明 仇英《清明上河图》(局部)。(公有领域)
    节气“清明”表示什么意义呢?清明对应卦象是什么涵义?如何利用“清明”让人生“乐活”呢?古人有一套!
  • 春分节气后到来的是“清明”,此时清净明洁之气象,弥布天地间,万物欣欣向荣。我们来探索一下: 清明节的日期为何在4月4日和4月5日之间变动呢?古代的清明节也放连假吗?作什么活动呢?
  • “春分”在一年中是一个很有指标性的节气,在生命过程中也是一个重要的精神象征。中国的节气“春分”指示新生、诞生的含意;西方的逾越节、复活节的时间也都在此时节。东西方文化对生命的理解在春分时节展现了什么妙合之处吗?
  • 围炉、守岁中,远处、近处的爆竹声此起彼落传开来!暖风褪去柳梢冷,一夜唤回天地春!守护传统价值的民俗,守护人心中的善,穿过除夕,正月初一的新年晨光将春天捎回大地!
  • 岁月匆匆,时序进入黄历年尾声,腊月正在人间展开。古人称黄历十二月为“腊月”,这说法是怎么来的呢?“腊”包含哪些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呢?
  • 虽然不是每个地方都会下雪,也不是每个人都喜欢下雪天,但“雪”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一直是无法忽视的存在。在冬天的六个节气中,就有两个节气分别叫“小雪”和“大雪”。
  • 立冬节气落在每年十一月七日或八日,一年四季的“四立”之一,标志冬季的开始。从天人合一的精神意义来看,怎么过冬?怎样养生?
评论